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薯块食味佳并具有保健功能的渝紫263甘薯,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确定品种适宜收获期及种蔓扦插的有效部位。试验结果表明,渝紫263甘薯适宜收获期为123 d,667 m2产量1 091 kg,比109 d收获的增产24.63%,且109 d后平均每天每667 m2产量增加达17.8 kg,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大薯产量极显著增加以及迷你薯产量增加。扣除种蔓成本后,123 d收获的甘薯经济收益为5 802元,比109 d收获的增效22.0%,109 d后每延长1 d生育期,每667 m2直接收益增加达74.6元。不同种蔓扦插部位比较,带心部位与无心部位每667 m2产量与净收益差异均不大。  相似文献   

2.
北方川塬灌区土地肥沃,光热、劳动力资源充足,灌溉便利,发展高产高效立体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目前,地膜玉米已成为该区的主栽作物,但单种玉米土地利用率不高,一年一熟且产值低,农民摆脱不了贫困的现状。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在属北方川塬灌区的临夏州东乡县河滩乡和临夏市城关镇试验示范地膜玉米套种甘蓝、甘蓝收后复种食用菌的种植模式,使每667 m2 地膜玉米产量达到800 kg,甘蓝产量2 500 kg, 食用菌产量1 500kg 以上,合计每667 m2 产值超过7 100 元,除去用工费用1 512 元,肥料农药费用300 元,种子、甘蓝苗、棉籽壳、菌种等费用1 500 元,合计每667 m2 纯收入3 248 元,达到单种玉米(820 元)的4 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丽水市卷丹百合—鲜食玉米高效轮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导读:利用卷丹百合茬后闲田种植鲜食玉米,既保证了中药材种植规模,又稳定和扩大了旱粮生产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范基地平均667 m2鲜百合产量860 kg,以统货收购价12元/kg计,667 m2产值10 320元;鲜食甜玉米667 m2产量720 kg,产值2 740元。2茬合计667 m2产值13 060元,扣除种苗、用工及物  相似文献   

4.
山区吊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山区乡镇合理利用旱地或山坡地积极引进吊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镇自2004年引进示范试种,至今已有9个村种植,共计12.39hm2,每667m2产值4000元以上,每667m2纯收入达2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早春蔬菜是江西省永丰县农业生产的一项主导产业。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利用大棚种植早春苦瓜,畦上套种生姜,在恩江、瑶田等乡镇进行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给姜遮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667m2产苦瓜1950kg、生姜1000kg,产值分别为4700元、2200元,共计6900元,除去竹木大棚(棚架、遮阳网、无滴膜等)800元及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600元,每667m2纯收入5500元。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八卦洲是全国知名的芦蒿知名产地,“洲野”牌芦蒿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栽培面积达1500hm2以上。为合理安排茬口,合理轮茬,进一步提高八卦洲岛上有限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芦蒿主产地的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春超甜玉米、伏豇豆、冬春芦蒿”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一、经济效益超甜玉米每667m2产1100kg,产值2200元;伏豇豆每667m2产1000kg,产值2800元;冬春芦蒿每667m2产量1600kg,产值3500元。每667m2合计总产值8500元,纯收入7000元左右。二、茬口安排春种早熟超甜玉米采取大棚内穴盘育苗,大棚加小棚双层覆盖,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冬季温度较低,选用适当蔬菜品种,科学安排茬口,对于充分利用土地、更大幅度地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日光温室球茎茴香—萝卜—豇豆一年三茬栽培模式介绍如下。球茎茴香8上旬播种,冬季收获;萝卜春节前播种,50d(天)左右采收;豇豆翌年3月下旬~4月中上旬播种,采收可延至8月初。以2004~2005年价格计算,球茎茴香每667m2产量2000kg,产值6000元左右;萝卜收获期适逢淡季,每667m2产量1500kg,产值可达3000元;豇豆每667m2产量2000kg,产值3000元以上;667m2年产值12000元以上。1球茎茴香球茎茴香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北京地…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6,(1)
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情况,滨州地区采用两户联营协作的方式,采取降低作物种植密度、实行菜菌轮作模式,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种植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在鲁北传统蔬菜种植区域推广462 hm2,每667 m2年产值在76 000~84 000元,高者85 000元以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怀仁县位于雁门关以北,无霜期短,传统的一年一茬种植模式限制了土地产出效益。农技人员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摸索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越冬葱苗复种夏秋甘蓝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越冬葱苗出售给葱农培育大葱,葱苗每667m 2 平均产量为6 000 kg,产值2 400 元,夏秋甘蓝每667 m 2 平均产量为4 500 kg,产值1 800 元,一年两茬作物每667 m 2 除去成本支出800 元左右,净利润为3 400 元左右。自2006 年以来,该模式累计种植面积已达3 500 hm 2,产值逾2.24 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茄子是浙江省临安市主要种植的山地蔬菜品种,2014年栽培面积超过400hm2,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临安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经过不断的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了茄子-水稻高效栽培模式,茄子每667m2产量2675kg、产值12000元以上,最高达17000元,晚稻每667m2产量400kg、产值1100元以上,合计每667m2平均产值15600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该模式茄子上市早、前期产量高、品质好、销路畅、病害轻,同时可有效解决土  相似文献   

11.
响水县常年种植浅水藕5333.3hm2,多年来,大部分农户一年只种一茬浅水藕,土地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土地利用率,2005年和2006年我们分别在本县的小尖镇和黄圩镇进行浅水藕与几种旱生蔬菜轮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冬春莴苣(茎用)和浅水藕水旱轮作,可减轻连作障碍,丰富蔬菜市场,提高种植效益。每667m2收浅水藕1600kg、莴苣3000kg,产值7000元以上,纯收入5000元以上,比一年只种一茬浅水藕每667m2增收2500元以上。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衢州市莲花镇菜农周国云2009年在衢州市市郊承包2hm^2土地种植大棚蔬菜,种植模式为“大棚春夏苦瓜-秋延小尖椒”,全年实现总产值483210元,667m^2产值达16107元。现将该种植模式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威  张卫 《蔬菜》2002,(10):32-32
江苏省滨海县坎北乡近几年来在山元、吴庄、西庄等村大面积推广应用黄瓜、生姜、豇豆、雪菜(雪里蕻)4种作物的高效种植技术,取得了理想的增产增收效果。一般667m2产黄瓜3000kg、豇豆2500kg、姜2500kg、雪菜6000kg,667m2产值近万元,净收入超7000元。瓜、豆、姜、菜高效种植主要技术如下:一、黄瓜品种为津研4号或当地适宜的优良品种。育苗移栽,3月下旬播种,谷雨后定植。作畦宽80cm,沟宽33cm,每畦双行种植,株行距33cm×66cm,667m2栽约2400株。定植田667m2基施有机肥2500kg、碳酸氢铵40kg、磷肥20kg、钾肥10kg。活棵后施提苗肥1~2次…  相似文献   

14.
<正>茄子是浙江省青田县主要种植的高山蔬菜品种,2013年栽培面积超过200hm2,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青田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茄子、莴苣(莴笋)1年2熟高效栽培模式,茄子每667m2产量4000kg、产值10000元以上,最高达16000元,莴苣每667m2产量5000kg、产值  相似文献   

15.
立足西北半干旱山区光热自然资源优势,在甘肃省武山县半干旱山地(1500~1800m)进行全膜双垄沟覆膜,通过前期架豆垄沟点播种植,后期甘薯垄面定植栽培技术实践,总结了架豆套种甘薯高效栽培模式.结果 表明:该模式每667m2实现架豆平均产量达2500 kg,每667m2甘薯平均产量达1800 kg,商品薯率在84%以上,丰富了高原夏菜供应类型,该模式实现了高产、稳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山东邹城市看庄镇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800 hm2左右,2019年看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济宁市马铃薯创新团队,开展了马铃薯—鲜食玉米—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试验示范,每667 m2纯收益达到1.5万元. 1 地块选择及耕作 1.1地块选择 马铃薯产量、商品品质与土壤类型、质地息息相关.选择灌溉便利,有机质含量丰富,2年以上未种植过马铃薯、甘薯、芋头等薯芋类作物的地块.  相似文献   

17.
早春蔬菜是江西省永丰县农业生产的一项主导产业.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利用大棚种植早春苦瓜,畦上套种生姜,在恩江、瑶田等乡镇进行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给姜遮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667 m<'2>产苦瓜1 950 kg、生姜1 000 kg,产值分别为4 700元、2 200元,共计6 900元,除去竹木大棚(棚架、遮阳网、无滴膜等)800元及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600元,每667 m2纯收入5 500元.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冬油菜收获后及时种植夏茬作物与传统小麦收获后种植下茬作物的差异。从生育时间来看:上茬作物冬油菜比冬小麦早10d收获;下茬作物夏玉米、油葵、食葵比传统夏玉米提早7~14d收获。上茬种植油菜节省下的光热资源,可促进夏茬作物提早成熟,解决夏茬作物光照资源紧张问题,为种植小麦提供较长的适种时间。从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来看:冬油菜—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每667m2效益971.71元;其次是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每667m2效益676.62元。从生态效益来看:冬油菜—油葵、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可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农田景观效果,可作为观光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马铃薯同其他作物轮(套)作模式也逐步示范种植,马铃薯-水稻、马铃薯-杭白菊及与其他蔬菜等种植模式均有发展。柘塘镇秦淮村曾尝试马铃薯-杭白菊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平均667m2产量1500kg左右,按2~3元/kg计,667m2效益4000元左右,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杭白菊鲜花售价5元/kg,产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石家庄地区春甘薯—秋白菜生产中品种不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害较为严重等问题,充分发挥甘薯节水抗旱、营养均衡、祛病保健,白菜营养丰富、品质柔嫩、口味颇佳的独特优势,特编写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的基础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以及春甘薯栽培、秋白菜复种的技术要点。确保了每667 m^2春甘薯产量在2000 kg以上,大白菜产量在4000 kg以上,每667 m^2种植效益比传统模式增加1000元。为种植春甘薯、秋白菜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