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新疆塔里木大学杂交梨85-10-10营养系的新梢、果实进行了生长动态调查.结果表明:高接繁殖的杂交梨85-10-10营养系新梢有两次生长高峰和一次生长缓慢期.其果实生长呈S型生长曲线,前期纵径生长较快,超过横径,具有形成大果的潜在基础.杂交梨85-10-10营养系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梨砧木实生苗新梢生长动态与生长期内叶片、新梢(去叶)及根中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以明确不同梨砧木实生苗在矿质元素含量及生长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以白梨中的‘莱阳小香水’(Pyrus bretschnederi,‘Laiyangxiaoxiangshui’)、山梨(P.ussuriensis,Shanli)、湖北棠梨(P.betulaefolia,Hubeitangli)和河北杜梨(P.betulaefolia,Hebeiduli)2 a生实生苗为试材,测定了生长期内叶片、新梢(去叶)及根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新梢生长量变化。【结果】‘莱阳小香水’与山梨的新梢生长变化趋势相似,2种杜梨的相似。‘莱阳小香水’与山梨的新梢在6月初停止生长,而2种杜梨在8月初停止生长。新梢长度依次为河北杜梨湖北棠梨‘莱阳小香水’山梨。‘莱阳小香水’主干顶部新梢至8月初停止生长,其株高与河北杜梨相似。叶片中N和K含量以河北杜梨最高,山梨含量最低;叶片和新梢中P的含量在不同梨中相似,根中的略有差异;叶片和新梢中Ca的含量以山梨最高;叶片中Mg的含量以河北杜梨最低。根中除K和Mg外,山梨中其他矿质元素在测定终点值均高于其他实生苗。【结论】2种杜梨新梢生长量明显大于‘莱阳小香水’和山梨,山梨的主干停止生长早,高度明显低于其他3种梨。不同梨实生苗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而来源不同的2种杜梨叶片和新梢中N、P、K、Ca、Mg、Fe、Cu、Mn和Zn元素含量相似,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3.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又称梨小、桃树折梢虫.该虫早期主要为害桃、杏等未木质化的嫩梢,中后期为害桃、杏、梨、苹果等的果实,严重影响了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和产量.自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地果区加强了对该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控制了该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树》2017,(Z1):30-32
以6年生的‘金昱’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yu’)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昱’梨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到6月下旬停止生长,新梢长度从2.08 cm增长到101.72 cm,生长期为92 d,生长期间出现1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初开始坐果,到8月上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育期125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在4月20日、6月8日、7月6日;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到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5.
梨锈病发生规律研究汪季常胡万芬(四川省开县果品办公室634400)梨锈病是开县各梨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造成早期落叶,果实畸形、易脱落,新梢折断,严重影响梨树生产。为此,笔者于1995~1996年对梨锈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梨幼树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灌水处理对梨幼树枝条生长和花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一次灌水(250m~3/亩)的基础上,减少土壤供水可有效地控制新梢长度和粗度,缓和树势,增加花芽数量。减少土壤供水可使幼树总生长量轻微下降,主干生长减弱,树冠长梢比例下降,中、短梢比例增加,单位主干横截面积上的花芽数明显增加。生长季节控制灌水,可节约灌水量、扩大灌溉面积、并能促使梨幼树早期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梨茎蜂主要危害梨树新梢,近年来在延长县梨园普遍发生,新梢被害率达30%以上,个别严重发生的梨园,新梢被害率高达80%以上。不仅严重影响当年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心虫,以幼虫主要蛀食梨、桃、苹果的果实和桃的新梢。2008年我县梨小食心虫严重发生,特别是对桃园危害严重,60%以上桃园受害。受害桃梢萎蔫枯干,影响桃树生长;果实受害,虫果率高,造成严重落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到果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梨茎蜂(Janus piri Okamoto et Muramatsu)又名梨茎锯蜂、梨铗茎蜂,俗称折梢虫、剪头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梨树新梢。近年来在招远市部分梨园危害严重,其中黄金、丰水等韩、日国品种发生尤为严重。2006年4月下旬调查,梨树新梢被害率达90%以上,部分梨园新梢被害率达100%,严重影响树体成形和树冠扩大。部分幼虫蛀入果台,影响果实发育。笔者对梨茎蜂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俗称"打梢虫"。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心虫,以危害桃、梨为主,还可危害杏、李、樱桃、苹果、杨梅、枇杷等多种果树,以幼虫蛀食危害果树新梢和果实,导致顶梢枯萎、果实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品产量。  相似文献   

11.
梨茎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梨茎蜂在国内各梨产区均有发生。该虫为害梨树春梢,受害后,满园断梢累累,结果枝不易形成,严重影响树势及产量。梨茎蜂目前成为南方梨产区的重要枝梢害虫,2005年,笔者对其进行了调查及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梨茎蜂俗称截头虫,近年来危害十分严重。其雌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正在生长的梨树新梢或果台副梢割断,将卵产在其中。有些年份新梢被害率达80%~  相似文献   

13.
以日韩梨华山、圆黄为试材,进行了物候期、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研究。结果表明,2个梨品种除成熟期差异较大外,其他物候期都很接近;新梢加长生长过程中,圆黄有两个生长高峰,华山则有1个生长高峰,加粗生长趋势相同;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S”型曲线,分别在幼果期和成熟前出现1个生长高峰;果实中总糖、果糖的变化趋势一致,有两个增长高峰,葡萄糖和蔗糖则只有1个增长高峰;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总体为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硬度则呈总体下降趋势。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均可作为判断成熟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简称梨小,俗称折梢虫、黑膏药,是果园重要害虫之一。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桃、李、杏、苹果、山楂、海棠、木瓜、樱桃等,以危害桃、梨、杏、李果实最重。近年来,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桃、李、杏新梢受害严重的高达80%,桃、梨、杏、李虫果率,严重的果园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梨黄化病又名黄叶病,是目前梨区发生普遍的生理性病害。病害发生后叶片黄化,严重时新梢枯死,叶片和果实早落,严重影响梨果产量和质量甚至绝产。为此,我们在阳信县郭村12年生的梨园,对黄化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我省桃、梨、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省分布较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梨小危害果树主要是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等的果实和桃树嫩梢,果实受害常引起被害果腐烂不能食用,严重影响果树生长,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因梨小食心虫生活史比较复杂,发生世代多,且有转移寄主的习性,因此,防治上应在做好虫情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 一、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口密度 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翘起粗皮下,及根茎周围的土中结白色丝质小茧越冬,4月上旬化蛹,…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园艺》2006,(5):40-40
桃、梨 ①清沟排水:要求果园无积水,少冲刷。 ②拉枝、扭梢:对部分长度在20cm以上、有生长空间的新梢,应进行拉枝或扭梢,加大树体开张角度,并为下年枝梢花芽分化打基础。  相似文献   

18.
潜叶蛾是垫江县柑桔秋梢的主要虫害,分布广,以苗圃及低龄幼树发生危害最重,成年树次之。柑桔潜叶蛾严重影响新梢自然生长,影响翌年开花结果,并为红、黄蜘蛛等害螨提供越冬场所,诱发其它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皮胎果梨生长动态及其与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一年内,皮胎果梨新梢10d的净增量有Ⅰ、Ⅱ、Ⅲ、Ⅳ四个生长高峰,果实10d的净增量有Ⅰ、Ⅱ、Ⅲ三个生长高峰,且第Ⅰ高峰均最明显。新梢长、果实横径年变化与幂函数曲线拟合性最好,而新梢粗、果实纵径年变化与双曲线拟合性最佳。果实横径、纵径均与新梢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新消粗呈负相关。新梢体积、果实体积均与生态因子呈显著的多元线性关系,≥10℃活动积温是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与它们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市是果树大市,面积达25334hm^2,其中梨树面积11000hm^2。原来梨树以传统的鸭梨为主栽品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黄金梨、绿宝石梨等新品种梨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到2004年面积达到5334hm^2。了解和掌握各品种在我地区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是进行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为此,多年来我们对鸭梨、黄金梨、绿宝石梨3个梨品种的新梢、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梨树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