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德美亚3号是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以9F592为母本,6F576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经黑龙江省垦区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垦区推广种植,审定编号为黑垦审玉2011003,原代号为垦丰0824。2013年又通过黑龙江省种子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13022,原代号为德美亚3号,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_二积温带上限种植。2013年在萝北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园区。平均公顷产量11058kg,最高达12300妇。高产创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植株整齐、耐密、抗逆性强、高产、优质,是一个值得重点推广的高产、耐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但受气候影响,玉米品种呈现多、乱、杂现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近几年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调查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玉米品种选育数量最多的单位,其科研水平高、科研人员能力强,玉米品种类型全面、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都有适应品种,且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最大。同时,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工作提出整合玉米育种资源、加强资源材料创新、加强耐密品种选育和加强高新育种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北部早熟区玉米增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黑龙江北部早熟区耐密、高产的玉米品种,于2013-2015年开展玉米品种耐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年际之间不同气候条件是影响增密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增密条件下可使穗长等农艺性状产生规律性差异,此外,双密度关联分析更能准确评价品种耐密性,筛选出东农254、绿单2号、龙育11等玉米耐密高产品种,最后基于试验现状对进一步的试验及育种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玉21号玉米单交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育种室1998年所组配的单交组合,于200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合玉21号玉米杂交种经玉米育种室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因其早熟、硬粒、高产、抗病、耐密、适宜机械化收割等特点广受玉米种植农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嫩单3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围绕抗倒、耐密、宜机收为选育方向,以N201为母本,与N8924杂交组配育成的抗病、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玉米联合体试验,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700℃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德美亚1号、2号、3号系列玉米品种是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从德国KWS公司引进,2004年以来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品种审定委员会陆续审定推广的优良品种.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密、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强、适合全程机械化栽培的特点,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区域最受欢迎的主栽品种.特别是德美亚1号、2号的推广应用改变了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无玉米品种可种的历史,为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1.改种稀植型品种为高产耐密型品种加大耐密型高产品种的推广力度,种植郑单958、先玉335、吉单35、银河101、吉农大588、良玉8、沈玉21、军单8、平全13等耐密、半耐密品种。推广耐密型  相似文献   

8.
绥玉2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2010年以绥系616为母本,绥系7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参加院内品比试验,2012年参加省预备试验,2013-2015年参加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经过多年多点测试结果表明,绥玉29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种植,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抗倒伏、品质优良等特点,于2016年春通过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整地。对已秋深松、起垄的地块,应在春季适时耙耱和镇压。对未能及时秋整的地块,应早春化冻14厘米时进行顶浆起垄。对于干旱严重、多风的地区,播前应再次进行镇压提墒,以利于出苗。选种。首先是品种选择,应选择通过黑龙江省或国家审定推广(含黑龙江省区域)的品种,尽量选择近几年稳产、抗病抗逆、耐密性好的品种,对第一年的新品种数量不宜过多。应选择通过黑龙江省或国家审定推广的  相似文献   

10.
种植耐密品种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分析表明,耐密品种株型和其亲本株型有相关性。选育株型好的自交系是选育耐密品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耐密型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根据玉米种子市埸调查,2010年耐密型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可达到80万公顷左右。在种植的玉米耐密品种中多为先玉3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 cm(RT)和深松40 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为副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副副区,测定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透光率、植株形态、光合特性、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深松增密显著提高耐密玉米品种产量,增产11.9%~14.7%,非耐密品种增产-8.1%~0.6%;耐密品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耐密品种,耐密品种主要通过增穗数、保粒数、稳粒重来实现增密增产。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增加穗上茎节长度,缓解株型的变化,耐密品种缓解作用高于非耐密品种。增密后,深松耕作能延缓玉米生育后期LAI和穗位层透光率的下降速率以及叶片衰老程度,降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吐丝期后耐密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高于非耐密品种。【结论】耐密玉米品种对增密后产生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更强适应能力,增密后深松耕作使耐密玉米品种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稳定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玉米耐密性的研究现状和玉米耐密性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玉米品种耐密性选育、评价鉴定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玉米耐密性的研究方向,为开展玉米耐密性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cm(RT)和深松40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为副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副副区,测定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透光率、植株形态、光合特性、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深松增密显著提高耐密玉米品种产量,增产11.9%~14.7%,非耐密品种增产-8.1%~0.6%;耐密品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耐密品种,耐密品种主要通过增穗数、保粒数、稳粒重来实现增密增产。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增加穗上茎节长度,缓解株型的变化,耐密品种缓解作用高于非耐密品种。增密后,深松耕作能延缓玉米生育后期LAI和穗位层透光率的下降速率以及叶片衰老程度,降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吐丝期后耐密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高于非耐密品种。【结论】耐密玉米品种对增密后产生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更强适应能力,增密后深松耕作使耐密玉米品种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稳定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目前有关玉米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和探讨,认为提高玉米耐密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品种耐密性主要是源于生理机制的耐密特性,株型不是耐密的充要条件;在生理耐密的基础之上对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改良是选育耐密型杂交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海玉12(海4091)是海伦东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所于2001年以自育自交系 H 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 H17为父本杂交育成。200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极早熟品种,需有效活动积温2000℃左右,种植密度一般以7.0万~7.5万株·hm-2为宜,产量在9000 kg·hm-2左右,是抗病、耐密、优质、生产潜力大的玉米新品种,在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有着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抗病丰产大豆新品种绥农2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农2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于2007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抗病、丰产、节多荚密、通风透光性好、耐瘠薄、耐旱。蛋白质含量3892%,脂肪含量20.24%。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66.6 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47增产16.1%。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广大地区种植,以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适应的积温区种植。适宜五月上旬播种,该品种垄作栽培适宜密度23万株/hm2,施种肥26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先锋38P05具有耐密、抗倒、抗病、后期脱水快、优质高产等特点,完全适合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种植,现已成为八五五农场主栽玉米品种之一,同时德美亚3号也是适合八五五农场积温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筛选适宜农场种植的玉米密度及验证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2015年对两个品种的密度情况进行了试验,选择出最佳品种及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19.
种植耐密品种已成为各地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但种植耐密品种需要兼顾品种特性、耕作方式、适宜密度、施肥水平等综合因素,采取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配套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作用,全面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玉米杂交种耐密性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玉米单交种的耐密性,并对单株产量耐密系数与植株和穗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耐密系数可作为初步评价玉米单交种耐密性的参考依据。选育耐密品种时,应选择有效穗长、穗行数和出籽率这3个性状在不同群体比较稳定和株型收敛的玉米品种,但是植株和穗部的选择不能完全代替耐密性的选择,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