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建于1955年,是以水果生产为主的企业,是砀山酥梨原产地和主产区,主栽品种有砀山酥梨、黄金梨、黄冠梨、圆黄梨、红香酥梨以及黄桃、油桃、葡萄等。由于水果品质上乘,砀山果园场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酥梨出口。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昔日畅销的砀山梨出现了“卖果难”的现象,企业济效益大幅下滑,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
砀山酥梨以果型端正、含糖量高、口感酥脆等特点而著称,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针对酥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在砀山园艺场示范区进行多年的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提出了砀山酥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酥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果农稳定增收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果实套袋对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选择不同的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研究在砀山地区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2)5月25日套单层塑料膜袋后,6月15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3)5月5日套单层木浆纸袋处理;(4)9月1日或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油光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5)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木浆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均达到兼顾内在品质,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砀山酥梨是我国著名梨品种之一,在我国皖北、苏北、甘肃、陕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由于长期栽培,近几年,砀山酥梨品质有所下降,其中传统的施肥结构是导致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近几年试验研究分析,对今后砀山酥梨的施肥趋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不同果袋对黄冠梨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采用6种果袋对黄冠梨进行生长期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黄冠梨套不同果袋后外观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但套袋导致果实内在品质降低,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及硬度降低。黄冠梨适宜的果袋为双层纸袋小林1-W和小林1-LP。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花粉对池梨果实的影响,为配置适宜的池梨授粉树提供理论基础,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池梨为母本,以砀山酥梨、满天红等11个品种的花粉为父本研究了不同品种授粉树对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池梨授不同品种的花粉改变了其外观和内在品质,如果心大小、单果重、香气和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不同品种的花粉对池梨的品质影响不同,除奥噶二十世纪花粉,其他品种花粉授粉到池梨后,果心均在2.53 cm以下;秋月、砀山酥梨、雪芳、若光花粉授粉到池梨后,单果重均增加;砀山酥梨、翠冠授粉促进池梨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综合比较授不同品种花粉对池梨品质的影响,砀山酥梨花粉对提高池梨产量和品质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渭南地区砀山酥梨适宜的套袋时间。[方法]分别于2006~2007年的5月1、10、20、30日及6月10、20、30日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观察不同时期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套袋越早,果皮颜色越白,梨果表面越光洁细腻,亮度越好。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无晕斑;5月20日~6月30日套袋的梨果,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晕斑的大小和色度呈上升趋势。果点的大小和大果点的分布范围随套袋时间的推迟而变大。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有"小僵果"发生,出现了幼果连同纸袋一同脱落的现象。[结论]砀山酥梨在渭南地区适宜的套袋时间为5月20日~6月10日,套袋后的梨果果面光洁细腻,外观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酥梨种植面积较大,但大多数果农经营粗放,果实品质较低,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选择良种壮苗、合理授粉、改进疏花疏果技术、合理负载、合理施、合理灌溉、果实套袋、改善树体通风透光和适期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提高酥梨品质的几项管理技术,以期为酥梨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此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砀山酥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氮肥水平,分别为0.2kg/株(低氮),0.5kg/株(中氮)和0.8kg/株(高氮)。结果发现不同氮肥用量对砀山酥梨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砀山酥梨的产量与氮肥间呈正相关关系,氮肥用量越大,砀山酥梨的产量越大。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砀山酥梨硬度不断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但对总酸含量和Vc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以砀山酥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产业化发展情况展开调查并分析。从发展现状中总结砀山酥梨在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产业化发展专项规划;加强品牌建设;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果农文化水平等对策,从而提高砀山酥梨产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优质早酥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酥梨已成为渭北梨区仅次于主栽品种砀山酥梨的栽培品种 ,以其上市早、品质优之特点 ,在水果供应淡季上市 ,深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为进一步提高早酥梨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在总结多年栽培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早酥梨的生物学特性 ,提出以下主要技术措施。1 控制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用10个品种的单一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进行授粉处理,研究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萼片宿存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石细胞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显著,而对单果重和可滴定酸等影响较小。在11个授粉处理中,混合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花序脱萼率最高,为46.5%,且连续2年表现稳定,各项品质指标均表现较好;而单一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脱萼率受环境影响较大,脱萼率较高且品质较好的授粉品种是喜水、丰水和早黄金。  相似文献   

13.
酥梨套袋,是改善酥梨外观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水果的积极措施.但由于袋子质量、套袋操作技术不规范等原因,致使梨果实发生日灼病现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酥梨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酥梨套袋发生日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概述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邱支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63-64,174
本文对绿色营销的概念以及砀山梨绿色营销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加强砀山酥梨的绿色营销、促进砀山酥梨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多方筹资用于开展绿色营销、制定绿色价格、塑造绿色形象、建立绿色信息平台、提高果农素质、普及绿色技术、加强绿色组织建设和品牌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为改善砀山酥梨树体营养状况,提高果实品质;【方法】在砀山酥梨果实发育期(4-8月),对叶面喷施不同水平(0.2%,0.4%,0.6%)钾肥(KCl)4次。【结果】结果表明,喷施钾肥提高了砀山酥梨叶片钾素含量;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肉硬度;增加了叶面积、百叶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结论】综合果树生长状况、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果实膨大期(6-8月),叶面喷施2-3次0.4%KC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酥梨套袋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水果的积极措施.但是,由于袋子质量、套袋操作技术不规范等原因,致使梨果发生日灼现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酥梨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套袋酥梨发生日灼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金正大"含硝态氮新型复混肥料在砀山酥梨上的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即"金正大"含硝态氮新型复混肥料、配方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及缺氮区。通过试验表明,施用"金正大"含硝态氮新型复混肥料,对砀山酥梨的营养生长、产量及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能明显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8.
梨黑星病是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果实及嫩梢,近年来由于砀山酥梨价格不断下滑,部分果农疏于管理,致使黑星病得以发生流行,造成提前落叶落果,严重削弱树势,进而影响了果品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是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果实及嫩梢,近年来由于砀山酥梨价格不断下滑,部分果农疏于管理,致使黑星病得以发生流行,造成提前落叶落果,严重削弱树势,进而影响了果品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砀山酥梨果实的气候品质评价模型,为科学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气象认证和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1996-2015年安徽省砀山县气象站逐日气象监测资料和砀山酥梨品质因素测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法和逐步回归法等统计方法,建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V)和3个采摘时期(09-10,09-20,09-30)的梨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将砀山酥梨气候品质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V)可以由8个品质要素(一级果率、二级果率、三级果率、等外果率、果实含糖率、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降维成4个加权求和组成,权重系数为4个主分量所对应的特征值占原变量总方差的比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4个等级"特优"、"优"、"良好"、"一般"所对应的V的阈值分别为V0.75,0.45V≤0.75,0.30V≤0.45和V≤0.30。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与旬及跨旬尺度的日照、气温、降雨和空气相对湿度等19个气象因子相关,其中与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多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方面的因子多呈负相关,尤其与4月下旬-6月上旬和7,8月3个时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3个采摘期砀山酥梨果实的气候品质评价回归方程分别由6,6,8个气象因子构成;3个回归方程的模拟精度均较高,均方根误差为0.03~0.07。【结论】所建立的梨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可用于砀山酥梨气候品质的定量化评价,在采摘前由气象因子驱动相应时期的评价模型,以确定梨果气候品质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