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草原畜牧业是阿勒泰地区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原是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天然草原退化、超载放牧、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贯彻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的要求,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促进畜牧业增效、拉动农牧民增收,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2.
<正>草原是我县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总面积95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79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4%。草原牧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区牧区生态建设大规模展开,我县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牧区发展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新疆作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对于转变牧业增长方式,推动牧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草原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建设、企业引进、牧民市场化培育、草原合理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牧民作为草原畜牧业的主体,它的行为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地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通过对牧民行为与草地生态环境矛盾作用机制的研究,得出牧民行为是通过草场和畜牧业与草原生态发生矛盾关系的,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做好牧区动物防疫工作,是提升草原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和促进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酒泉市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依靠资源优势和国家草原奖补政策,牧民收入成倍增加,多数牧民实现城市定居,草原实施平衡放牧,城郊开展设施育肥,现代草原畜牧业已见雏形。但牧区动物防疫意识、方式与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极不协调,爆发重大动物疫病的潜在风险在不断增大,必须提升防疫意识、转变防疫方式、消除发病风险,为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正>饲草料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发展畜牧业首先要解决饲草料基地建设和改善草牧场等基本问题。内蒙古西部地区降雨量少,风沙多,气候干旱,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严重,草原的有效载畜能力降低,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必须采取科学手段,花大力气建设饲草料基地和改善草牧场生态环境。从鄂托克前旗的基本情况来看,当前畜牧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减少牲畜数量,舍饲圈养,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养畜。牧民种植牧草,只是沿袭单一种植、灌溉和施肥的传统做法,牧民只注重饲草料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草原畜牧业在巩留县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草原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资料,库尔德宁草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发展趋势,牧民必须采取调整畜牧业结构,改变饲喂方式,改良牲畜品种和提高养殖效率等措施,才能使当地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草原既是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科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几点看法,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9.
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自古"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是一年四季在自然草场上游牧的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阿勒泰地区不断增加牧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发展牧民定居,建设牲畜棚圈、接羔圈、大小畜人工配种站,投资建设牧道、桥梁、打井、掏圈、筑塘坝、修水库,围栏改良自然草场,开发建设人工草场,逐年对传统畜牧业生产条件,生产组织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如今,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已转变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比较先进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形式。牧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草场承包到户以来,新疆玛纳斯县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较快,牧民放牧饲养牲畜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10多年来,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大发展,牧民放牧牲畜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其承包草场的承载能力,山区因超载过牧草原退化严重,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西藏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市885份入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考察了牧民肉羊养殖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扩大养殖规模较为普遍;牧民的生态环境认知、政策认知、家庭收入水平、肉羊养殖收入比重、文化程度、村民相处情况、村干部经历等对家庭控制肉羊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此,政府在草原保护中需要强化草原监管中牧民参与、加强政策内容与草原退化情况宣传、提高牧民政策满意度、拓展牧民增收渠道,在降低牧民肉羊养殖规模的同时提高牧民家庭生计水平,进而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阿勒泰是牧区,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以来,阿勒泰的畜牧业经营条件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牧民仍要逐水草而居,特别是水草丰茂的高山夏牧场,是全国驰名的,无论畜牧业现代化到什么程度,都必须充分利用这宽阔而美丽的草场资源。  相似文献   

13.
草原牧业经济是黄南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州大部分牧民生活经济来源于草原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着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当前黄南州草原畜牧业生产与省内外同类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因此如何搞好草原畜牧业生产,改变落后的现状,对黄南州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下称内蒙古)作为草原畜牧业大区,要实现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必须尽快培育新型草原畜牧业经营主体。笔者通过对内蒙古牧区草原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内蒙古牧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内蒙古牧区培育新型草原畜牧业经营主体仍处在摸索、起步阶段,仍未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牧民或职业牧民。因此,要通过牧民精英的培养与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培养新型职业牧民;要通过职业培训与重点引导培育专业大户及家庭牧场;要通过优化功能定位与强化内部管理促成牧民合作社转型升级;要通过借力发展企业自身与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做强龙头企业;并为新型草原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草原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对草原的掠夺式开发,使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资源环境开发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课题。笔者基于"拉乙亥麻"模式对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靠能人领办合作社,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股份合作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牧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结构调整调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结构调整什么、怎么调 ,这个问题关系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前途 ,关系到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关系到广大牧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传统草原畜牧业同时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 ,搞清楚这个问题 ,解决好这个问题 ,至关重要。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 ,适应市场对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增加牧民收入。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传统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面向新的畜牧业科技革命和畜牧业现…  相似文献   

17.
智荣  陈梅梅  闫敏  李平 《草地学报》2022,30(12):3392-3401
为探究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锡林郭勒盟219户牧民调研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草原补奖政策促进牧民增收,尤其是对低收入牧户家庭增收效果显著;草场使用面积、年初家畜数量、劳动力比例、家畜出生率及出售率对牧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影响,当草场使用面积、年初家畜数量分别增加1公顷、1羊单位,人均总收入分别提高0.02%,0.15%;劳动力比例、家畜出生率及出售率分别提高1%时,人均总收入分别提高0.65%,0.43%,1.83%;各因素对不同收入家庭的收入影响及作用程度具有差异性,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比例增收效果趋于加强,而家畜出生率和出售率的增收效果则趋于减弱。因此,建议引导牧民发展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以提高牧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草原起着关键的作用,草原是否繁盛直接关系到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为此,应该加强对草原的建设和管理,尤其重视对草原蝗虫鼠害的治理,避免蝗虫鼠害对草原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危害,同时论述了治理蝗虫鼠害的意义,重点提出了治理草原鼠害蝗虫的策略,希望为牧民进行蝗虫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地资源是新疆生态安全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直接影响着牧民生产活动与牧区的经济发展。新疆有天然草原0.57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达0.48亿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原的14.5%。然而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新疆80%以上的天然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牧草产量下降35%~73%,退化草原面积为0.13亿hm^2。草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已成为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疆草地畜牧业现状,找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和草原化荒漠5大草原类型的15个旗(县)844户牧民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减畜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原补奖政策能对牧民减畜意愿起到激励效果,即在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下牧民愿意减少家畜数量,且获得更高的草原补奖资金的牧民减畜意愿更高;汉族牧民比蒙和满族牧民的减畜愿意更高;家庭总收入对减畜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草场资源丰富、家庭总收入较低和畜牧业依赖程度较弱的牧民减畜意愿更高;草原类型值对牧民的减畜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位于较低草原生产力草原类型的牧民的减畜意愿更高。建议继续推行并完善草原补奖政策,改变福利式的补奖方式,提高政策目标的瞄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