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刘艳华 《林业科技》2005,30(5):25-26
对洛阳市主要街道、公园和居民区的国槐受锈色粒肩天牛危害的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对王城公园国槐树的危害最为严重,对中州西路2街道国槐树的危害最轻;锈色粒肩天牛在不同方位枝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是危害国槐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对受害国槐抽样调查,系统研究了锈色粒肩天牛种群的自然死亡原因。通过种群趋势指数(I)的分析,探明了锈色粒肩天牛种群的自然消长规律,制定了种群生命表,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可持续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侃 《绿色科技》2024,(1):119-122+126
随着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的逐渐建成,后期养护逐渐成为园林的重点工作,城市园林中的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调查统计和数据分析,为丰台区有效减轻锈色粒肩天牛对国槐的影响、国槐病虫害防控提供基础分析依据。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本收集,详细记录了锈色粒肩天牛与国槐的生长数据,并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害模式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通过样本数据,构建了锈色粒肩天牛的虫株率与国槐胸径、虫口密度与国槐死树率、气候因素与国槐虫害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拟合了这种关系的函数方程。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害与国槐的胸径呈明显正相关,尤其胸径为20~25 cm的国槐受害最为严重,有虫株率达到12.45%,虫口密度为1.74头/株。此外,树木的生理状况、枝干方位,以及气候因素也与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莒县、滕州、巨野、曲阜等地千余株国槐受锈色粒肩天牛危害状况及程度的调查,在兼顾树高、干形、冠幅等型质指标的条件下,遴选出高抗锈色粒肩天牛国槐优株3棵。  相似文献   

5.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锈色粒肩天牛目前是国槐主要钻蛀性虫害。该文在调查锈色粒肩天牛在汝阳县分布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发生与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剖国槐Sophora japonica受害木,结合林间调查,分析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在国槐树干上的分布,建立幼虫虫口数量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幼虫主要分布于国槐主干2 m以下的位置,中、老龄幼虫主要危害寄主的边材部位。以新排粪孔与解剖木实际带虫数量建立4个虫口预测模型方程,经方差检验均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7.
锈色粒肩天牛侵入孔、羽化孔在国槐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样地国槐上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国槐的基部有植被和绿篱的样地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主要集中在0.5 m以下,占总侵入孔和羽化孔的89.29%和66.67%,无植被的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主要分布在树干基部2米以下,侵入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从分布方位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两侧.无植被的样地羽化孔主要集中在1.米以上,羽化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从分布方位上看羽化孔多集中在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样地国槐上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国槐的基部有植被和绿篱的样地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主要集中在0.5 m以下,占总侵入孔和羽化孔的89.29%和66.67%;无植被的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主要分布在树干基部2米以下,侵入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从分布方位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两侧。无植被的样地羽化孔主要集中在1.米以上,羽化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从分布方位上看羽化孔多集中在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9.
1992~1995年对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和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einsoni)危害悬铃木和国槐的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两虫的危害习性及发生、蔓延趋势;提出了最佳综合配套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卷蛾线虫防治锈色粒肩天牛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在山东钻蛀危害国槐,近年来在山东各地普遍发生,愈趋严重。该虫2年发生1代,其幼虫环绕国槐韧皮部取食,并可蛀入木质部边材,严重者可将10年生以上大树蛀害致死,常可看到该虫在濒死国槐树上留下大而圆的...  相似文献   

11.
锈色粒肩天牛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锈色粒肩天牛在定陶县国槐树上普遍发生,受害严重的片林或路段,国槐虫株率达95%以上。受害树木轻者影响生长,木材价值降低,重者全株死亡。为了搞好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工作,我们在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的同时,于1995~1997年对其预测预报进行了探讨。1 研究方法于19...  相似文献   

12.
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锈色粒肩天牛是国槐毁灭性害虫,成虫在树体外活动,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本次防治试验采用绿色威雷,高氯氰可湿性微胶囊剂和吡虫啉可湿性微胶囊剂,这些药剂对锈色粒肩天牛具有击倒快,药效高,持续期长的优点。30d后通过爬行,取食,毒杀效果仍达90%以上;并对卵的防治效果也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对我国的重要绿化树种国槐构成很大的威胁。作者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调查,总结分析了锈色粒肩天牛的各虫态历期、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该虫雌雄成虫羽化时间不一,不同个体交尾的时间、次数及交尾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卵的孵化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蛀食有一定的规律性;蛹期大约在5月上旬-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锈色粒肩天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室内在器皿内和半自然条件下,利用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进行寄生性试验,最佳效果分别达80%和86.67%。林间在山东泰安、聊城等地选取5处被锈色粒肩天牛危害的国槐行道树作为试验地,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块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虫口数为依据,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林间各处理最佳防治效果为:单纯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块后,株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2.23%和71.67%,同时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及卵块时,其株虫口减退率为82.64%。但3者间差异不显著。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块,对锈色粒肩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商洛市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观察与防治实践,提出了加强苗木检疫、园艺措施、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国槐为落叶乔木,寿命长、适应性强、冠大荫浓,是山西省优良的乡土树种。介绍了锈色粒肩天牛、槐蚜、小线角木蠢蛾以及小卷蛾等国槐主要虫害危害特征、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锈色粒肩天牛与寄主树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桂华  唐燕平 《林业科学》2002,38(3):106-113
在连续 3a的定位观测和分析基础上 ,本文初步报道了锈色粒肩天牛与文献报道中的几种寄主树种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根据室内饲养下成虫对不同树种的取食及产卵情况和在不同树种上接种 (卵 )的幼虫情况 ,可将几种寄主树种分为 4类 :高感树种 (国槐 )、低感树种 (云实、黄檀 )、抗虫树种 (刺槐 )、免疫树种 (旱柳 ) ;(2 )酚酸类物质在旱柳中的含量 (3 0 3~ 9 73mg·(10 0g) - 1 ) ,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中的含量 (1 71~5 39mg·(10 0g) - 1 ) ,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在旱柳上表现拒食、拒产卵、拒钻蛀的重要原因。氨基酸含量较高、组分相对最全 (17种 ) ,以及较高的C N值 ,是国槐基本营养物质的显著特征 ,这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嗜食国槐 ,对其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本原因。锈色粒肩天牛很少取食危害刺槐 ,这与刺槐树种的各部分C N值过低 ,造成营养失调有关。黄檀木材纤维平均长度为 0 837mm ,平均宽度为 18 90 μm ,长宽比为 5 0 96 ,其韧性是参试树种中最大的 ,因而可能造成幼虫啃食困难 ,加上木材中的C N低 (0 36 ) ,因此 ,具有较强的抗虫性。云实树皮薄而光滑 ,造成成虫产卵困难 ,因此 ,在自然状态下 ,锈色粒肩天牛不易对其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8.
锈色粒肩天牛A priona sminsoni (Hope)是一种钻蛀性害虫,破坏性极大,主要危害国槐Sophora japonica、柳树Salix matudana Koide等.该虫于1996年随城镇国槐绿化大苗的调运传入阳谷县,近年来危害普遍,特别是北环路及谷山路受害较重,齐南路至阿城段稍轻.根据2010年的调查,全县1.5%的树木受害死亡,县城内受害树木有虫株率达70%,单株虫口密度平均12头,重者达55头,其它路段虫株率也达到35%.根据调查的表现来看,单株虫株率达20头以上的树木,受害木林木质部严重受损,主干以上出现枯黄而死.通过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的有效防治,该县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有虫株率下降到20%,单株虫株率下降到平均6头,并对锈色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insoni Hope)是国槐的重要害虫,被列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994年该虫在山西省首次发生,作者经3年观察研究,记述了该虫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及主要天敌种类,为该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块标地资料的分析,得出锈色粒肩天牛的扩散规律遵从指数曲线y=aebx(b<0),只是在不同虫口密度下,参数a、b取不同的值,进一步确定带虫苗木调运是锈色粒肩天牛蔓延扩散的主要传播途径,加强检疫是防止锈色粒肩天牛蔓延扩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