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指出了生态浮床/岛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净化。介绍了有关浮床植物类型的研究,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混作、种植密度、温度、微生物种类、污染物负荷等的研究,以及生态浮床与其它方法结合(太阳能人工浮岛、植物浮床-微生物、水生动物-人工浮岛)治理景观水污染的研究,以期能为今后生态浮岛在景观水处理应用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生态浮床技术已广泛运用在水质修复的工程中,但由于其静态处理的特征,处理效果缓慢。在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系统以及立体结构的设计,建立了具有自动循环功能且水处理效果显著的立体浮床。在水处理的同时,具有使静态水体循环、过滤截留杂质、美化环境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通过对传统水面花草浮托进行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更为实用的新型水面花草浮托。浮托及浮床连接更方便,布局更灵活,浮床固定更牢固,更利于推广应用。从生态浮床设计、水生植物选择及种植配置等方面探讨利用生态浮床种植花草净化水质和美化绿化水体及环境。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水生植物滤床技术种植水生蔬菜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有效途径,建议让农民成为应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主体和受益者,实现治理水体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拟生态浮床方法,从植物生长情况和生态浮床净化效率两方面评价了凤眼莲(Eichnornia crassipe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鸭跖草(Commelina commelis)、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 Boom)、黑麦草(Lolium perenne)、水芹(Oenanthe decumben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美女樱(Verena hybrida)、沿街草(Ophiopogon bodinieri)等9种水生植物本地种对净化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综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供试9种植物中凤眼莲、水芹最适合用于生态浮床方法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景观水体的污染原因:传统设计理念的局限性、内源污染及外源污染。阐明了景观水体的传统水处理技术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局限。综述了目前景观水体常用的生态水处理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稳定塘技术及生物-生态联合处理技术。探讨了景观水体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生态浮岛修复是一种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具有浮力的装置上,通过水生植物吸收并净化水中污染物的技术,在污染河流、湖泊、水库的治理中应用广泛。对生态浮岛修复的分类、发展历程、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进行了生态浮岛修复技术发展的展望,提出了植物越冬、浮床材料、植物残渣处理是生态浮岛修复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生态修复技术是防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之一,水源涵养林、生态植被带、生态堤、生态浮床是目前重庆地区应有较多的技术。水生植物是的净化污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将其应用于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区中,能起到净化水体,美化环境的效果,尤其是乡土植物的应用,还能营造出体现地方资源特色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治理必然是人们愈加关注的问题。我国河流众多,每一条河流都关乎于河边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注重河流的治理和修复,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主要措施之一。位于肇庆市高要区白诸镇的重要河流白诸水面临着污染的问题,对白诸水进行研究和提出治理方案,是肇庆市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的切实需要。为此,分析了白诸水水质污染与生态破坏现状,对比了国内外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特点,总结提出了复合微生物制剂技术、曝气增氧技术、微生物活化技术、生态护坡和生态浮床等对白诸水整治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太湖水环境治理采取的措施,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应用于太湖水环境治理的4大类18种治理技术进行评价。首先从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同角度对18种治理技术进行了评价,依据构建的评估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取最优的技术方案。最终结果表明:在生态效益优先时,人工曝气复氧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最优,在经济效益优先时,人工曝气复氧技术和生物制剂原位净化技术最优,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较为可靠;在社会效益优先时,生态浮床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最优,公众和政府对景观性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1.
植物浮床在净化城市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浮床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净化城市景观水体.其净化原理是通过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吸收作用,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净化水体成本低及提高水体生物多样性等优点.当前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浮床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在冬季水体净化功能低下,应用模式尚有待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芍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花卉资源,在园林应用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在讨论了芍药文化、生态习性及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芍药专类园、芍药花台、芍药花带、芍药花境和庭院栽植五种园林造景应用形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芍药生态性景观、文化艺术性景观、多样性景观和季相景观的4种营建手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查,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一条重要县级公路——刘彭线路为目标,采用春季、夏季和秋季开花型品种花卉对道路主干线绿化带、道路节点花坛、道路沿街、沿线花箱和宅基地区块进行景观花卉配置和栽培造景.调查结果表明,各品种均能正常开花,表现出较好的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良好.刘彭线路景观花卉配置可应用于季节性相对较强的景区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并结合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可以取得理想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穴盘苗工艺是立体花坛施工工艺之一,其外在的表现元素主要是植物本身,其植物种类的丰富性、质地和颜色极大地影响着立体花坛的景观效果。本文以增强立体花坛穴盘苗工艺用植物的丰富性为目的,从与植物相结合的主体骨架和表现形式及现有植物种类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所用植物的发展状况;针对植物品种、培育技术和表现元素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筛选和开发重点,以更好的丰富穴盘苗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对郑州市6个公园绿地中草本花卉应用的种类、花期、花色、频度和形式等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中草本花卉应用种类共计66种,隶属于33科60属,其中一二年生花卉29种、宿根花卉27种、球根花卉6种、水生花卉4种;应用频度达到50%及以上的种类有18种、占总数的28.79%,应用频度在50%以下的种类有48种、占总数的71.21%;花卉应用形式主要包括花坛、花境、花池、花丛、花台和垂直绿化等6类。针对郑州市公园绿地草本花卉的应用情况,建议多增加一些观赏效果好、抗性强、花期长的种类并注重丰富花卉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共同体与城市森林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文中从城市连片发展、污染跨区域传播、生态系统破碎、休闲空间不足、外来景观入侵、伪生态行为泛滥等6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突出问题,提出要树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城市群环境共同体、地域乡愁生态景观、城市森林百年大计的森林城市建设观念,改正破坏河岸自然植被、全面硬化河道、净化城市林地落叶等伪生态行为。最后,针对城市森林建设的5个方向提出了14条具体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7.
螺髻山区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的中段,螺髻山-邛海地质遗迹景观地位于川滇隆起带中段轴部。其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类型,决定了丰富的植物景观资源。螺髻山主要的植物景观资源有高山森林景观,杜鹃花群落景观,高山花卉群落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和亚热带河谷植被景观等。本文同时对螺髻山的植物景观资源分布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对该区域景观资源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In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like the Mediterranean, wildfire extent is mostly limited by fire suppression and fuel fragmentation. Fire is known to spread more easily through high fuel loads and homogenous terrain and it is supposed to reduce fuel amount and continuity, creating a negative feedback. Here we combine information from administration fire records, satellite imagery fire scars and land use/cover maps to asses the effects of fire o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vice versa for three areas in Catalonia (NE Spain). We worked with three spatial focuses: the actual fire scar, 1 km2 squares and 10 km2 squares. In these regions agriculture land abandonment has lead to increased fuel continuity, paralleled by an increment of fire size. We confirm that fire spread is facilitated by land use/cover types with high fuel load and by homogeneous terrain and that fire reduces fuel load by transforming forests into shrublands. But we also found that fire increased landscape homogeneity, creating a positive feedback on fire propagation. We argue that this is possible in landscapes with finer grain than fire alone would create. The lack of discontinuities in the fuel bed diminishes the extinction capacity of fire brigades and increases the risk of large fires. We recommend that fire management should focus more on conser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ural mosaic in order to prevent further increases in fuel continuity and fire risk.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益阳市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探索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利用益阳市2013年二类资源调查小班数据,运用增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和改进型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域的景观稳定性。结果表明:益阳市适宜景观粒度为240m,景观适宜分析幅度为4080m。益阳市2013年景观稳定性区域差异显著,北部和西部土地利用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轻,景观稳定性较高;南部景观稳定性较差;中部是益阳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心,斑块破碎化程度严重,景观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应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风景区景观多样性较高,植被景观仍是风景区的主导景观,但人为影响较为明显,人工影响下的景观类型占了较大比重。保护好风景区的植被景观,限制人为活动对景区的影响,合理调整景观空间结构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