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吉林省通化市蚕种场位于罗通山脉脚下,职工朱运 1999年 6月 5日~ 10月 20日利用天然草场和果树下放牧养鸡, 45日龄鸡上山,经过 4个半月的野外自然饲养,上山鸡只 380只,出栏 345只,成活率达 90.8%,平均体重 2.25 kg, 4~ 4.5元 /kg,只均纯收入 14.5元。   利用此法养鸡,可广泛利用自然饲料资源,节省饲料 20%,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将鸡的山地放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放牧鸡及鸡场的选择   选择本地九斤黄健康无病杂交鸡雏。鸡场选择远离村庄、背风向阳的南山坡,鸡场面积一般饲养 500只鸡需 8~ 10亩地的树林,…  相似文献   

2.
林下种草养鸡的两段饲养分为育雏和育成。1~28日龄左右(夏天25日龄,冬天30日龄)为育雏阶段,此阶段采取集中育雏,使用全价饲料,采用平养或网上平养方式。免疫脱温后分散到各养殖户进行第二阶段的育成饲养,时间一般为30~100日龄,方式为林下规模化人工种草放牧散养,每群300~500只左右为宜。该鸡由于采取第一阶段的集中育雏,在育雏技术、饲料营养、防疫等方面条件有保证,所以鸡只成活率高:第二阶段是种草放牧养殖,所以鸡肉品质和风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经济价值高。育成阶段无鸡粪处理问题,鸡粪排放牧地肥草,草养鸡,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饲养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相似文献   

3.
五、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下) (五)育成鸡的饲料 育成鸡消化能力较强,从雏鸡料转为育成鸡料可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一可防止过  相似文献   

4.
山地养鸡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山地饲养,鸡只既可采吃青绿饲料、昆虫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减少饲料用量;又可利用天然雨水冲涮场地和利用阳光的紫外线照射消毒,节省消毒剂的开支;再加上山地放养的鸡只,夜间才回鸡舍,饲养密度增大,从而节省棚舍。二是鸡只的运动空间大,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和成活率。三是鸡只的毛色光亮、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所以,发展山地养鸡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本文将山地养鸡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山地…  相似文献   

5.
山地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养鸡是指充分利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山地、山坡和山岗上的山、林、水等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饲养品种,以放牧为主进行鸡的饲养生产。该饲养方式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投资少、成本低、鸡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好、成鸡肉质鲜美、售价较高、饲养方法简单易行。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我省许多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养殖户采用该方法进行饲养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张宏达  李晓伟 《中国家禽》2005,27(16):27-27
笔者从2001年开始使用球虫疫苗来防治肉种鸡育成期易患的球虫病,至今已先后免疫10批育成鸡,共80000余只。这10批育成鸡均使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的D型(强毒型)球虫疫苗,在3~5日龄采用滴口方式免疫,饲料内不含任何抗球虫药物。然而免疫效果却不尽相同,有6批育成鸡免疫成功,虽有少量血便,但没有死亡。有4批育成鸡免疫后个别饲养小组发病,并伴有死亡。这4批育成鸡的具体情况如下表(均由A,B,C,D四个小组饲养)。  相似文献   

7.
(一)山地放牧养鸡的具体操作方法 可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即由种禽公司负责向农户提供优质脱温鸡(三黄鸡、青脚鸡、乌鸡等,在公司饲养15~25天脱温后发送给农户)、疫苗、兽药、技术资料等,养鸡协会负责落实周边地区养鸡户(要求了解养鸡户各方面环境条件),落实生产计划(提前1个月报需求数量、品种),具体养鸡技术操作要求真诚对待农户,跟踪管理到位,及时解决生产技术难点,以及联系毛鸡回收销售等工作。 (二)山地放牧养鸡的技术要点 山地放牧养鸡可广泛利用自然饲料资源、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成品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是真正的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餐桌上的无毒、无药残、无公害的绿色肉食品越来越青睐。地方品种鸡在果园内放牧饲养,可有效节省饲料、提高养鸡经济效益;使生产出的鸡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销售好。现将地方品种鸡的放牧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姑岩鹰鸡主产于美姑县黄茅埂山脉的高二半山一带,主要集中分布于连渣洛河流域沿岩山区。其骨骼健壮,身高体大,俗称大骨鸡或高脚鸡;肉用性能好,肉质鲜嫩,繁殖性高,善于在山地林间放牧食,农户饲养岩鹰鸡敞放为主。多数农户的鸡舍采用垫料式饲养,基本上一个月除粪一次,一年也未消毒,这就给鸡寄生虫病带来安全隐患,造成我县饲养岩鹰鸡的农户的鸡容易感染寄生虫疫病。笔者经过多年的对岩鹰鸡寄生虫病的治疗,总结了一套治疗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母鸡在育成期间实行自由采食(不限制饲养),不但是印度而且是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仍普遍应用的饲养方式。然而,有些养鸡的人在育成期采用某种方式的限制饲喂以削减饲养成本而又不影响以后的产蛋性能。由于饲料是养鸡生产中很重要而又很昂贵的投入,因此,有必要评价目前的和新近创立的一些新母鸡饲养制度,以便向育成鸡饲养者推荐出最佳的饲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武威市某鸡场产蛋鸡、育成鸡陆续发病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等诊断为鸡痛风。改变饲料成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后,制止了发病死亡。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鸡为地上笼养,饲料购自本市某饲料加工厂,添加少量黄豆粉、骨肉粉。干料饲喂,不限时自由采食,每日上午8时添料,饲槽中始终保持足够饲料,加水次数不限。发病时饲养伊沙褐170日龄产蛋母鸡140只、110日龄育成母鸡1380只、雏鸡2000只。9月27日开始发病至10月24日,先后死亡产蛋及育成鸡11只。二、临床症状病鸡鸡冠暗红,羽毛蓬松、逆立,爬卧不愿起立,拉稀,排泄物色白,并混有白色砂砾样物质,肛门、腹下、腿后部均被粪便污染。病鸡采食减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慈溪市沿山乡镇为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 ,解决剩余劳力出路 ,探索山农增收新路子 ,纷纷组织实施“山地规模养鸡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提出在疏林山、毛竹园放养优质三黄鸡 ,利用山地空气新鲜、污染少 ,嫩草树叶、虫蚁、矿物质多及鸡只活动范围广的优势 ,增强三黄鸡抗病力 ,提高成活率 ,降低饲养成本。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绿色畜产品需求的同时 ,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饲养管理技术放养三黄鸡的山地要求平整开阔 ,树木稀疏 (也可利用毛竹园 ) ;山地坡度宜小于 30度 ,超过 30度易造成水土流失 ;并要有一定的空地 ,以搭…  相似文献   

13.
鹅属草食水禽,以放牧为主,既可少用精料,还有益于农业生产,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放牧饲养育成鹅,可使鹅得到充分的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放牧还可使鹅采食到大量的青绿饲料,既满足了育成鹅的营养需要,又节约了精料,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4.
育成牛放牧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论是哪个品种的育成牛,放牧都是首选的饲养方式。在肉牛生产过程中,育成牛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断奶后到性成熟前的育成牛阶段,代谢旺盛,生长很快,是肉牛一生中骨骼和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时,肉牛瘤胃容积迅速扩大,消化功能不断完善,利用粗纤维的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粗饲条件。同时,育成牛生命活力强,对饲养管理及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较粗放,最适宜放牧饲养。无论是哪个品种的育成牛,放牧都是首选的饲养方式。养牛场应根据当地青绿饲料的特点,对育成牛进行群体放牧饲养。  相似文献   

15.
(1)育成鸡饲养管理差.上笼时间早。生产中应加强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上笼时间,一般应在开产前2周将育成鸡入笼。  相似文献   

16.
肉杂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舍建设、温度、饮水、饲料、卫生与防疫等方面对内杂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贵妇鸡的特性与饲养华南农业大学韩刚陈锦浓贵妇鸡别名贵妃鸡,是英国的乡间鸡改良育成的。80年代末由广东民间带入少量种蛋孵化饲养而成为一种外来鸡种。贵妇鸡外貌奇特,体形娇小玲珑,冠为羽毛冠,冠体为豆冠,冠体两侧为碗状发达的肉质体,其延伸呈V形,色泽鲜红细...  相似文献   

18.
魏刚才  王永强 《中国家禽》2004,26(16):23-24
1发病情况 2003年9月,某鸡场饲养的4000只罗曼育成鸡50日龄开始发现个别鸡只眼流出稀薄液体,逐渐浓稠,使眼睑粘合,鸡只用爪抓眼。饲料中添加慢呼散和维生素无效,病鸡数量增多,病鸡消瘦,个别鸡只咽喉粘膜形成假膜,用鸡痘散治疗。60日龄时鸡群精神不好,采食量减少30%,发病率达60%,死亡增多,随后投服环丙沙  相似文献   

19.
优质鸡山地放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点介绍优质鸡山地放养的场地与设施、各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生物安全体系构建(消毒、防疫)、营养需要与饲料选购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概括为4个技术要点:场址选择要科学、饲养管理要细心、疫病防治要规范、饲料营养要全面。  相似文献   

20.
吴至琼 《当代畜牧》2014,(26):38-39
育成鸡又称中雏鸡,是鸡只的饲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本文从育成鸡的饲养入手,探讨其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饲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