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传播中国"茶"与"文化"的可行性,探讨了英语教学传播中国"茶"与"文化"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阐述了英语教学对中国"茶"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韵味,亦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文化媒介。而英语课堂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在英语课堂中融入茶学文化,不仅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更有利于丰富英语课堂内容,陶冶师生情操,让文化可以利用语言的魅力传播,让语言可以以文化的形式习得。本文就茶文化的哲学底蕴,英语的语言文学特点以及寓茶于教的可行性和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工作中,典籍翻译是提升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成效的重要手段。在对典籍翻译工作以及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做出探索的过程中,茶典籍翻译与茶文化对外传播能够带来较多有益的经验,因此,以茶典籍翻译与茶文化对外传播为例探讨我国典籍翻译工作以及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成效为出发点,对茶典籍翻译工作中存在的互文现象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播,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在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过程中,茶叶贸易十分频繁,大量的茶叶名称,以及与茶道相关的词汇也随着茶叶一起流传到国外。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以英语中茶文化相关词汇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研究茶文化翻译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本文即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分析了中外茶文化的差异,然后进行了《茶经》文化内涵及翻译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文化交际来说,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而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欧洲后,并在英国形成饮茶热潮,使得茶在英语语言中被不断的运用,并发展成为一种区别于中国的独具英国特色的茶文化。本文通过茶在英语语言中的发展概述,在英语语言当中的体现,以及在英国文化传播中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解茶在英国人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以及茶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谭征  汪小圆 《福建茶叶》2016,(7):270-271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茶文化和许多文化的传承脉络是一致的,在传承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物质进行文化的深层次传播,而茶建筑就是整体茶文化物质宣传的基础。本文对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整体茶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述,也对茶建筑的现代价值做了阐释,旨在助力文化的优化传承。  相似文献   

7.
外语虽然属于外来语言,但是与汉语也存在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茶文化还是孝文化抑或是儒家文化都能以外语为媒介向外传播。本文分别论述了中国"茶"与"茶文化"后,又分析了外语教学对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外语教学在中国"茶"与"茶文化"传播中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与文化一样都具有流动性与传播性。为弘扬我国优秀茶文化,实现"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思想,英语教学的方式是茶文化传播非常重要的途径。本文通过阐述中国茶与茶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以及传播局限性,结合英语教学对茶文化的传播作用和现状,提出了英语教学对茶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利用茶文化进行视听教学、情景教学、交际教学三种实践方法,提高中国茶及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燚 《福建茶叶》2017,(11):268-269
在我国的对外交流中,茶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近年来,各个领域对于茶文化的传播都逐步重视了起来,特别是对外翻译的宣传领域尤其重视,我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名英译更应得到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翻译历史、现状与战略地位;随后又阐述了我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英译茶名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最后又着重分析了如何改善中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名英译,从准确传达茶名内涵,使用灵活的翻译方法;译者需要准确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文化外宣,规范翻译术语,创建专业团队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相关领域做出自身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茶是中国从古至今特有的一种饮品,中国的茶叶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茶叶的传播中,它也将中国特有的饮茶文化在世界上传播。品茶的人对喝茶整个程序有着很高的要求,从对茶叶的种类,到沏茶的方式,甚至是茶具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中包含着我国传承的茶文化,在与茶交流的同时,便能够体会到很多我国独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的大融合必然会促进文化的传播。本文在分别论述了文化传播与定窑茶具的相关内容后,又从两个方面对定窑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最后透过文化传播视阈对定窑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措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经》是关于茶的经典著作,它凝聚着中国的茶文化和价值特征。在《茶经》这部典籍中,凝聚着中庸思想,表达着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现如今《茶经》的翻译与传播可以让国外的更多学者了解中国《茶经》的内容,了解中国茶文化,同时也了解中庸思想和儒家思想。本文将对《茶经》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采取更好的措施传播茶文化和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文婉清  朱海燕  周虹 《茶叶通讯》2019,46(2):243-248
纪录片作为展示国家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近年来受到较大关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常受到纪录片制作方的青睐。本文阐述了茶纪录片发展的时代需求,梳理了近年来茶纪录片的数量、题材,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色与主要作品,并讨论茶纪录片在不同传播平台播放的优劣对比。  相似文献   

14.
李卫清 《福建茶叶》2016,(2):190-1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热衷,精神生活质量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各国也相继开始大力发展本国传统文化事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历经几千年已形成融合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而咖啡文化则是具西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茶之于中国,相当于咖啡之于欧洲,因而可以说茶与咖啡分别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各自体现着各自地域的文化内涵。本文将茶与咖啡的传播历史演变进行简要分析,由此指出茶与咖啡在各自地域的发展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最后对茶与咖啡的传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中国最为传统的一种饮品,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现阶段,茶文化有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市场经济下,茶品牌数量较多,很多优秀的品牌更是为茶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新时期下,传统的茶品牌营销策略实际营销价值日益低下,进行产品牌的营销创新也势在必行。本文将对产品牌的文化营销问题进行研究,在肯定茶品牌文化营销正向价值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具体的文化营销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物品,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环,经过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延续和发展,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体系、一种文化的累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特别是茶文化也越来越重视。自媒体广泛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除娱乐教化功能外,更是成为茶文化传播的载体,使人们能越来越多地了解和熟悉茶以及茶文化。同时,茶文化的广泛认同也会使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得到提升。通过系统化研究,不难发现,融入和应用茶文化,能够在丰富影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影视传播活动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文化的分类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以奈达的文化分类为视角,对其翻译技巧进行探究,是译本在异域文化语境中得到接受,以期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物质元素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不同,而从传播视角来对这一具体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实际上是辩证文化观的具体诠释和表达,因此,借助具体的物质元素,从而实现整个文化传播与融入。本文拟从茶叶及茶文化的普及历程分析入手,结合咖啡的普及历程认知,通过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传播状况,从而分析多元文化影响下中西方文化融合机制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茶、栽培茶,并形成茶叶产业的民族。几千年以来,中国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梳理了茶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发展和传播的途径,分析了茶文化对世界人民的饮食文化、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交礼仪的影响。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的探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茶文化,为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造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我国茶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与骄傲,自古以来茶文化一直以主动的姿态影响了周边国家,但在近代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之后,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失去主动权。因此,在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背景下,本文选择著名的茶学著作,《大观茶论》英译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茶学典籍中茶文化英译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文化融入,二是文化自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将我国优秀的茶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国,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