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不投饵网箱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南阳市不投饵网箱养鱼发展到6万箱,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淡水不投饵网箱养鱼基地。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和鸭河口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共有水面约70万亩,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连续进行不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试验,经过逐步实施严格的养殖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所生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目前两座水库均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本州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多次失利的原因,特将州内试验规模大、情况又复杂的大山水库1982年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生产的全部数据加以系统整理,试图通过分析,找出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影响网箱育种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为长白山北麓大中型养殖水域网箱育种生产方案和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1.网箱养殖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  相似文献   

4.
江口水库大水面养殖综合开发利用1986年列入了国家“星火计划”。为了配合完成该科研课题,86年我县在江口水库开展了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目的是通过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该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生产操作技术措施,闯出一条就地解决大水面养鱼鱼种来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水库无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是直接利用水库天然饵料进行放牧式的一种粗放粗养的养殖方式,也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鱼产品的一种养殖方法。近几年,因其箱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布置方便、养殖过程中日常管理轻松,此种养殖方式在龙岩市棉花滩水库正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水库养殖鳙鱼,多以天然水域中的浮游动物或采取施肥的办法培育浮游动物作为鳙鱼饵料,产品质量好,无公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充分利用水库、电站库区水域资源,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将乐县从2005年开始在小王水库推广网箱饲料吊袋方式养殖鳙鱼,取得鳙鱼单产16kg/m2。2006年某一养殖户在开展网箱饲料吊袋方式养殖鳙鱼发生了败血综合症疾病,由于忽视对鱼类营养性疾病和败血症的预防,待到病鱼的综合症状明显时,救治工作比较困难。现将库区网箱饲料吊袋养殖鳙鱼败血综合症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湘西自治州的凤滩水库开展网箱养鱼始于1980年,经过十多年的试养、示范、推广,现已发展到1100只网箱(45亩),饲养品种有鲢、鳙、草、鲤、罗非鱼等,年总产量14.9万公斤,亩平4843公斤,经济效益显著。1990年7月,全国水产科技扶贫会议的专家代表,参观了这里的网箱养鱼现场,评价网箱养殖鲢、鳙鱼是一项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养殖业。本文旨在总结十多年来的风滩水库网箱养殖鲢、鳙鱼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其经济效益,并对其前景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效益分析凤滩水库网箱养鱼,从试养到推广,几经周折,经营体制由全民、集体所有制的国家机关、团体经营,转为个体所有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地网箱培育鱼种的情况表明,利用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是可行的。自1978年起,我省上游、消湘、东风、太平、化念、车木河等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鲢、鳙鱼种试验,但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探索我省水库网箱培育鲢、鳙鱼种的规律,我们于1982年7月在昆明市官渡区东白沙河水库作了进一步的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在完全利用天然饵料的情况下,探讨网箱鲢、鳙鱼的放养密度、混养比例、养殖时间、管理措施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土溪水库野杂鱼多有链,鳙鱼价格低,养殖效益差的特点,以野杂鱼,鲢鳙鱼为饵料网箱养殖大口鲶成鱼。1994-1997年间,总产成鱼10.02吨,养殖成活率41.7-72.0%,饵料系数2.90-3.79,共获利润6.92万元,并在养殖技术及生产管理方面者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水库都是供水型水库.水质清瘦,又不能施肥,鲢鳙鱼的生长速度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开辟提高鲢鳙鱼产量的新途径,我们进行了灯光诱蛾网箱养殖鳙鱼试输,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殖花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有大中型水库30多座 ,可养殖水面100多万亩 ,亩产不足5公斤 ,水面大多处在半荒废状态 ,库区人口800多万 ,生活比较贫困 ,库区沿岸政府通过调查研究 ,参观学习 ,反复论证 ,引进技术 ,科技培训 ,发放技术材料 ,以点带面 ,重点扶持 ,大力宣传网箱养殖花鲢好处 ,充分调动库区沿岸群众开展网箱养殖花鲢的积极性。例如 ,南阳市的鸭河水库、丹江水库 ,信阳市的鲇鱼山水库、南湾水库以及洛阳市的陆浑水库均在开展网箱养殖花鲢 ,且经济效益可观 ,许多养殖户通过养殖花鲢摆脱贫困 ,走上了富裕路。现将网箱养殖花鲢技术总结如下 ,仅供参…  相似文献   

12.
网箱养鱼技术是一项充分利用大型水库资源的立体养殖技术,近年来,杭州千岛湖库区农民充分利用优质水源,大量推广养殖花鲢,其有机鱼花鲢销往海内外,给下岛湖库区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采用网箱养殖花鲢技术是众多养殖项目中收益最高的一种,相关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利用溪河资源,铜梁县从1994年开始在溪河设置网箱养殖鲢鳙鱼,经过了10个年头,产量从初期的8kg/m^2达到现在的15kg/m^2,现对铜梁县溪河网箱养殖鲢、鳙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殖鲢鳙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生芬 《内陆水产》2005,30(4):24-24
上杭县在棉花滩电站库区形成后,网箱养鱼发展凶猛.从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和技术,特别是网箱养殖鲢鳙鱼,效益明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养鱼和供水的兼顾是水库工程发挥综合效益的重要内容。总结并分析了影响岸堤水库水质的4个因素,提出了以大水面放养鲢、鳙鱼为主,有限度地发展网箱养殖,确保库内鲢、鳙鱼生物量达50mg/m^3,以上等5项养鱼措施,不仅不会污染水质,而且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唐山市水库网箱养殖鳙鱼早在70年代就已开始试验并获得成功。但是,由于当时鳙鱼市场价格低于鲤鱼,且由于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不适于高密度精养,所以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近年来,鳙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攀升,且养殖鳙鱼不需投喂,成本低,养殖效益很高。同时,养殖鳙鱼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到2000年实际推广网箱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是一项新型集约化养殖方式,也是当前我国设施渔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技术更新,除江口水库的不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基本成功外,大多养殖效益不好,亏损者极多。1996年,我省成立网箱养鱼技术推广协作组,组织实施《网箱养鱼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课题,笔者着重对小体积网箱与常规网箱的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取得初步资料,现整理如下,以备参考。1 常规网箱与小体积网箱的概念常规网箱是指体积为56—96m3或更大,深度2m的网箱,小体积网箱指体积为1—8m3,深度为13—15m的网箱,这两种网箱根…  相似文献   

18.
水库网箱养殖是充分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体空间,让鱼类生活在干净卫生和充分交换的高溶氧水体里,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一种投资小、生长快、便于管理的常规养殖模式,既不污染自然水体和环境,又保障了商品鱼品质和质量安全,切实发挥水库水体潜能,提高水体的综合效益.近年来笔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健康养殖原则,于2010年在谢湾水库指导了水库网箱养殖鳙鱼试验,将500g左右的鳙鱼种养成3kg左右的商品鱼,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的基础上,2007年大伙房水库继续采用网箱-围网二级饲养鲢鳙鱼种,对放养密度、饲料配制等做了进一步探索.2007年鱼种6月4日进网箱,经25 d左右的饲养放入围网,再经60 d左右的养殖,8月31日投放水库.估算投放水库鲢317万尾、89 056 kg、规格28~33 g/尾,鳙82万尾、17 952 kg、规格22g/尾,草鱼60万尾、22 800 kg、规格38 g/尾.成活率为鲢80%、鳙75%、草鱼60%,饲料系数1.1.比2006年提前15 d投放鱼种入水库.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我市在仙女湖(江口水库)实施生态网箱养鳜鱼试验示范工作,利用仙女湖不投饵网箱养殖的鲢鳙鱼种作饵料鱼,进行网箱主养鳜鱼试验.经技术人员的努力,实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