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云南3个主要石榴品种果实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甜绿籽、甜光颜和厚皮甜砂籽3个云南主要栽培石榴品种的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和体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甜绿籽和厚皮甜砂籽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变化较为一致,其纵径生长呈现"快-慢-快"的变化程序,而横径的生长分"快-慢"两个阶段;甜光颜果实的纵径生长呈现"快-慢"两个阶段,横径生长呈"快-慢-快-慢"变化状。甜绿籽和厚皮甜砂籽果实的果形指数呈倒"S"型,甜光颜果实的果形指数呈倒双"S"型。厚皮甜砂籽果实的体积变化呈现"慢-快-慢-快"4个阶段;甜绿籽和甜光颜2个品种果实的体积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平稳增长。3个石榴品种果实纵径、横径与其果实体积的变化曲线较为相似,甜绿籽、甜光颜和厚皮甜砂籽果实的纵、横径与体积均呈极显著相关,且为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油茶花粉贮藏特性及品系间杂交亲和性规律,选取‘长林3号’、‘长林166号’、‘长林4号’、‘湘林8号’、‘岑软3号’共5个油茶无性系花粉进行贮藏特性及人工杂交亲和性研究,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的对比及不同杂交组合杂交座果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花粉生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油茶花粉最佳贮藏方式为冷冻干燥贮藏,‘长林3号’、‘长林166号’油茶无性系花粉冷冻贮藏90d后花粉萌发率均具45%以上,室温干燥保存50d后花粉全部失活,低温干燥保存90d后花粉萌发率均比冷冻干燥保存下花粉萌发率低10%左右;6个杂交组合中亲和力较好的组合为:♀湘林8号×♂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3号、♀湘林8号×♂长林166号、♀长林166号×♂岑软3号3月份座果率分别为40%、44%、48%、52%。  相似文献   

3.
通过黄粉虫黄色品系(Y)和黑色品系(B)间杂交试验,对其杂种1代产卵量、个体大小、头宽及蛋白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杂交组合B♀×Y♂在产卵量、头宽、蛹重等方面较两个自交组合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产卵量较自交组合B♀×B♂相比提高116.83%;而杂交组合Y♀×B♂的卵长、卵重、产卵量、幼虫头宽、幼虫体重、蛹重、蛋白质含量、耐高温能力与Y♀×Y♂、B♀×B♂相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蛋白质含量较自交组合B♀×B♂相比提高21.05%。  相似文献   

4.
突尼斯软籽石榴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于豫南及黄淮地区栽培。引种F地与原产地产量相似,该品种明显具有丰产性;其果实品质良好,果味甜,果仁特软;成熟早,中秋、国庆双节上市,市场售价高;并表现抗旱、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岑软2号、3号等油茶无性系花粉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双列交配设计,完成油茶(Camellia oleifera)6个无性系间的花粉配合力测定,筛选出17个高配合力组合,其中以岑软3号×岑软2号为最高,座果率高达92.0%.以桂软24号为母本,分别以桂软1号、岑软3号、桂软11号和桂软22号为父本的杂交果鲜出籽率均在40%以上,品质优良;桂软22×岑软2的杂交组合所得杂交果的出籽率也较高,为43.15%.  相似文献   

6.
为了创制油茶新种质,以"岑软系列"和"湘林系列"2个地理种源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为亲本,进行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试验,并对杂交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及F1代苗期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代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821 5和0.828 5,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能够较为稳定的遗传;岑软24号×湘林210和湘林210×岑软2号2个组合综合表现良好,苗期生长速度均较快。岑软24号×湘林210的坐果率和成果率分别为82.50%和52.50%,鲜出籽率达50.45%;湘林210×岑软2号的坐果率和成果率分别达到97.37%和68.42%,单果重和单粒籽重最大。  相似文献   

7.
冻害是目前石榴商业化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为给抗寒石榴种质的挖掘与筛选、石榴抗寒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寒石榴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电导法测定了12个石榴品种1年生休眠枝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即低温胁迫的加强,枝条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增长,各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间有显著性差异;供试石榴品种的半致死温度范围为-7.59~-12.60℃;供试的12个石榴品种其抗寒性的强弱次序为:峄城三白甜峄城青皮岗榴临潼净皮甜宁津青皮酸峄城复瓣白宁津三白酸太行红峄城大青皮甜峄城青皮马牙甜峄城大红皮甜新疆和田甜突尼斯软籽。  相似文献   

8.
‘突尼斯软籽’石榴1986年引入中国栽培,永胜县于2004年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引种,开展13年的引种试验、区域性试验与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突尼斯软籽’石榴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早实、早熟,果大(平均单果重525g,最大果重1 550g)、色艳、皮薄(平均厚0.24cm)、粒大(百粒重65g),种子软、汁多,抗逆性强等特点,品质优,丰产。可食部分占61.9%,味甘甜可口,风味极佳。适于在永胜县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总结出该品种的扦插育苗、种植、丰产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措施。2016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质(认)定委员会良种认定,良种编号云R-ETS-PG-2016。  相似文献   

9.
2008-2013年开展了山梅花属内植物种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不同,试验的6个杂交组合均得到了发育正常的杂交种子,但结实率不同:其中以建德山梅花和京山梅花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结实半分别达93.9%和91.2%;而以欧洲山梅花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最高为69%,最低为13.3%。山梅花属内植物种间杂交获得成功,杂种F1代苗木生长良好,性状变异较大,杂交优势明显。已获得l、个杂交新品种,即“京欧山梅花”(Philadel phus pekinensis×Ph.coronarius‘Aureus'、“欧庆山梅花”(Ph.coronarius ‘Aurcus’×Ph.galahad)、“欧京山梅花”(Ph.coronarius‘Aureus’×Ph.pekinensis)。  相似文献   

10.
淮北市石榴产业近年发展较快,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4000hm2,其中淮北软籽石榴达到2000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淮北软籽石榴品种较多,目前已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淮北软籽石榴1号、2号和3号3个品种。一、品种特征1.淮北软籽石榴1号。树势中庸,树冠开张,大树主干左旋扭曲。嫩枝微红色、有棱、刺枝较少。叶长披针形,狭小,向背面卷曲;叶缘呈波纹状。花瓣5~7片,红色;萼筒直、中、长,外卷;萼片5~6片,较薄,外卷。果实近圆台形,略显棱筋;果大而均匀,平均果重324.8g,最大650g。果皮光洁,较薄,成熟后阳面呈古铜色,籽粒白色有红色针状晶体,百粒重71.6~76.0g;出籽率70.7%,出汁率81.4%;总糖16.8%,总酸0.82%,可溶性固形物15.5%。果实种核软,品质上等,9月中旬即可采收食用,完全成熟期为10月上旬。软籽石榴1号采用壮苗定植,在集约经营条件下,2年生即可开花结实;3年生株产4~5kg,6~7年生株产8kg,50年生以上大树株产35kg以上。1hm2产2.1万kg,比当地一般软籽石榴品种增产15%以上。此品种抗性强,耐旱耐瘠薄,在石灰岩冈地上生长良好,经济寿命长。...  相似文献   

11.
1979~1997年首次选用南方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7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代可组合双亲优异性状,由于基因互作产生非加性效应,F1代产生杂种优势性状.这些遗传趋势和特点,对核桃的进一步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下一步的育种提供了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在平榛与龙榛的远缘杂交育种中F1代田间评比试验是杂交榛子新品种选育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给今后杂交榛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对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龙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杂交F1代进行了田间评比试验,并对其各项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平榛C.heterophylla×龙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杂交F1代良种幼树各项生长性状指标值中,只有当年高有差异,其余各项指标值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这说明,当年定植后苗木尚处于缓苗期,其生长缓慢,故各项测定值之间的差异不大;龙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平榛C.heterophylla杂交F1代良种幼树各项生长性状指标的测定值,各杂交组合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评比试验结果还表明,今后依据对杂交F1代个体在抗寒、结实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异特性的评比结果,可望选育出优质、高抗、丰产的杂交榛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的育种策略,以近20来培育的杨树杂种F1代为亲本,针对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完成6个派间杂交组合,培育集强抗逆性、速生性、材质优良性于一体的杂交种F2代。确定优良杂交亲本三抗杨、沙毛杨、107杨、欧洲山杨、欧美杨抗天牛品种,确定亲和力强的抗天牛新品种×(毛白杨+新疆杨+青杨)和107杨×三抗杨2个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大粒晚熟石榴优良无性系ZX03—1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03-2008年的选育,从山东枣庄石榴资源中选出大粒晚熟石榴新无性系ZX03-1,果面鲜红色;单果质量412~474 g,平均单果质量450 g,最大单果质量1432 g;百粒质量76.3~83.5 g,平均百籽质量81.4 g,最大百籽质量92.6 g,仁较一般石榴稍软;含可溶性固形物15%~16%,品质极上.果实成熟期10月中下旬.在≥5℃室内条件下,使用60%百泰可分散粒剂1000倍液处理果实,用一层卫生纸包裹后装入聚乙烯保鲜袋,可贮藏到2月下旬.通过在4年生大青皮甜石榴上高接试验,新梢平均长度110 cm,基部直径1.2 cm;高接后第5年平均株产45.5 kg.草炭土、蛭石、清水沙按1:1:1比例为基质进行硬枝扦插,成活率为98.5%.1年生硬枝扦插苗定植后,翌年开花株率100%,结果株率95%,株产3.7 kg.通过对,新建园连续5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ZX03-1的平均株产16.05 kg、百籽质量81.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分别比大青皮甜高42.3%、73.6%、5.5%,比泰山红高0.2%、52.1%和3.4%;单果质量450 g,较大青皮甜低12.1%,较泰山红高5.4%;籽粒硬度9.75 kg,分别较大青皮甜和泰山红低4.4%和3.8%.  相似文献   

15.
按株型、果实、叶部性状等项指标将不同朱砂根进行分类后,对精选的8个优良母株开展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将不同朱砂根进行分类,可提高朱砂根杂交的坐果率;获得♀母本青叶红枝×♂父本迷你富贵杂交,其1年生平均地径0.35cm、平均苗高12.8cm、平均冠幅12.7cm,与对照青叶红枝相比,地径增粗16.7%,苗高降低14.7%,冠幅增大27%。开展朱砂根杂交育种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杂交育种技术,获得43个杂交组合,培育杂种F1子代700余株,有12个优系入选品比试验,通过综合性状的比较与评价,初步选育出黑穗醋栗特产2011-6-5新品种系,具有抗寒、抗病、丰产、优质的特点。杂交组合的亲和性、杂交F1代形态性状、生物量、遗传力与遗传增益等有待进一步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与其他山茶属植物的杂交育种亲和性,培育出利用价值高的杂交金花茶新品种,开展金花茶与宛田红花油茶(C.polyodonta)、越南抱茎山茶(C.amplexicaulis)、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普通油茶(C.oleifera)无性系岑软3、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黑牡丹茶花(Heimudan)等山茶属植物杂交育种试验,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共设计18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有10个杂交组合可以结实,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金花茶66号×宛田红花油茶1号(组合L5)结实率最高(63.64%),金花茶1号×宛田红花油茶2号(组合L6)结实指数最高(15.21)。杂交果的果形、单果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单果籽粒数、单果籽鲜重与母本无显著差异,与父本有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普通金花茶与宛田红花油茶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与越南抱茎山茶亲和性不高,与广宁红花油茶、岑软3、黑牡丹具有一定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8.
欧洲黑杨分别与川杨和滇杨杂交及其F1代苗期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法开展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人工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授粉后第10天坐果率分别达92.88%和82.14%,种子发芽率达80%和50%,成苗率达72.5%和65.63%,杂交可配性强;这2个杂交组合当年生杂交苗平均苗高分别为44.3和42.2 cm,平均地径分别为5.50和5.37 mm,生长量非常接近,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4.5%和19.01%,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0.7%和16.1%,变异幅度较大;F1代杂种实生苗在苗期主要性状特征表现为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出适合江汉平原湖区发展的杨树新品种,对来自6个美洲黑杨人工杂交组合的371个F1子代进行造林5年的生长量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5年6个家系的材积大小排序为HB-I>HB-II>HB-III>HB-IV>HB-VI>HB-VII;5年间不同林龄胸径、树高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胸径、树高性状在家系间皆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系内差异不显著;根据不同家系中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对6个杂交组合进行评价,选择出2-2×2-9、2-2×2-46和2-2×2-38优良组合3个;基于5年生的材积性状按5%入选率筛选出19个优良无性系,比全部无性系的平均材积提高16.86~44.38%。  相似文献   

20.
经过杂交育种试验,获得多个杂交组合种子,其中东宁1号×龙王帽的种子干重为2.46g,与其它组合相比较,明显大于其它组合;F1代种子经过培育,苗木长势良好,经测量,东宁1号×超仁组合苗高142.5cm、地径10.2mm、叶片数150.0个,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