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选取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和切片厚度作为生姜干燥的影响因素进行生姜干燥动力学试验,得到了生姜热风干燥的干燥特性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热风干燥后对干品进行复水试验,从而进一步得出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的生姜干品复水特性与干燥条件的关系:热风温度越高,热风速度越大,切片厚度越小,生姜干燥速度越快,干燥效率也越高;但干品的复水特性随温度的升高和风速的增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分析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和切片厚度对经过95℃热水漂烫处理的西葫芦切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得到西葫芦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将干燥所得的西葫芦切片进行复水试验,对比不同干燥条件下的西葫芦的复水性。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风速越大,切片厚度越薄,干燥所需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快;在温度为65℃、风速为2.0 m/s切片厚度为4 mm时,西葫芦切片的复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杏鲍菇干制品品质,采用热泵干燥方式,通过分析干燥温度和铺料密度对杏鲍菇干燥特性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升温节点。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初始温度、温度增量、铺料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品的色差、复水比和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并对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铺料密度是影响杏鲍菇干燥产品色差的主要因素,铺料密度大于3.1 kg/m~2时,产品色泽较差;温度增量是影响复水比的主要因素,6℃~9℃的升温有利于干燥后期水分的转移,产品复水较好;温度(包括初始温度与温度增量)是影响氨基酸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干燥温度能减少氨基酸的损失。杏鲍菇最佳热泵干燥工艺为:初始温度50℃,温度增量7℃,铺料密度2.9 kg/m~2,此条件下干燥的产品品质优良,色泽洁白,色差ΔE为19.08,复水性好,复水比为1.63,氨基酸破坏少,其值为476.03 mg/100 g。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花生干燥的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料层厚度对干燥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60℃、热风风速0.8 m/s、料层厚度1 cm。在此参数条件下,降水率达48.3%,RSD为0.51%。  相似文献   

5.
微波流态化干燥姜片复水能力和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波干燥对脱水蔬菜复水能力和应用品质的影响,研究了在单位质量微波功率为0.6、0.9、1.2 W/g的微波流态化干燥(MFD),及在75℃电热鼓风干燥(AD)条件下干燥姜片的复水特性。试验发现,微波干燥姜片的复水能力要弱于热风干燥。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各组产品的复水能力增加,复水比之间的差距缩小。经动力机械分析仪(DMA)测定复水姜片的蠕变特性,微波流态化干燥所得姜片在复水后的硬度大,在不同微波功率间的差异不明显。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微波流态化干燥姜片的微观结构变化远大于热风干燥。结合干制品的复水和蠕变过程,分析认为姜片组织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水分的渗透与吸收。复水能力是脱水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改进后的微波-电热鼓风干燥能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改善微波干燥产品的复水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谷物的烘干特性和工艺特性,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烘干系统的各工艺参数,主要对热风温度、谷层厚度、干燥时间、热风速度、缓苏时间5项烘干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率较低时,干燥时间对降水幅度影响大;热风温度对降水幅度的影响率不大;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较高的热风温度对降水幅度影响增强;热风速度和缓苏时间对玉米降水幅度的影响率较小;缓苏时间对干燥有辅助作用,可提高烘干品质,减少裂纹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干制香蕉片品质,提高干燥效率,应用热泵干燥技术干燥香蕉片。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研究干燥温度(X_1)、切片厚度(X_2)、铺料密度(X_3)3个因素对品质评分、复水比和干燥时间的影响,用线性加权法得出单目标方程,确定干燥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结论如下: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感官评分(Y_1)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温度在60℃左右,切片厚度4.5mm左右时,能获得较佳品质的香蕉片;切片厚度对复水比(Y_2)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干燥时间(Y_3)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较高的干燥温度,较小的切片厚度能明显减少干燥时间。高品质、良好复水性,干燥效率高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干燥温度60℃、切片厚度3.5mm、铺料密度2.2kg/m~2,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干燥香蕉片品质评分为8.70,复水比为2.16,干燥时间为192.5min。  相似文献   

8.
基于干燥加工控制方法,考察干燥因素对蕨菜真空干燥后复水性能的影响。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实验方法,探讨干燥温度、真空度和物料层厚度对蕨菜复水比的影响规律。利用单双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形模型中的主次顺序。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干燥温度对蕨菜制品的复水品质影响最大,真空度次之,物料厚度的影响最小。同时,优化确定较优的加工控制工艺,当温度为55.1℃、真空度为0.077 MPa、物料厚度为5 mm时,蕨菜的复水性最优。  相似文献   

9.
辐照土豆片热风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土豆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进行热风干燥,与未辐照的对比结果表明:辐照预处理后切片土豆的失水过程仅为降速过程,干燥速率增加,辐照剂量增加,干燥速率提高,以辐照剂量、热风温度及土豆切片厚度为试验因素对干燥速率、VC含量,干制品外观质量和复水比等指标进行了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较优的干燥工艺研究,同此获得二次回归的方法和较优的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强度的高压电场在同一温度下对芸豆角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并与热风干燥进行比较,同时对干燥后的芸豆角块进行了复水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高压电场能够提高芸豆角的干燥速度.在同一温度下,干燥电压越高,干燥速度越快.在40 ℃下34 kV的高压电场的干燥速度比同温度下不加电场的干燥速度提高了75.12%,其与65 ℃左右的热风干燥速度相近;相对热风干燥,高压电场干燥的芸豆角复水率较65 ℃下热风干燥的高21.41 %,其表面颜色优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鸡腿菇热风干燥速率及热风干燥后产品品质,对新鲜鸡腿菇进行了热风干燥实验,研究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X1、热风风速X2和切片厚度X3对鸡腿菇干燥速率Y1、复水比Y2和干燥产品色差Y3的影响。采用综合评分法,结合响应面分析,对多指标进行综合优化,建立指标综合值与各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求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鸡腿菇热风干燥过程中各因素对鸡腿菇干燥速率及干燥后产品质量都有显著影响(P <0. 05);在热风温度55℃、热风风速1. 35m/s、切片厚度4mm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进行热风干燥,鸡腿菇热风干燥速率Y1=0. 301 g/min,干燥后产品复水比Y2=3. 61,色差Y3=21. 95,综合干燥效果达到最佳,与指标综合值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低于5%。本研究可为鸡腿菇热风干燥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远红外干燥技术对桔梗切片的干燥效果,获得品质较好的桔梗干制品。研究不同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高度条件下桔梗的远红外干燥特性,通过建立其干燥动力学模型,对比不同干燥条件下桔梗干燥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燥温度的适宜范围为55℃~60℃,切片厚度为4 mm物料的干燥效果较好;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较好地描述桔梗的远红外干燥过程;不同干燥条件下物料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区间为1.08×10-9~6.88×10-9 m2/s;与热风干燥相比,远红外干燥技术所得干制品的色差值更小,干燥曲线的变化更平缓;对比不同干燥技术所得桔梗干制品的微观结构发现,远红外干燥所得干制品的细胞表面平整,孔隙均匀,细胞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哈密瓜片的干燥品质,优化哈密瓜片的热风干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切片厚度为自变量,感官评价为响应值,通过Box 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哈密瓜片的最优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哈密瓜片的色差值会增大,复水比会降低;随着干燥风速的增大,色差值变化不明显,但复水比同样会降低;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大,哈密瓜片的色差变化增大且比干燥温度变化明显,复水比会降低。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哈密瓜片的最佳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55 ℃,干燥风速2 m/s,切片厚度8 mm,此时感官评价的得分最高为92.1。  相似文献   

14.
过热蒸汽干燥稻米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过热蒸汽温度和风速对稻米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爆腰增率随干燥条件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干燥稻米时稻米弹性模量不仅受自身含水率的影响,还受干燥条件的影响;过热蒸汽干燥稻米的爆腰增率与热风干燥情况基本相同。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尽管过热蒸汽干燥温度较高,但稻米爆腰增率并未见恶化,且干燥速率快,能耗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工艺建立及其设备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不同热风温度、风速和物料薄层厚度条件下的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试验,获得了高水分小麦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同时,分析了热风温度、风速和薄层厚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并建立了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在不同干燥条件下干燥速度最大值出现在前25~35min时间段内,干燥过程中无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的数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  相似文献   

16.
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农产品干燥过程中能耗高、品质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对该机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做了介绍分析,并以金针菇为原料进行了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最佳干燥工艺探究试验。试验表明:在微波功率13.3k W、热风温度65℃、传送带转速0.6m/s时,干燥后的金针菇含水率12.37、复水比3.124、色差81.8,满足干燥要求且优于其他组合。该研究可为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研制及金针菇的干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杏果热风干燥工艺参数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黎骅  徐中明  夏磊  马志远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3):140-145, 156
利用自制的热风干燥在线测试装置,对银杏果的热风干燥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及装载量对含水率、干燥速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和逐步逼近法分析了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及装载量与干燥过程平均能耗、平均干燥速率、蛋白质保存率以及干燥后的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函数期望优化方法进行了多目标函数优化,确定了银杏果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银杏果热风干燥过程中加速过程不明显,主要集中在恒速和降速的干燥阶段。其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热风温度68℃、热风速度1.15 m/s、装载量15.58 kg/m2。此时平均能耗为11.86 kW.h/kg、平均干燥速率为9.77%/h、蛋白质保存率为90.30%、感官评分为8.57分。  相似文献   

18.
4种薯类作物热风干燥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薯类作物的热风干燥特性的异同点、优化薯类作物热风干燥工艺,本文选取4种薯类作物(红薯、马铃薯、芋头和山药),在不同温度(55、70、85℃)、切片厚度(3、5、7mm)和切法(横切、纵切)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其热风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温度与切片厚度对4种物料的干燥特性影响一致,切法对4种物料的干燥特性影响略有差别,但不明显。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各类指标变化基本一致,具有共性,在工业生产上可以进行归类,为薯类作物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