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养禽业中非常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渊明 《现代农业》2011,(6):100-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养鸡业中普遍流行。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3~6周龄的青年鸡,病毒在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除直接引起鸡死亡与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引起其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鸡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以及损害肾脏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T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鸡机体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受到病毒感染能导致鸡机体免疫抑制,对各种疫病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常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其它疫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鸡只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6.
郑钢 《农技服务》2010,27(7):895-895,93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阐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病程短,且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是我国近几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为该病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而法氏囊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所以,发生该病后会出现对其他疾病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使鸡群发生多种病原合并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病鸡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受到破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导致免疫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中雏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导致鸡体免疫机能障碍。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传染性法氏囊的特征是机体脱水、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是严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简要概述近几年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控制对策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囊生长成熟时,此时鸡群极易感染病毒。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导致其它疫苗免疫失败,因而常继发和混合感染多种疾病。近年来,各地虽然对该病加强了防控力度,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据调查,目前该病已成为养鸡业最严重的疫病,不少养殖户因此损失惨重,本文将简要介绍该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与防治技术。1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一般轻型品种比重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国锋  王强  徐超 《油气储运》2009,(12):26-2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孵出时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血清Ⅰ型和Ⅱ型,但只有血清Ⅰ型才能引起鸡发病[1]。由于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病毒主要侵害鸡法氏囊,从而使病鸡的抗体生成受阻,造成免疫抑制,因而导致接种失败,抵抗力明显下降,诱发混合或者继发感染其他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孵出时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相似文献   

1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其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顿,厌食或停食,腹下、颈部及体表血管高度充血,拉白色奶油状水样稀粪,高度虚弱,伏卧不动,可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介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病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带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家禽集中繁殖时期,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文章综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及基因组、流行新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