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牛背鹭(Bubu ib is coromandus) 属鹳形目、鹭科、牛背鹭属的中型涉禽。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在我国常见于西南、华中及华南各省区,偶见于辽宁大连, 吉林延边。2001年5月 29日;笔者陪同香港观鸟协会蔡启尧、锺秀萍夫妇在三江自然保护区观鸟时;在黑龙江省抚远县海青乡四合材水稻田中发现一只鸟,用8倍望远镜可清晰看到此鸟头、颈、喉及背部橙黄色;身体余部白色;嘴、脚为黑色。经核对《东北鸟类图鉴》确定为牛背鹭。当时此鸟在水稻田中觅食;我们乘汽车在距其70米时发现该鸟。在我们距其40米时下车…  相似文献   

2.
牛背鹭属鹭科,分布于我国除西北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地区有记录.2002年5月9日在天津地区发现并捕获,标本现存于天津自然博物馆.查阅有关资料,该鸟在天津地区尚无记载.  相似文献   

3.
鹭科鸟类混群营巢地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年5月初,在陕西省城固县,县城以南,巴山北麓的铁路乡二岭沟村,发现一个由四种鹭科鸟,即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鹭(Egretta garzetta)、牛背鹭(Bubulcus ibis)和池鹭(Ardeola bacchus)组成的混群营巢地,四种鹭都属夏候鸟,每年三月初陆续迁来进行繁殖,已有18年之久。现将我们调查结果,报道于后。一、自然环境铁路乡二岭沟村,在县城以南约15公里,位于东经33°5′,北纬107°21′。地处大巴山西段,米仓山的北麓,海拔580m。该村166户,有居民654人,平均78人/平方公里,耕地770亩,其中水田631亩,旱  相似文献   

4.
2007年2~6月运用路线法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常见鹭科鸟类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常见鹭科鸟类的最大种群数量为4274±92只,其中池鹭1949±41只,小白鹭1098±25只,牛背鹭994±19只,夜鹭243±12只.  相似文献   

5.
繁殖期中鹭类混合群体的协调与维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鸟类的群栖现象较为普遍,通常由一种或几种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长期地或在一定的季节里,汇集成同种或异种混合群体,在一定的区域里栖息、觅食、营巢和繁殖。鹭类是喜群栖的典型鸟类,在一定的季节内,常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鹭类,集合为成百上千个体的大群。在同一栖息地内生活。鹭类混合群栖的现象已报道的较多,(寿振黄,1939,李永新等,1963;李小惠等。1973)。常见种类组成有:白鹭(Egreti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bu-  相似文献   

6.
牛背鹭     
齐欣 《野生动物》2006,27(6):25-26
牛背鹭,俗名放牛郎,黄头鹭,属鹳形目鹭科,中型涉禽,体重300-500克,体长50厘米左右,冀展约90厘米。牛背鹭成鸟羽色分为夏羽(每年春夏季3至8月的繁殖季节)及冬羽(前述以外季节)两种,繁殖期夏羽头,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部和其余体羽白色。  相似文献   

7.
白琵鹭生态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又名琵琶鹭,为中型涉禽。系鹳形目,鹮科,琵鹭属。由于此鸟全身被有洁白的羽毛和具有琵琶状的大嘴,颇有观赏价值,加之近年来数量显著减少,现已被我省列为三类保护动物。为了搞清其生态习性,笔者于1982年3月—7月,重点调查了白琵鹭的繁殖习性,取得了24个巢、90枚卵的孵化情况及数据,并结合79年以来的生态观察,初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湖南鸟洲越冬鸭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鸟洲越冬鸭类过去未曾有报道,我们于1983——1988年对鸟洲越冬鸭类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自然概况鸟洲位于衡阳市城南50公里处,属于来水河畔的衡南县江口镇,相当于北纬26°40′东经112°51′(见图1)。它的主体由三个鼎立的小洲组成,分别称为陈洲、张洲和龙洲,总面积为13公顷。鸟洲四面环水、安谧  相似文献   

9.
草鹭(Ardea purpurea)是鸟纲、鹳形目、鹭科的一种中大型涉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广东多为冬季候鸟,喜欢栖息于湿地或水塘岸边,以小鱼、蛙、甲壳类、蜥蜴、蝗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2012年9月,广东湛江某珍禽养殖场驯养的草鹭突然发病,陆续死亡.笔者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以及抗生素药敏试验对本病进行了诊断,证实该群草鹭混合感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最伤心的是致残的鸟,最忿恨的是打鸟的人,最幸福的是鸟被救活,最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人把枪口对准鸟。——史美明叽叽叽!喳喳喳!嘎嘎嘎!展翅飞舞的五万余只牛背鹭,机关干部多少有点嫌它们仙女敌花似地把屎拉到行人头上、脸上、脖子上及衣服上,68岁的退休职工史美明却把它们当成人类的好朋友,把它们看作自己生命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池鹭     
齐欣 《野生动物》2005,26(3):15-15
池鹭,又名红毛鹭、红头鹭鸶、沙鹭、花窖子、开乌、田螺鹭、沼鹭(台湾)等。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向北延伸至青海、内蒙古、河北、陕西南部、吉林等省区;国外见于日本、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及安达曼群岛等。池鹭的体长为33-50厘米,体重一般在190-400克。成鸟夏羽时,嘴喙直而尖呈黄色,前端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涠洲牛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父系起源。[方法]本研究利用PC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8头涠洲公牛的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及2个Y-STRs标记(INRA189和BM861)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28头涠洲牛全部为Y3单倍型组,根据Y-SNPs标记的核苷酸变异及Y-STRs标记的等位基因大小确定单倍型(Y-SNP-INRA189-BM861),结果显示28头涠洲牛有Y3-88-156和Y3-90-156两种单倍型,单倍型频率分别为89.29%和10.71%,说明涠洲牛只有1个瘤牛Y3父系起源。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1984±0.0924,表明涠洲牛的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结论]涠洲牛属于瘤牛父系起源,遗传基础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每年动物园都会接收几例野生鹭鸶,近年来共接收40多只,包括小白鹭、中白鹭、黄嘴白鹭、苍鹭、夜鹭、牛背鹭。其中10多只经过治疗,成功回归自然,其余大部分经过治疗,在动物园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和安格斯4个品种不同年龄阶段种公牛超声波活体测定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1)4个品种随着年龄的增加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值均呈现递增趋势。品种间除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24月龄背膘厚、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18月龄及24月龄眼肌面积三组数据差异显著外(P0.05),品种间不同年龄种公牛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2)年龄对各品种种公牛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影响差异各异。西门塔尔牛和夏洛来牛品种内各年龄阶段间背膘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品种内除12月龄与18月龄背膘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外,品种内其它年龄阶段组合均达到极显著(P0.01)或者显著(P0.05)水平。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品种内各年龄阶段间眼肌面积均差异不显著(P0.05)。西门塔尔牛和夏洛来牛眼肌面积除夏洛来牛的眼肌面积在18月龄和24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品种内其它各年龄阶段间眼肌面积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水平。(3)年龄与种公牛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极显著相关(P0.01),背膘厚与眼肌面积不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紫背苇鹏(Ixobrychuseurhvthmus)为小型涉禽,在中国分布较广。但研究报道较少,我们于1996年4月至8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滨林场对紫背苇(开鸟)的繁殖习性作了系统的观察,现总结口下。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平凉红牛肉品质特征,选择年龄、体重、体质相近及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平凉红牛、杂交和牛及西门塔尔牛各6头,屠宰后取其背最长肌样品,对肉品质、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凉红牛和杂交和牛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失水率、熟肉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背最长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40.15%)和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67.04%)最高,特别是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以及异亮氨基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0.15)低于杂交和牛,但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值(4.71)较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更接近推荐值。从背最长肌的大理石纹、脂肪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等特征来看,平凉红牛的肉质,尤其是氨基酸组成的突出优势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口感与风味,具有生产高端牛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场内及周边4 km范围内共发现鸟类11目30科60种,留鸟有38种,占63.33%;冬候鸟22种,占36.67%。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鹡鸰(Motacilla alba)、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等10种为机场冬季鸟类群落中最重要的种类。分布系数划分表明,广性分布型鸟类有19种,中性分布型有16种,狭性分布型25种。场内观察发现一天中7:00~8:00、17:00~18:00两个时段鸟类最活跃。根据数据分析和实际调查,机场冬季构成鸟撞隐患的主要为鹭科、鹰科、隼科、鸱鹗科、鹬科的鸟类。同时对机场及周边不同生境进行多样性分析,结合各生境的特点和高危鸟种初步提出生态治理对策和鸟击防范措施,以期减少鸟类和飞行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江口萝卜猪,试验以0(出生时),2,4,10月龄江口萝卜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江口萝卜猪不同生长阶段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腰大肌等9个器官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相对表达量,以此探究STAT3基因在不同年龄江口萝卜猪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TAT3基因在脾脏、十二指肠和肺脏中表达量较高,为脾脏十二指肠肺脏,并且各月龄时STAT3基因在这3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余组织间除腰大肌在0月龄和2月龄时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织之外均差异不大(P0.05);同种组织不同月龄之间相比,肾脏、肝脏、胃、心脏中STAT3基因的表达量几乎不随月龄的增长而改变,在背最长肌、肺脏、十二指肠、脾脏以及腰大肌中,STAT3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背最长肌、十二指肠和腰大肌中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各月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TAT3基因在江口萝卜猪不同月龄、不同组织器官中呈现规律性表达,说明STAT3基因在江口萝卜猪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12年4~5月在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对繁殖期鹭科鸟类种类、数量、巢位情况、觅食生境类型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对5种鹭科鸟类的生态位分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漳江口地区繁殖的鹭科鸟类数量共计有2 439只,其中白鹭为该地区的优势种,数量1 422只,占到所有鹭科鸟类的58.29%;鹭科鸟类的巢位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对红树树种的选择性,通过错开繁殖的高峰期,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段觅食以及在不同的生境觅食4个方式,对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不同鹭科鸟类都能够占据-定的繁殖空间.红树林的结构决定了鹭科鸟类的巢位空间分布.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鹭科鸟类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为生态位分离提供了保障.不同鹭科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弱了种间的竞争,提高了鸟类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乙醚提取法制备的 Q 热抗原,参照西德补体结合试验微量法检洲进口牛、本国牛、牛鼻气管炎(IBR)免疫牛、牛流行热(BEF)免疫牛、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中和抗体阳性牛及猴子血清共384份。结果表明,新制备的抗原特异、敏感,试验方法简便,可作为 Q 热的有效常规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