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95年,枣庄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市场渔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市渔业结构调整“一年打基础,二年成规模,三年大突破”。要求向调整要规模、要质量、要效益,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渔农民发展名优高效渔业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渔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去年全市9.54万亩水面产鱼3.五万吨,渔业产值6.5亿元,其中名优水产品增养殖面积4.6万亩,同比增长60.5%。太湖大银鱼、罗氏沼虾、河蟹、甲鱼等一大批名优水产品种的增养殖已初具规模。枣庄市在调整…  相似文献   

2.
赵西慈  孙宝进 《齐鲁渔业》2005,22(12):45-45
临沂作为全省第二淡水资源大市,发展淡水渔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按照“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以科学发展规为指导,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品牌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为核心,大力实施渔业科技项目带动、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科技入户和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集中发展水产名优增养殖、生态健康养殖、设施渔业和休闲观赏渔业,着力抓好水产品市场流通和对外出口贸易,推动优势水产品不断升级。计划到2010年,养殖面积稳定在3万hm^2(45万亩)以上,名优水产品面积达到70%;水产品产量保持在10万~12万t之间,优质水产品率达到90%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5亿元,其中水产品产值12亿元,二、三产业产值13亿元,优质鲤、鲫、鳜、泥鳅、银鱼形成地方品牌,成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渔业部门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建设,精心培育名优水产品,全省水产品总量达到2.9万吨,比上年增长6.1%,渔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比上年增长7.4%。据悉,全省渔业系统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稳定大中水产品生产的同时,丰富养殖品种,培育主导产品。名优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发展到85公顷,比去年增长34.8%。太原市发展城市设施渔业、休闲渔业,观赏鱼养殖面积达到10000米2。去年生态渔业养殖面积迅速扩大。灵丘县稻田养鱼户发展到220多户,面积扩大到1000亩。莲渔混养技术也在清徐、榆次等地得到推广,生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省渔业取得了长足进展。1998年全省渔业水面发展到275万亩,比1978年增加75万亩,其中利用低洼易涝荒废地开发建设连片商品鱼养殖基地50多万亩。1998年该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万吨,比1998年增长了10倍,年均递增率超过14%。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也由1978年的0.4公斤增加到3公斤,渔业队伍不断扩大,渔业人口20年间增加了30多万人。水产养殖品种日益丰富,以甲鱼、银鱼、罗氏沼虾、河蟹、淇河鲫鱼、青虾为主的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已形成生产规模,并涌现出一批名优高产高效繁养专业基地。目前,名特优水产品产量、产值已占总…  相似文献   

5.
陈凌云 《水产养殖》2009,30(8):35-3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生产周期短、病害少、效益高的水产新品种养殖已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传统的养殖品种因为产值低、成本高、病害日趋严重、产品质量下降而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水产新品种、新技术被不断地引进和推广,甲鱼、河蟹、黑鱼、青虾等传统名优品种养殖规模、产量、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匙吻鲟、江黄颡鱼等大量名优新品种不断引进,养殖规模和效益也在逐年推开。  相似文献   

6.
谈北方地区大水面名优水产品的增养殖吕迅,张国强(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辽阳111000)近年来水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消费逐渐向高档化发展,淡水名优产品如河蟹、罗氏沼虾、鳗鲡、鳜鱼、甲鱼等销势强劲;鲜活水产品的销量占主导地位,出口水产品不断增加,如鳜...  相似文献   

7.
调结构、转方式是当前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是渔业调结构、转方式、推进渔业生产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2016年黑龙江省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285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的48.4%,名特优水产品产量18.1万吨,占全省水产养殖产量的34.9%.全省人均名特优水产品占有量仅4.7公斤,远远满足不了消费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我省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大力推进,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山东省济宁市政府于9月5日在济南市南部宾馆举办微山湖系列十大渔产品推介会。重点推介乌鳢、河蟹、原螯虾、四鼻鲤等微山湖系列品牌名优水产品,迈出了当地“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的新步伐。本推介会的特点是:行业部门展示、参展单位推介、知名专家介绍生产、加工和营养价值、产销双方见面洽谈。通过推介会,进一步提高了济宁优质水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河南水产》2006,(4):2-3
为进一步挖掘渔业资源潜力,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开始在全省实施渔业重点县工程。去年依据各县(区)水产发展水平、渔业资源、技术力量、水产机构、领导重视程度等条件。确定了16个渔业重点县。今年根据各县水产发展情况,又进行了适当调整,制定下发了《河南省渔业重点县管理暂行办法》,并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对渔业重点县进行了优先扶持。16个渔业重点县今年合计养殖水面达到155.3万亩,占全省的45%;预计水产品产量29万吨.占全省的49.2%;今年全省水产品产量增产7.3万吨.渔业重点县就占了5万吨,占68%。目前渔业重点县已经或正在成为全省的渔业大县、渔业强县和渔业示范县,带动和促进了全省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重庆水产》2005,(1):11-12
2004年,巴南区围绕“提升渔业产业素质,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促进渔农增收”创新实干,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建设无公害渔业示范基地,加强渔业产业化开发、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保持了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水产品总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名优水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水产业总产值大幅度增加。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7555吨,比上年增加770吨,增长4.59%;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渔业有了迅猛发展,水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78年水产品产量为5万多吨,1998年达到146.2万吨,平均每年以10.5%的速度递增,水产品产量的60%来自养殖业,养殖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20年前的28%上升到58%。养殖品种逐渐增多,名特优水产品发展迅速。除五十年代就开始养殖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外,近年来大力发展了河蟹、甲鱼、鳜鱼、青虾、罗氏沼虾、黄鳝、泥鳅、黄颡鱼等名优品种养殖,并从省外引进了异育银鲫、湘云鲫、建鲤等多个杂交品种,从国外引进了虹鳟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加洲鲈鱼、美国大口胭脂鱼、澳洲龙虾。渔业总产值占大  相似文献   

12.
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具有优越的地域条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1999年全区水产品总量8013t渔业总产值343万元。随着水产品总量的增加,渔业生产结构与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传统养殖养殖种类产品相对过剩,名优种类养殖未成规模,渔业效益增长缓慢,渔业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渔业发展后劲不足,涪陵渔业应抓住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峡水库渔业三大机遇,采取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稳步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开发和推广适应技术等措施,实现2005年水产品生产量1.2万吨,渔业产值上亿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福建创汇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渔业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1996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84.79万吨,比1978年44.8万吨,增长5.3倍,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点产业。特别是福建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1996年海淡水养殖产量111万吨,占总产量的35.47%。水产品出口创汇也连年增长.1987年仅7200万美元,1995年达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6%多.主要拳头产品是鳗和海水网箱养殖名优鱼类,以及鲜活虾、蟹、贝、挂和加工品。1996年省委、省府作出发展蓝色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的战略决策,将水产业列为我省跨…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重庆市水产品生产总量年均增长9%,养殖品种显著增加,但渔业发展总体水平较国内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池塘单产水产较低,生产效益不高;鲢、鳙、鲤、草鱼占产量的90%,名特优种类产品比例很低;名优养殖种类类苗种主要依赖于外地,市内尚夫规模 化的生产基地;运输、加工、市场流通等方面有待开拓;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左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力度较弱,水域环境污染和水域渔业利用方式不当及饲料、鱼药等相关产业未能同步发展等是制约重庆市渔业发的主要因素。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养殖品种开发及苗种基地建设,大面积池塘养殖技术改进,高效益低污染的江河渔业,与渔业发展相协调的饲料、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消费市场等相关产业建设应作为重庆市渔业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5.
《齐鲁渔业》2008,25(9):F0002-F0002
为积极响应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当地渔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济宁市政府于9月5日在济南市南郊宾馆举办微山湖系列十大渔业品牌推介会,重点宣传推介乌鳢、河蟹、龙虾、四鼻鲤等微山湖系列品牌名优水产品,迈出了当地“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一、我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1978年以来,我省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全面提升,水产品产量稳步上升,实现了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37万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354万亩,保障了高质量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全省渔业总产值达37.6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大量渔业生产者走上了致富之路。渔业经济已逐步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渔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修 《淡水渔业》2000,30(1):45-46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 ,也是渔业大省 ,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淡水总面积 1581万亩 ,居全国第六位 ,其中可养水面居全国第二位 ,1998年已养面积 80 5万亩 ,水产品产量居全国淡水产品的第四位 ,为全国重点淡水渔产区之一。1 渔业结构调整现状改革开放初期 ,率先放开水产品价格 ,使全省渔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 1994年省政府决定实施渔业致富工程以来 ,渔业经济速度、效益持续增长 ,渔业结构逐步优化 ,其主要特点是 :1 1 渔业经济增长、增效显著 ,占大农业比重上升。 1998年全省水产品产量 14 6 2万吨 ,渔业总产值 78 6亿元 ,均比 …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安徽省安庆市滨江临湖,境内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现有水域总面积452.6万亩,其中湖泊渔业水面175万亩,湖泊众多面积大,渔业资源丰富,历来盛产鱼、虾、蟹等名优水产品,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鱼产区和名优水产品集散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市场效益的诱导和政策的引导下,福建省名优水产品养殖获得迅猛发展。1994年全省对虾、牡蛎、鳗鲡、甲鱼、中华绒螯蟹、鲍鱼养殖达30多万亩,海水网箱养鱼达8.5万个,全省名优产品产量达20多万吨,产值60多亿元,约占渔业产值的40%;名优产品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占渔业出口创汇的90%以上,名优产品已成为渔业乃至农村出口创汇的支柱行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市淡水渔业在增加水产品总量的同时。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名特优品种增养殖生产,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为淡水渔业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995年我市淡水名特优产量12693吨,比1993年3472吨增长2.7倍。名特优品种养殖面积(包括套养)12.84万亩,增殖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