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适宜大田栽培的极早熟特大粒反季节葡萄良种早丰能在大批鲜果尚未上市时赶鲜上市 , 填补市场空白 , 每 667平方米 (1亩 )收益比巨峰葡萄高出 2~ 3倍 , 经济效益较高 . 早丰属欧亚种 , 引自福建省农科院 , 单果重 9克 , 最大 15克 , 平均穗重 500克 , 最大 1500克 . 果粒长圆形 , 紫红色 , 皮较厚 , 果粉多 , 着生紧密 , 果肉脆甜 , 含可溶性固形物 16.5% , 风味好 , 品质优 . 在山东临清表现为 4月上中旬萌芽 , 5月中旬开花 , 6月中旬果实变软 , 6月 20日成熟上市 . 从开花到成熟只需 40天左右 , 是目前国内外最早熟的葡萄 . 因生长期短 , 麦收刚过即上市 , 此时的气候影响小 , 风险小 , 种植很容易丰产丰收 . 早丰也极适宜在保护地栽培 , 栽在大棚中更能发挥其早熟的优势 , 冬棚 4月中旬成熟上市 , 春棚 5月中旬成熟上市 .  相似文献   

2.
反季节葡萄栽培,即改过去建大棚生产早熟葡萄的旧方法,选种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以提高效益好几倍。反季葡萄的主要特征是极早熟、粒大色优、极耐贮运。 1.超早 欧亚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粒重10克,果皮紫红色,味浓甜,有玫瑰香味,穗重600克,穗形整齐美观,在自然成熟情况下,阳历6月  相似文献   

3.
极早熟葡萄628是从山东早红葡萄中选育出的极早熟大粒芽变,现已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作为极早熟大粒葡萄新品种准予推广。该品种在山东济南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开花,在无任何催熟措施的情况下,6月10日开始变软着色,6月20日第一批果实成熟上市,6月28日全园采收完毕,从开花到整园全部成熟不超过40天,着色迅速,成熟快,是目前最早熟的葡萄优良品种之一。该品种果实色泽艳丽,为深紫红色,着色整齐,外形美观。穗大粒大,平均穗重550克,最大穗重1500克,平均粒重8.5克。肉质细嫩,含糖量16.1%,充分成熟有玫瑰香味,酸甜适口,风味极佳…  相似文献   

4.
邓定洪 《农技服务》2006,(11):21-21
早甜葡萄为先锋葡萄芽变品种,属巨峰系,是目前早熟葡萄品种中风味较佳的大粒鲜食甜葡萄之一。2006年7月,通过江西省果树专家组审查认定,它具有以下特点:1、成熟早:在江西等南方地区6月下旬成熟,比藤稔葡萄早熟10天左右。2、果粒、果穗大:平均粒重13.15克左右,若用膨大剂处理,最大可达28克,平均穗重750克左右,最大穗重2100克。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大棚葡萄栽培面积最大、规模上市期最早的产区,被誉为"中国大棚葡萄之乡",是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示范县之一。温岭的葡萄栽培建立了"采用早熟品种、进行大棚栽培、应用环剥技术、结合控产栽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利气候因素的制约,产品早熟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红脆蜜桃系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早熟硬肉桃新品种。通过在湖北、河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多点栽培试验、观察,发现该品种具有如下优点。一、早熟优质,丰产稳产:在武汉地区,该品种正常年份6月初成熟上市;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80克,最大果达300克;果皮深红艳丽,果肉鲜红脆  相似文献   

7.
反季节葡萄栽培即改 过去采用建大棚生产早熟 葡萄的旧方法,选择极早熟 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 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 上市,抢占市场,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3月24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温室大棚种植基地,果农陶峰正查看温棚里种植的早熟葡萄。近年来,该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进行资金扶持,引导果农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开展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葡萄种植产业。从中国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夏黑"葡萄品种推广种植,果农运用冬季御寒免埋、人工采暖加温、提早打破休眠期等葡萄栽培新技术。种植的温棚葡萄5月上旬就可成熟上市,每座棚能收入3万多元,比大田葡萄增收多近3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温室大棚种植基地,果农陶峰正查看温棚里种植的早熟葡萄。近年来,该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进行资金扶持,引导果农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开展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葡萄种植产业。从中国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夏黑"葡萄品种推广种植,果农运用冬季御寒免埋、人工采暖加温、提早打破休眠期等葡萄栽培新技术。温棚葡萄5月上旬就可成熟上市,每座棚能收入3万多元,比大田葡萄增收近3倍。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3月24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温室大棚种植基地,果农陶峰正查看温棚里种植的早熟葡萄。近年来,该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进行资金扶持,引导果农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开展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葡萄种植产业。从中国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夏黑"葡萄品种推广种植,果农运用冬季御寒免埋、人工采暖加温、提早打破休眠期等葡萄栽培新技术。种植的温棚葡萄5月上旬就可成熟上市,每座棚能收入3万多元,比大田葡萄增收多近3倍。  相似文献   

11.
在反季节葡萄栽培中,改过去采用建大棚生产早熟葡萄的方法,选种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提高经济效益好几倍,胜优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一个葡萄良种,它具有极早熟、粒大色优、抗病、耐贮运、不用扣大棚等特点。 该品种为欧美杂交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其嫩梢及幼叶绿带紫红色,附着浓密绒毛,叶片中等大,较厚,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  相似文献   

12.
反季节葡萄栽培,即改过去建大棚生产早熟葡萄的旧方法,选种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以成倍提高效益.反季葡萄的主要特征是极早熟、粒大色优和极耐贮运.  相似文献   

13.
矢富罗莎是日本园艺研究家矢富良宗经杂交选育的欧亚种葡萄新品种,1990年经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该品种在山东临清露地栽培,6月中旬着色,6月下旬成熟,比巨峰、藤稔早熟40天,比极早熟品种胜宝8612早熟7~10天。温室栽培,5月上旬即可上市。果穗圆锥形,极紧凑,平均穗重800克,最大2000克。果粒长椭圆形,呈鲜艳的紫红色,平均粒重8克,疏花疏果后粒重10~12克。含糖18%~21%,含酸量04%左右。果肉酥脆,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基本感觉不到酸味。果皮薄而韧,可刀切数片也不流汁液。果粒极抗挤压,即使压扁也不破碎。果刷长,与果实结合极牢固,捏住其中一粒果,可轻而易举的提起整穗果。耐贮运性之强,完全可以与晚熟品种红提、黑提相媲美早熟葡萄——矢富罗莎$山东临清市胡里庄镇东湖葡萄基地@徐钰英  相似文献   

14.
皖粉1号番茄早熟栽培,可分为极早熟多层覆盖栽培、大棚覆盖栽培、小棚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 一、品种特性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自封顶类型.株高60~65厘米.熟性极早,高抗TMV、早疫病,耐CMV、灰霉病.果实粉红色,圆整无青肩,不裂果,单果重200克左右,最大单果重5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一般亩产量5 000千克.适宜保护地极早熟、早熟和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5.
<正> 反季节葡萄栽培,选用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提高经济效益好几倍。早红提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一个葡萄良种,它具有极早熟、粒大色优、抗病耐贮运等特点。 早红提原产美国,该品种的嫩梢绿色,有紫红  相似文献   

16.
<正> 1.金华大白桃一号。即源东白桃。主要优点是特早熟,6月上旬即可上市,价高好销。最大单果重480克,平均单果重286克。高产稳产,一般年份每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果味浓香,商品性佳。在全国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之一——上海华东水果交易市场上,金华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1994,(4):16-16
<正> 一代杂交良牌蔬菜种子由本场育成推广。良椒一号:极早熟,果绿色粗牛角形重60克。良番无架:极早熟,果粉红重250克,四季无架栽培。良早茄:特早熟,果长形紫红重200克。良杂黄瓜:特早熟,瓜长方形绿白重500克。良丰大白苦瓜王:早熟,瓜特大长白重2公斤。良丰三季花菜:极早熟,花球雪白紧实重1公斤,春夏秋栽培。良丰热白菜:极早熟,包球洁白紧实重1公斤。良甘一号:早中熟,包球心形  相似文献   

18.
反季节葡萄栽培,选用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提高经济效益好几倍.早红提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一个葡萄良种,它具有极早熟、粒大色优、抗病耐贮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628葡萄是农民专家周建中利用芽变枝育成的极早熟大果品种。比世界上极早熟葡萄莎芭珍珠早熟10天以上,比国内极早熟大粒葡萄六月紫早熟5~6天且果粒大2~3克,和当地冬暖棚巨峰葡萄同期上市。1999年  相似文献   

20.
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露地自然栽培的特殊形式,主要利用设施创造树体生长发育的特殊区域环境条件,实现定向栽培目标的人工控制或调节.我国葡萄保护地栽培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渐兴起,现已成为葡萄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葡萄保护地栽培一是以促成栽培(5月份上市)的葡萄早熟为目的;二是以延迟栽培(12月份上市)的供应市场水果淡季为目的;三是以提高品质和扩大栽培区域及品质适应性的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