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秦岭产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营养器官白鲜皮(根皮)、木质部、茎和叶中萜类物质的组织定位及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组织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多年生根的周皮、次生韧皮部、韧皮部的油细胞、维管形成层以及木质部的薄壁组织中;在茎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茎的表皮、紧贴表皮的分泌囊、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部以及紧贴茎表皮的分泌囊中;在叶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叶的表皮、头状腺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维管束位置的薄壁组织中。HPLC测试结果表明:白鲜植物体除药用部位白鲜皮外,在木质部、茎和叶中均含有萜类物质黄柏酮和梣酮;试验测试样本白鲜皮中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2015);在除营养生长期外几个生长阶段的木质部以及盛花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I的茎和叶中,其黄柏酮含量亦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盛花期白鲜茎和叶中黄柏酮的含量为药典最低含量标准的2~4倍多。秦岭终南山产白鲜皮品质优良,白鲜的根木质部、茎和叶用来提取黄柏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实践中针对不同需求综合利用白鲜非药材部位。  相似文献   

2.
检测不同产地福鼎大白茶制绿茶的茶氨酸含量,为不同地区福鼎大白茶制绿茶的品质鉴定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RP-18(粒径5μm,250 mm×4.0 m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0.5)℃,检测波长为λ=210 nm;进样量为10 uL;流动相为A相用100%超纯水,采用0.45μm水相滤膜过滤,B相用100%乙腈,采用0.45μm有机相滤膜过滤备用。结果表明:7个产地福鼎大白茶制绿茶中茶氨酸浓度在0.10~0.2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8.80%~97.35%,RSD为0.57%,说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检测绿茶茶氨酸含量;7个产地福鼎大白茶制绿茶中茶氨酸含量为7.00~26.60 mg·g~(-1),除广州海丰和江苏常州2个产地绿茶茶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产地绿茶茶氨酸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茶氨酸含量与茶叶种植地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连续2 a采集白鲜皮样品,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白鲜皮中的黄柏酮和梣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白鲜皮中黄柏酮和梣酮累积量,均与生长年限呈正相关,同一种成分的年变化基本相同。黄柏酮与梣酮的年变化规律差异较大,2种成分在一个生育期的不同生长阶段,积累量差异显著;果期的黄柏酮和花期的梣酮累积量最大。白鲜春季或秋季采收均可,3年生以上的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4.
考察不同产地云归(Angelica sine nsis)中主要化学成分阿魏酸含量的差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个产地的云归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0.5%冰醋酸和甲醇;检测波长275 nm;进样体积10 μL;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云归中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0.713 0 mg/g(大理)、0.646 5mg/g(丽江)、0.6294 mg/g(楚雄)、0.630 1 mg/g(保山).大理所产的云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和芦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冰醋酸(pH=3.10)(45∶55)为流动相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7 nm,采用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杜仲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建立了HPLC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并对不同产地杜仲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绿原酸和芦丁分别在0.127 5~24.000 0μg(r=0.999 6),0.125 0~25.000 0μg(r=0.999 6)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3%和97.26%,相对标准偏差为1.85%和1.32%.  相似文献   

6.
石蒜植株中加兰他敏的分布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法对石蒜各器官中加兰他敏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2%磷酸,B的梯度为0 min(97%)-5 min(90%)-8 min(80%)-10 min(97%);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9 nm;柱温为20℃;试样进样量为10μl;检测时间为14 min。结果显示:石蒜生殖器官中加兰他敏含量高达1058.52μg/g,根、鳞茎、花序轴、花冠中加兰他敏的含量分别为629.70、432.23、464.58、709.89μg/g。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白癜风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Supelcosi LC18柱(5μm,4.6 mm×250.0 mm);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5 nm。[结果]补骨脂素在5.5~55.0μg/ml(R2=0.999 9,n=8),异补骨脂素在4.8~48.0μg/ml(R2=0.999 9,n=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补骨脂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1.1%(n=6);异补骨脂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1.6%(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有效控制白癜风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黔产景天三七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的干、鲜品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x Gimini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5∶95);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为25℃。[结果]没食子酸在0.018~0.570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4%,RSD值为1.63%(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景天三七药材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及干、鲜品的景天三七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建立同时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和牛膝中蜕皮甾酮含量的RP-HPLC分析方法。采用Kromac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醋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龙胆苦苷、蜕皮甾酮的进样浓度分别在0.80~20.00,0.40~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02%,99.9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槐枝中高丽槐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以自制高丽槐素为对照品,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以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nm,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外标法定量检测贵州6个不同产地(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南明区龙洞堡、云岩区东山、白云区都拉营、花溪区小河、贵州省遵义市)槐枝的高丽槐素含量。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高丽槐素进样浓度为1.328~39.8μ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37%,RSD为1.59%。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槐枝中高丽槐素含量,其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南明区龙洞堡槐枝的高丽槐素含量最高,达100.56μg/g;其他几个产地的含量差异不大,在57.56~79.9μg/g。  相似文献   

11.
通过活性跟踪方法对白鲜皮乙酸乙酯活性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从白鲜皮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梣酮(1)、白鲜碱(2)、8-羟基白鲜碱(3)、β-谷甾醇(4)、黄柏酮(5)和吴茱萸内酯(6),化合物2、3、5、6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主分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对巴盟地区不同类型草场昆虫群落进行了排序或聚类,并对不同方法的排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草场昆虫群落与草场类型及其植被条件有关。主分量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排序效果优于模糊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49份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8.34%的前4个主成分来评价云南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通过系统聚类,将参试的49份品种分为了5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有利于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云南鬼灯檠属植物中岩白菜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云南鬼灯檠属植物不同种及产地样本的岩白菜素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云南鬼灯檠属植物不同种及产地样本的岩白菜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XDB-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0%~20%A,100%~80%B),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岩白菜素在3~48μg/ml之间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4个种及变种的鬼灯檠属植物样本岩白菜素含量以西南鬼灯檠平均含量最高为5.59%,七叶鬼灯檠平均含量最低为3.45%。[结论]鬼灯檠属植物不同种之间岩白菜素含量不同,同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岩白菜素含量变化也明显。  相似文献   

15.
建立鳗鲡各组织中乙酰甲喹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采用SunFireTM C_(18)柱(4.6mm×150mm,3.5μm),柱温35℃;以甲醇∶水(40∶6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39nm。结果表明:在0.05~2.5μg·mL~(-1)范围内,乙酰甲喹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含量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乙酰甲喹在鳗鲡肌肉、肾、肝和血浆中的检出限分别为3μg·kg~(-1)、15μg·kg~(-1)、15μg·kg~(-1)、15μg·L~(-1),鳗鲡各组织中乙酰甲喹回收率在76%~9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满足鳗鲡各组织基质内乙酰甲喹残留量的快速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大豆杂交亲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大豆杂交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是以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的变异较大;其次是底荚高、株高和主茎节数;生育期的变异最小。②通过聚类,将参试的105份材料分为5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这有利于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利用、储藏芭蕉根,对干、鲜品芭蕉根指纹图谱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利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nm,测定了4种不同干、鲜品的芭蕉根药材指纹图谱,并对其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品芭蕉根与晾干品及冻干品芭蕉根指纹图谱相似度均有差异,但与烘干品芭蕉根较为相似。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及聚类分析方法可较全面地反映干、鲜品芭蕉根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ODS-2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同,其排序为生栀子(3.60%)〉炒炭品(3.36%)〉炒焦品(3.22%)〉炒焦品(轻,3.02%)〉炒黄品(2.77%)。[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芳芳  薛起  王军政  刘志洋  刘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95+13823
[目的]测定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的根、茎、叶、花和果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色谱条件为:大连江申Nucleosil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40∶60,V/V),流速为1.1 ml/min,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刺五加各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花蕾叶果茎根。其中,花蕾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最高,为4.43%;其次为叶(0.61%);根中的最低,为0.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刺五加不同部位中的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