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  相似文献   

2.
正一、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危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5.
正一、玉米螟危害特点7~8月是二、三代玉米螟的危害盛期,主要危害夏玉米和晚播春玉米。幼虫取食玉米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农业防治在玉米收获时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越冬基数。在越冬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处理完毕,可消灭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此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子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  相似文献   

7.
<正>为害特点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以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玉米抽穗后钻蛀茎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折倒。幼虫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降低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驻马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玉米螟对一些药剂具有了一定抗性,为了选择出有效农药,推广生物防治,驻马店市农业市场信息工作站对玉米螟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套防治措施。一、危害特点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  相似文献   

10.
1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性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宾县玉米田的重要害虫,以老熟幼虫在秸秆、穗轴或根茬里越冬,6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飞到田间产卵。幼虫4龄前多在玉米植株含糖量高、湿度极高的心叶丛、雄穗苞、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及叶腋等处活动危害。  相似文献   

11.
玉米螟俗称箭秆虫,刚孵化后的幼虫在心叶内取食嫩叶,致使玉米心叶出现花叶和孔洞,被害严重的叶片支离破碎不能展开,此后陆续蛀入茎秆继续为害玉米的雄穗、茎秆、穗轴以及穗柄,致使玉米雌穗穗柄折断倒挂,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就玉米螟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特点等入手,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如何应用无公害技术对玉米螟进行无害化的有效防治,对无公害玉米生产以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民的丰产增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危害特点玉米螟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数十种,主要危害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棉、麻及豆类。玉米螟一幼虫蛀茎为害。玉米螟第一代幼虫蛀茎危害为主,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的玉米大喇叭口期。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初龄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展开的心叶,叶片展开后可见一排排的取食孔,形成"花叶"3龄后蛀入茎秆,危害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籽粒干瘪、青枯早衰,掉穗。造成空瘪粒而减产,如遇风折倒伏则损失更大。幼虫也可在穗期直接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玉米螟1、危害特点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2、综合防治(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虫品种。(2)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二)生物防治(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防治效果达70%。  相似文献   

14.
<正>一、玉米螟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蛟食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雾滴,取得足够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产卵。低湿对其化蛹、羽化、产卵和幼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其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导致雌穗发育受阻。近年来,玉米螟有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山区玉米发展。①选用抗虫品种。可选用福单2号、正大999等品种。②减少虫源。在越冬幼虫化蛹前,处理寄主作物的茎秆,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是为害辽宁凌海市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受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玉米螟呈现出日趋加重的发生态势,严重威胁着辽宁凌海市粮食稳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玉米螟主要为害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等,其中玉米受害减产最重。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针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食形成排孔,并开始转移蛀入茎秆,为害雄穗、花丝及雄穗,受害玉米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防治玉米螟提倡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或物理、生物防控措施。其主要技术有白僵菌封垛灭杀越冬幼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杀虫灯诱杀成虫、赤眼蜂寄生虫卵、投撒或喷洒生物药剂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螟 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水稻、辣椒等作物,玉米以孕穗期受害最重。 玉米心叶被害后,呈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状,进而出现孔洞或排孔,受害严重时雄穗不能正常抽出。玉米孕穗期.玉米螟集中在上部危害茎内未抽出的雄穗。玉米抽穗后,大部分玉米螟又蛀入雄穗柄及雌穗以上的茎秆,使其折断。  相似文献   

19.
以两个转Bt抗虫基因玉米品系G03-2396、G03-2739和1个常规对照品种苏玉16为材料,研究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和实验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的心叶组织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毒性很强,1龄幼虫取食这两个转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8 d死亡率超过97%;2龄幼虫取食心叶组织8 d后死亡率超过80%;1~4龄幼虫或全部死亡不能化蛹,或平均蛹重与对照品种相比显著降低,仅5龄幼虫各测定指标与对照品种相比差异不显著;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的雌穗组织对玉米螟幼虫的毒性较低,即使低龄幼虫取食8 d后的死亡率与对照苏玉16相比差异也不显著.②玉米螟高龄幼虫取食两个转基因抗虫玉米心叶后,存活的部分幼虫化蛹羽化后的成虫寿命明显缩短,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甚至卵的孵化率也有所降低.表明所选的两个转Bt基因玉米品系对玉米螟的毒性具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桃蛀螟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桃、李、玉米、高粱、石榴和向日葵等多种植物。近年危害玉米较重,玉米田常常与玉米螟危害混合发生,危害玉米常常占80%以上。为害玉米时,把卵产在雄穗、雌穗、叶鞘合缝处或叶耳正反面,百株卵量可高达1729粒。主要蛀食雌穗,取食玉米粒,并能引起严重穗腐,且可蛀茎,造成植株倒折。初孵幼虫从雌穗上部钻入后,蛀食或啃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钻蛀穗柄常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