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徐立敏  彭克明  赵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25-1825,1856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近3年来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很多地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是,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通过对邯郸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考察,提出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白洋淀淀区文明生态村建设为例,建立了面向湿地农村的文明生态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白洋淀淀区现有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3.
海南文明生态村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海南模式",2018年更是明确"推进全省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到2022年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海口市大致坡镇美桐村是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扫尾村庄中的优秀典型,在海口市美兰区政府的技术引领和政策引导下,美桐村采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思路。针对"2022年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目标实现存在的一系列难题,美桐村以自己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为其他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4.
国外生态村建设经验对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筑规划、文化体育与社区文化的构建、与旅游的关系以及生态农业等方面阐述了国外生态村建设的经验,结合海南省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路,以期为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探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提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问题,通过市财政投资情况以及农户对文明生态村公共产品需求调查问卷的调查和分析,提出文明生态村建设投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槟榔文明生态村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农户居住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对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因素考虑较少,导致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脆弱、产业结构单一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河北生态省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生态省建设阶段目标分解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资源保护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等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红色旅游、文明生态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其互动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初夏走进房县,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崭新整洁的村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靓丽迷人。这是房县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和谐、靓洁、舒适"的农村新景象。近年来,房县立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有效载体牢牢抓在手上。深入实施"四化"工程,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切人点,全县累计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资金近4.5亿元,实现了全县356个村"村村  相似文献   

11.
通过4县(旗、区)的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提出以农户为建设单元、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在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时,在县域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宏观效益。促进养殖业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普及和推广农业技术,体现了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小康建设。县级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大大丰富了生态家园建设的内容,也影响了县级领导抓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河县河谷林、荒漠灌木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林业分类经营对生态恢复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三条原则和五项措施,对该县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及农、林、牧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层面构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景观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划,将全国划分为4个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优化建设与生态提升区、重点建设与生态发展区、适当建设与生态优先区、限制建设与生态保护区。针对不同功能区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云南干热区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云南干热区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侯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建议在该地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本文在总结生态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干热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五大技术体系: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生态林建设技术体系、特色经济林建设技术体系、土壤改良技术体系和节水利用技术体系.为云南干热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观和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农林院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从生态校园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活动、校史教育、生态学科建设、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农林院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这些做法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生态道德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废弃地改造与复建是现代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的一大重要课题。以新乡凤凰山废弃地的保护与生态恢复为研究内容,用SWOT方法进行现状分析,提出凤凰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初步景观规划,根据不同特色将项目区规划为11个分区,同时提出通过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进行生态恢复。为其他地区的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复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滨河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需进行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银川市滨河新区建设对新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滨河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MCR模型和Kriging的海口市景观格局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克里格差值法,对海口市景观格局进行了优化研究,以为海口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海口市有生态源地46块,北部数量少而规模大、南部数量多而规模小,主要受社会经济活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2)隐性生态阻力面与显性生态阻力面构建了综合生态阻力面,相比传统方法构建的阻力面,理论上更接近实际状态。隐性生态阻力面与显性生态阻力面的差异能反映生态脆弱局部,这些局部是容易被忽视而又需要重点建设的区域。3)海口市有生态廊道92条,其中建设用地生态廊道21条,耕地生态廊道13条,林地生态廊道58条;有生态节点64个,其中建设用地生态节点1个,耕地生态节点11个,林地生态节点52个。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功能因类型差异而不同,在生态建设中需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是区域生态恢复与改善的主要方面.林业建设的主流和投资热点.地处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河西走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沙产业开发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双重作用关系.将沙产业开发寓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在林业生态建设中通过草树种的科学配置实现特色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是发展沙产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沙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条件,而沙产业开发又将为全面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老参地改良后微生物生态类群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从调节老参地土壤微生物生态条件出发,研究了老参地经改良后微生物生态类群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新林土经人参连栽后,各类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减少,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活性降低,经改良后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又显著增加,活性有所提高,特别是放线菌、木霉以及VA菌根孢子数量的增加和土壤线虫的减少可能是老参地肥力恢复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