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为探索鸢尾属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其杂交效率,以鸢尾属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过程中不同时间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观测,并对其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鸢尾品种花粉活力最高期与柱头可授性最高期在时间上不吻合。‘贵格少女’开花后2h花粉即散尽,6-8h柱头可授性保持最高;蓝蝴蝶、黄菖蒲、马蔺、‘音箱’、‘紫褐’和‘平瓣粉’分别于花后2h、2h、4h、6h、6h、6h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4-24h、4-26h、4-24h、6-8h、6h、6-8h柱头可授性保持最高。在欧式距离D2=2.68处,7个鸢尾品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4个品种,按相似度依次为‘音箱’、‘平瓣粉’、‘贵格少女’和‘紫褐’。第二类包括3个品种,按相似度依次为黄菖蒲、马蔺、蓝蝴蝶。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不同萱草品种杂交育种的成功率,确定不同萱草品种的最佳人工授粉时间,该研究选取10个萱草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其花粉生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其柱头可授性,探究不同品种萱草之间以及不同取样时间对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0个萱草品种间花粉生活力有很大差异,按照花粉生活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牙买加使我疯狂’>‘粉肉’>‘群星’>‘静脉’>‘紫色黄心’>‘芭芭拉’>‘愤怒的眼睛’>‘贝拉’>‘粉美人’>‘布奇’;不同取样时间花粉生活力不同,绝大部分萱草品种在上午6:30~10:30花粉活力较高;另外,不同采样时间对柱头可授性的强弱影响不大,10个萱草品种在取样时间范围内都具有可授性,但一般表现为8:30~9:30和15:30~16:30各品种柱头的可授性强,早上6:30最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木槿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强弱,以9个木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染色法、I_2-KI染色法及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3种染色方法测木槿新鲜花粉的活力,并用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木槿各品种的花粉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木槿各品种的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TTC染色法不适用于检测木槿花粉活力,I_2-KI染色法及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适用于检测木槿花粉活力。2种染色法测得的‘白边红心’的生活力都最高,I_2-KI染色法的生活力为53.48%,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的生活力为90.09%。‘牡丹木槿’的生活力最低,I_2-KI染色法的生活力为4.38%,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的生活力为42.96%。不同品种在3种贮藏温度下花粉生活力变化趋势相同,4℃条件下有利于延长花粉的贮藏时间。‘牡丹木槿’的柱头可授性最弱。  相似文献   

4.
2012年对锈叶杜鹃自然居群进行了开花物候及访花昆虫的调查,分析了其开花特性;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叶杜鹃开花时间为2月初至7月,其单花花期、单花序花期及单株花期分别为7.06±2.74 d,12.33±2.37 d和16.17±4.24 d。锈叶杜鹃的雌、雄性器官具有同熟性,但两者的最佳活性时间不同,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的活力最高,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4~6天最好。锈叶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同株异花授粉是其主要的授粉方式。锈叶杜鹃的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而象甲类、蚁类、叶蜂类昆虫是侵害性昆虫,严重影响其传粉;传粉昆虫访花频率低,可能是导致锈叶杜鹃自然杂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广宁红花油茶授粉特性,提高其产量和效益,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实验室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花粉数量、活力、储藏条件、柱头可授性及辅助授粉效果。结果表明:(1)广宁红花油茶单枚花药花粉数在3 120~12 460粒之间,平均值为6 877粒;单花花粉数量随其花药花粉量增加而增加,在792 200~3 468 400粒之间,平均值为2 102 250粒。(2)花药多在开花第1天开始散粉,开花当天花粉活力随时间进程呈上升趋势,第2天达到最大值,前3 d花粉活力都在80%以上。而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2~3 d是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期,即最佳授粉时间。(3)花粉的最佳贮藏方式是-80℃处理,60 d内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4)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其结实率较低,自花结实率为3.26%;经过人工异株授粉后,结实率提高近2倍。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笔竹的花粉活力以及柱头可授性,为笔竹的有性繁育及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竹类植物生殖生物学积累相关资料。采用I_2-KI染色法、花粉离体培养基法测定笔竹花粉活力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不同开花阶段的柱头可授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笔竹新鲜花粉活性最强;1 d中笔竹花粉活性在3∶00 pm左右达到最高;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配比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笔竹花粉在10%蔗糖+0.01%硼酸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3 h,萌发率最高;不同储藏条件对笔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而4℃湿藏条件下保存短时间内可延长花粉活力至120 h;柱头具可授性,可授期仅2~3 h,成熟期(散粉时期)柱头可授性最强。结论:笔竹花粉在10%蔗糖+0.01%硼酸的培养基内培养3 h萌发效果最好;1 d内尽量采集3∶00 pm左右的新鲜笔竹花粉对散粉时期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新鲜花粉易失活,低温不干燥的储藏处理可以短时间内延长花粉寿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蔷薇原种金樱子与现代月季品种间远缘杂交常不能结实的原因,以现代月季品种‘芦王特’、‘歌林娇红’、‘同情’、‘白雪山’为母本,二倍体野生蔷薇原种金樱子为父本,开展远缘人工定向杂交,测定父本花粉活力,研究授粉后花粉在柱头萌发形态以及胚胎发育等生殖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现,与以上4个月季品种杂交时父本金樱子的花粉活力分别为8.0%、22.0%、63.7%、39.8%;‘同情’人工授粉后2 h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花粉数分别有8.1粒,其他品种均未在柱头上观察到花粉萌发;授粉后4h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花粉数分别为17.6、21.9、11.7、12.0粒;到授粉后12 h时数量达到最多,分别为23.4、60.4、40.3、34.4粒;随后萌发数量急剧下降,且大部分花粉管细短、弯曲并停留在柱头表面。另外,4个月季品种授粉后每个柱头上的花粉萌发率均先升后降;在授粉10天后观察到的子房中含有的球形胚异常降解,金樱子与‘同情’及‘白雪山’的杂交胚胎中可观察到鱼雷形及子叶形胚,但后期出现胚胎异常降解。杂交时使用的父本花粉活力并不低,但授粉24 h之后的花粉管出现异常以及受精后胚胎大量败育可能是导致金樱子远缘杂交不结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地被香石竹花粉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TC检测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电镜扫描等方法,对地被香石竹‘春之歌’的花粉形态、花粉活力、花粉萌发、柱头可授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花粉外形为近圆球形,直径约为32 ~ 45 μm,具10多个萌发孔,外壁纹饰为颗粒状.散粉期的花粉生活力为49.5%,离体萌发率可达28.7%,花粉管不完全是单一萌发,柱头在绒毛1/3 ~ 3/4时可授性最强.为利用该品种进行香石竹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川驴蹄草(Caltha dysosmoides Tao Zhang et al)是2016年新命名的物种(四川特有),为保护利用这一新种,急需研究其生殖生物学特征。本研究于不同种群中选取50株进行标记,观察其花部特征,测试花粉活力以及柱头可授性。采用TTC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北川驴蹄草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直到无活力为止)。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北川驴蹄草4月~5月开花,单花花期一般为2 d。雄蕊短于雌蕊,花药紧贴花柱外侧,花药与柱头相距约3 mm,在整个花朵开放的过程中雌蕊和雄蕊的相对位置不变;花粉活力早上明显低于下午,且于花后1 h~4 h内增长较快,4h之后花粉活力增长较慢;柱头具有可授性,于花后3 h时柱头可授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0.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期5~8 d,雌花直径略大于雄花.(2)雄花开花后9 h内花粉活力较高,24 h后花粉活力明显降低,48 h后花粉基本散失活力;雌花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4 d内最强,5~8 d可授性开始降低,第9天基本失去可授性.(3)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为虫媒植物.(4)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花部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P/O)、杂交系数(OCI)、套袋实验、传粉观察等方面,对紫玉兰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紫玉兰是两性花,花期为15 d左右.(2)紫玉兰散粉后9h内花粉活力达到最高,24h后花粉活力明显下降,56 h后花粉基本丧失活力;拄头可授性在开花后3d内最强,4d~6d可授性开始降低,第7d基本失去可授性.(3)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是虫媒植物.(4)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的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油茶的传粉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一种秋冬季开花的重要油料植物.为了探讨油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改造油茶低产林以提高油茶结实率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和参考资料,从花粉限制和传粉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油茶花粉的活力、花粉的可育性及花粉量、花粉量与胚珠数的比率(P/O)、柱头可授性、花蜜量及花蜜含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开花8 h后油茶花粉的活力达到最大,平均为(71.0%士0.056 oA);花粉的可育率为(93.97 oA士1.62%)(n=30);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2天达到最大,每朵花的花蜜量平均为(421.2:E14.0)uL(n=30),其含糖量为(29.12%±0.94%)P/O为(17 675.08+302.II)(n=20).根据Cruden(1977)的标准,P/O之比值为(17 675.08±302.11),测定结果表明了油茶的交配系统为专性异交型.  相似文献   

13.
桂花花粉活力测定与''''晚籽银''''桂柱头可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TC、无机酸和离体萌发等方法测定了不同桂花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晚籽银'桂柱头的分泌物.结果表明TTC、无机酸法不适合用于桂花花粉活力的测定,而用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则能较好地测定花粉活力.桂花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的开花期其花粉活力均具有显著差异.'晚籽银'桂的柱头为湿型柱头,在整个花期中均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晚籽银'桂属雌蕊先熟型,其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有4-5 d的相遇期.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省玉溪地区野外分布红马银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花部特征及开花期动态观察、杂交指数和花粉与胚珠比估算、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测定、传粉者及其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红马银花的花期主要从2月上旬到3月中旬,单花花期5-8天;根据杂交指数初步判断其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P/O比为89.91±11.17,判断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MTT染色法测定红马银花散粉后24h花粉活力达到90.6%,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红马银花散粉12-24h后花粉活力达82.9%;柱头可授性试验表明,红马银花开花2-4天柱头可授性最强;红马银花的主要传粉者为熊蜂和蓝喉太阳鸟,二者的主要访花频率时间分别为14:00-17:00和8:00-11:00。传粉者稀少及其自身的自交亲和特性可能是导致其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观察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的开花过程,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TTC的方法测定檫木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柱头具可授性时间为8 d,檫木的花粉活力持续时间为32 h。根据测定时间发现柱头可授期和花粉活力较强期重叠较长,通过后期观察到檫木有结实,说明檫木具有正常的传粉机制和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6.
濒危植物扇脉杓兰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 ~ 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 =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0%和95%,表明扇脉杓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的.而套袋后不采取措施和去雄的花均小结实,表明扇脉杓兰不存在自动的自花授粉、无融合生殖,因而扇脉杓兰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传粉才能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观赏性好、抗逆性强的园林新种质——南非万寿菊在欧美园林中极具流行趋势。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该研究分别采用TTC法、I-KI法测定温室栽培条件下南非万寿菊花粉活力,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条件下,南非万寿菊花粉活力极低,2种方法检测到P、LS、W的花粉活力分别为4.2%、2.9%、2.7%和8.7%、5.9%、5.6%;舌状花柱头可授性在舌状花开放后的第2~4天最强,管状花柱头基本没有可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调查、花粉离体萌发、石蜡切片和人工授粉等试验手段对锥栗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风媒传粉特性和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锥栗雌花群体分化时间约40天,单花分化时间约22天,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7天;雄花序4—5月开花,群体花期23~26天,群体盛花期13~15天,单花序花期10~12天,开花后6天内花粉保持较高活力。风媒传粉是锥栗传粉的主要途径,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锥栗传粉的主要气象因素,顺风方向上花粉的传播距离及花粉通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方向。锥栗在去雄套袋且不进行人工授粉的处理下未坐果,表明锥栗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异交授粉坐果率均显著高于自交,表明异交能显著提高锥栗坐果率,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对浙江省天台县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的花期物候、花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并测定其花粉生活力和雌蕊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雄花始花期早于雌花,雄花散粉与雌花柱头可授期重叠时间为15 d,较大的空气湿度和阴雨天气可能会对授粉产生不利影响;天台鹅耳枥初花期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10.83%,是人工采集花粉的最佳时期;0.6%琼脂粉+0.005%和0.01%的硼酸+1%的蔗糖最有利于花粉的萌发;雌蕊柱头可授性在开花1 d后达到最佳状态,可授期为5 d。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云南省林科院树木园中油茶(Camellia oleifera)开花泌蜜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油茶秋冬开花,整体花期约110天左右,单朵花期为5~7天,散粉主要集中在第1~2天,油茶花粉活力在花开后第1天最大,为(48.56±5.42)%(n=20),随后花粉活力逐渐下降,花谢时花粉几乎没有活力。柱头可授性在第2~3天最高。移取条件下油茶单花泌蜜量在开花后逐步增加,第4天达到最大值,油茶单花的总泌蜜量平均为(103.35±11.95)μL(n=30),花蜜糖浓度在第2天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花蜜的平均糖浓度为31.45%(n=30);累积条件下油茶单花累积泌蜜量在开花后逐步增加,第5天累积泌蜜量和糖浓度都达到最大值,随后累积泌蜜量和花蜜糖浓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