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注农民     
关注农民文/晓琦我的一位朋友,离开农村二十余年,仍以一种特有的感情追忆模式对农村、对农民怀着深情的眷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留下了一个抹不掉的农民情结,该情结的萦绕,使他身上仍“残留着农民的自尊”、“沉淀着农民的朴实”。同时,还继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似文献   

2.
我的农民情结(二)●肖根故事之二(续上期)“父母在,不远游”、“家床好睡,热土难离”、“树长千年,落叶归根”,这几乎成为中国农民的千古信条。我母亲今年近八旬了,可要她老人家离开她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土地、那间屋子,可能是她最伤心的事。我在南昌读书四年...  相似文献   

3.
邓良平 《百姓》2000,(1):34-35
我虽然在城市已生活了十几年,可我灵魂深处的农民农村情结却无法抹去.我想许许多多和我一样出身农村,靠个人奋斗跳出农门的"城里人"和我一样,在心的最深处,永远无法摆脱对农村,对农民父老乡亲的牵挂.  相似文献   

4.
我的农民情结(三)●肖根故事之五看见某人特别地高兴,又不知原委,我们那里的人定会调侃地问一声:“挖到了金窖是么?”因为在农村,有时会听到本村或别村,某人在打新房地基或者平整土地时,偶然发现一个瓦罐,里面装的是不知哪个年月,何人埋下的银元或者金子什么...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农资》2006,(8):6-6
“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卖不出去了。再小的报纸,也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所以,只要可能,我会尽量满足媒体的采访要求。”——建外soho董事长潘石屹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9,(3):80-80
李昌平出身农民,有浓重的农民情结,从事过17年基层干部以及多年的记者编辑,在国际著名的农村发展组织(香港乐施会)有六年扶贫实践,现在是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自《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出版后,李昌平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研究更拓宽了宏观视野,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从一名基层工作者逐渐转型到研究者、社会活动家。尽管曾一度漂泊不定,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19)
<正>"我有权选择不做一个平庸的人。我会尽我所能成为杰出的人。我寻找机会,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逐梦,我要创造,经历失败,走向成功。我渴望奖励,拒绝施舍。我要有挑战的人生,而不是有保障的生存。我要实现目标时的亢奋,而不是陈腐而不真实的平静。我不会拿我的尊严换取任何施舍。我决不会在任何权威面前发抖。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无所畏惧。我会  相似文献   

8.
不允许强行收缴农民钱物不允许强迫农民“以资代劳”罗老师: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将一些情况向你们反映一下。对镇里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我们不愿意交,镇里就在农民交售农产品时强行扣款,如没有扣到就在年终组织“小分队”上户收取,如没钱就扒粮,并动用司法部门强...  相似文献   

9.
我跟儿子有时也会吵架,吵急了不免会蹦出几句绝情话。我会说:“我再也不亲你了。”而他也总是不甘示弱地回嘴:“不亲就不亲。”他还会说:“你走你走。”  相似文献   

10.
幸福     
白金香 《百姓》2007,(10):60-60
从此之后,若有人再问我买不买时,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我不买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够幸福了!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祖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我父母这一代才开始在城镇生活,而我的祖母、外祖母至今还生活在农村,我对农村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结。每年下乡串门,上山挖菜、下河捉鱼的活动也让我流连忘返;农村人的淳朴善良更是给了我耳濡目染的熏陶——做人就要朴实善良。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业生态学,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12.
责任     
<正>有一个5岁的男孩和一个4岁的女孩,男孩亲了女孩一下,女孩就说,你亲了我就要对我负责,男孩说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们毕竟不是3岁的小孩了。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市场上柴油十分紧张,邻村一个农民张某说他能买到,于是我就将3000元现金交给了他,让他代买。可是张某不但柴油没有买到,至今连钱都赖着不还,我先后多次去他家里催要,他都不予理睬。有人对我说,不还钱就上门去拉他家的猪羊,卖他家的粮食来抵债。请问,我这样做行吗?  相似文献   

14.
心灵之约     
一直固执地认为,农村、农民与在都市中长大的我而言,是没啥联系的。故对农民合作社,我向来不大关注。然而,不曾料到,一介书生的我会进入一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为了对农业有所了解,也为了工作上的提升,闲暇时就翻阅办公室书架上各类农业书刊,这一翻,便开启了我与《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的情缘。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5,(18)
<正>《新农业》杂志是辽宁省农委及沈阳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四十多年来,办刊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栏目调整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只有一件事没有变——组合农村带头人。今天我们聚焦一个新词,那就是——新农人。有这样一段话:"我有权选择不做一个平庸的人。我会尽我所能成为杰出的人。我寻找机会,不寻求安稳,我不希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农家致富》2001,(9):56-57
我是个地道的农民,在土地上滚爬了30多个春秋。近年来,面对丰产不丰收,我百恩不得其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农技员那得到了几本《当代农业》,如获至宝,深深地为上面介绍的致富典型、种养技术和致富信息所吸引,  相似文献   

17.
我与农民     
我与农民过去,我是一个农民,今天,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不知是感情用事,还是理智使然,倾注着对农民特有的情愫,常用“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来做手中的事.今年,特别有写点关于农民的文字的冲动,由来是什么呢?———我的农民缘回头看看身后坑坑洼洼的脚印,我与农...  相似文献   

18.
对于45岁的河北农民企业家丛建国来说,他对中国“神舟”飞船系列有一种独特的情结。从神五、神六到嫦娥一号再到如今的神七发射,丛建国总会坐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除了一个普通公民的爱国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在宇宙飞船上,安装着由他的企业生产的零件——大功率底盘。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北省正在进行村委会直选中,但贿选现象时有发生,使农民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期望落空,挫伤了他们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标本兼治,加以遏制。我们编发我会于秀蕊秘书长撰写的这组文章,就此问题及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情系"三农"  济民创业今年35岁的刘仁斌,是庄河市青堆镇三和村人。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甘苦,与生于斯、养于斯的这片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他常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能忘记哺育我长大的乡亲们,更不能忘本。缘于这种深刻的恋乡情结,刘仁斌关注着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挂记着乡亲们的生存状况。在大连庄河市这几年,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花钱依然紧张,有的农户连子女的上学学费都拿不出来。眼前的情景让这个农民的儿子深受触动,一种 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如何 法和管理经验;他与本地所有涉农部门建 让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