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安徽省林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围绕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线,在建立严格的林权保护机制和完备的林权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现代林业经营体系、完善现代林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深化林业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综合概述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相关措施: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构建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林业要素市场,构建林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森林资源流转服务体系,创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完善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完善森林资源"三防"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大力推广森林保险.  相似文献   

3.
甘剑伟 《广西林业》2013,(12):17-18
2011年广西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林改后,拥有林地的广大农民应该怎样发展?基层林业部门如何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本期起,本刊将在《林改风云》栏目刊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系列文章,探索林业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确权发证任务初步完成,集体林地使用权基本明晰;林权管理服务体系、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业合作组织、林下经济、林业管理体制创新等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林农群众普遍得到实惠,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分析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确权发证遗留问题较多、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难以兼顾平衡、合作组织发展滞后、金融支持制度不完善、林业生产条件差等困难和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夯实林业产权基础制度、健全林权市场体系、创新林业经营体系、发展林下经济、优化经营环境等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增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概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林业科技服务创新在社区实用技术的研究,并就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如何适应广东集体林权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林改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结构分散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探索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服务体系,旨在促进林改后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检疫工作的开展,确保林权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为基础,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业贷款融资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现状和问题,探索闽北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防火新机制,提出新时期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五大配套体系(资源培育和管理体系、森林集约化经营和管理体系、林业科技和技术服务体系、森林防火体系、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云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分析,对云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提出了4点对策:进一步推进林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林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作为北方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省份,于2005年3月拉开了改革的序幕。目前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以建立林业金融支撑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林权流转制度,完善采伐管理制度和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也取得进展。辽宁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人工造林、森林保护、产业发展、林农增收、林业投资等方面取得成效。文章针对辽宁省林改在林地流转、公益林界定、采伐限额、林下经营、林权抵押贷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指出贵州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并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产权制度的深层次影响,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行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完善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支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提升林业产业发展速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永安、邵武、武夷山、建阳、光泽、上杭、厦门、德化8个县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经营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省森林经营上主要存在造林树种单一、林业技术培训满足不了林农需求、造林补助低和林权纠纷普遍存在等问题.藉此提出了采用广泛宣传、科技培训和奖励等方式鼓励林农进行多树种经营,构造新的林业服务体系,提高造林补助等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浙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森林资源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以及森林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引导创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组织、完善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以林权流转管理信息平台及林权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主的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有效整合业内资源,连接社会各方,创新林业发展模式,实现服务林农目标。云南以普洱为试点,开展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了林权流转市场,完善了林业行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当地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普洱经验,建设全省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云南林业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宣城市抓住被列为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契机,紧紧围绕探索集体林地"三权分离"、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林业制度、创新林权流转机制和制度这四项改革试点任务,大胆试验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确权发证面积967万亩,发证率98.7%。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276个,经营面积215万亩。林权流转面积117万亩,流转金额15.5亿元。林权抵押贷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辽宁省8个县(市)340户林农调查数据,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业产业的发展变化和林农(包括村集体)主观意愿2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产业发展仍存在3个主要问题:资金问题、采伐限额以及缺少林业合作组织.由此提出加大林业投入、开展林权抵押业务、适度放开采伐限额制度以及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业工作研究》2006,(4):22-24
这次在三明召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围绕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方面进行了讨论。这将对我们林权制度的改革、林业法制建设、林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任务,也提供新机遇。作为林业界在全国人大的代表,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通过这次的考查、学习,仅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触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法制建设和林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西省20个县的调研和409份调查问卷整理,就林农林业生产要素稀缺性、林业经营风险状况、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意愿、森林资源保险意愿、法律咨询、科技服务、社会中介服务、林业产权交易机构需求等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或潜在需求总体旺盛,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陆良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森林资源管理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抓手,加强森林资源经营、保护和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增加森林资源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兴林为支撑,着力构建林业经营体系、现代林业服务体系和森林资源"三防"体系,建立健全新型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底以来,福建省永春县按照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十三部委批复的《福建省永春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方案》,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试验任务,基本达到预期改革目标。一、林业金融支持制度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创新推出林改金融新产品。创新林业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及时推出"花卉贷"、"林好贷"、"林易贷"等林改金融新产品。"花卉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