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亚硝酸盐中毒临床常见青绿饲料因为腐败,或长时间焖煮,或短期大量采食,引起动物中毒,严重的来不及治疗导致死亡。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注射1%~2%美兰溶液1m L/kg体重解毒。笔者遇到一例鹅腐败嫩玉米棒亚硝酸盐中毒,采用0.5%双氧水和5%鲜尔康混饮,取得了极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家兔采食腐烂白菜或饮用含量高的亚硝酸盐水可以引起中毒。但是有关家兔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规律至今未见有报道,治疗方法也众说不一。笔者于1990年10月对青紫兰兔通过胃导管投服2%亚硝酸钠溶液后,发生中毒,治疗选用1%美兰溶液,维生素C或2%葡萄糖溶液静注解救,结果以三种药物配合静注治疗效果最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1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牛摄入过量亚硝酸盐的植物或水,或采食后在瘤胃内可被还原成剧毒的亚硝酸盐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1诊断要点当用小白菜、芥菜、菠菜、韭菜、甜菜、椰菜以及玉米秆、萝卜叶、甘薯藤、燕麦秸等做饲料时,若饲喂过量、调制不当,如置闷热环境或霉烂变质、霜冻、枯萎等,牛食入后即可中毒。采食后1~5h可发病,病牛流涎、呕吐、腹痛、腹泻等。可视黏膜发绀,呼吸高度困难。心跳急  相似文献   

4.
猪亚硝酸盐中毒俗称饱潲风 ,是由于猪采食含大量亚硝酸盐的饲料引起的 ,其特点是中毒快 ,一般采食后 10~ 30分钟死亡 ,特别是吃得越多的猪 ,中毒越快 ,根本不易发现而延误治疗时间 ,导致死亡。笔者经临床放血治疗 4 8例 ,治愈 4 5例 ,治愈率高达93 8% ,且治疗方法简单 ,现选择两个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 1 畜主黄某的猪 1头 ,体重 60kg ,地址 ,上半山 (距兽医站约 1 5km)。症状 :体温偏低 ,呼吸困难 ,心跳迟缓 ,脉搏细弱疾速 ,卧地不起 ,时而发出尖叫 ,主诉 :15分钟前 ,采食了大量洋芋叶猪食 ,采食前一切正常。猪食是昨晚放在煤火上…  相似文献   

5.
鹅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鹅采食了大量含有亚硝酸盐的青绿饲料后而引起的中毒。1发病原因白菜、甜菜和灰菜等许多绿色植物里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施过硝酸盐肥料的青绿饲料,其中的硝酸盐含量更高,这些菜类饲料经堆放后,尤其是在潮湿闷热的季节里或在未经充分加热而放置一定时间后,极易使其中的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鹅吃了这些菜类饲料就很容易造成中毒。2临床症状鹅采食后约半小时,会表现出不安,流涎食欲减退或废绝,口吐白沫,步态不稳,排稀粪,驱赶时行走无力,摇摆、瘫痪。张口呼吸,口腔粘膜、眼结膜和胸、腹部皮肤发绀。全身抽搐,下肢瘫痪,卧地…  相似文献   

6.
猪亚硝酸盐中毒俗称饱潲风,是由于猪采食含大量亚硝酸盐的饲料引起的,其特点是中毒快,一般采食后10~30分钟死亡,特别是吃得越多的猪,中毒越快,不易发现而延误治疗时间,导致死亡。笔者经临床放血治疗48例,治愈45例,治愈率高达93.8%,且治疗方法简单,现选择两个典型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亚硝酸盐中毒1.病因。饲喂堆积发热的青绿饲料或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饲料。2.病变和症状。急性多在采食后20分钟到数小时发病。呼吸困难,口流白沫,磨牙,腹痛,耳、鼻青紫。剖检见内脏器官灰暗,血液呈酱油色,不凝固。3.治疗。1%美蓝或者5%甲苯胺蓝溶液静注。(二)氢氰酸中毒1.病因。采食了高粱、玉米、豆类、木薯等的幼苗或者再生苗,或桃、杏、李叶及其核仁。食入被  相似文献   

8.
<正>1中毒性腹泻1.1亚硝酸盐中毒1.1.1病因采集堆积发热的青饲料、蔬菜或饲料中硝酸盐含量过高而发病。1.1.2症状和病变急性多在采食后20min到数小时发病。呼吸困难,口流白沫,磨牙,腹痛,耳、鼻青紫。剖检见内脏器官灰暗,血液呈酱油色,不凝固。1.1.3治疗1%美蓝或5%甲苯胺蓝溶液静脉注射。1.2氢氰酸中毒1.2.1病因采食了高粱、玉米、豆类、木薯等的幼苗  相似文献   

9.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由于家禽采食富含亚硝酸盐的饲料而导致组织缺氧的急性中毒病症,以鸭、鹅多发而鸡次之.对家禽来说,吃富含硝酸盐的植物性饲料是无毒或低毒的,而亚硝酸盐是高毒的.在潮湿闷热的季节将菜类饲料堆放或长途运输,由于堆积发酵、温湿度、产热等均适合还原性细菌的生长繁殖,很快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剧毒化,食入后即可引起中毒.菜类饲料煮熟喂家畜,用火少,煮不沸,盖锅闷置,也会适合还原性细菌的繁殖,迅速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剧毒化.关于鸡鸭亚硝酸盐中毒的报道并不多,关于珍珠鸡亚硝酸中毒的试验研究更是甚少,所以笔者就珍珠鸡亚硝酸盐中毒进行如下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水貂亚硝酸盐中毒,主要是因为饲料中含亚硝酸盐,而且贮存或混合的不够好,或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结果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变成高价铁,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的中毒。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粘膜发紫,血液变成褐色,呼吸困难,神经紊乱,发病经过短而急。1病因饲料中的硝酸盐在一系列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亚硝酸盐的产生,主要取决于饲料中硝酸盐的含量和细菌  相似文献   

11.
1 亚硝酸盐中毒 多因家兔大量采食堆积发热的青饲料、蔬菜或饲料中硝酸盐含量过高而发病.病变和症状:急性多在采食后20min到数小时发病.  相似文献   

12.
家兔采食腐烂白菜或饮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水,可以引起中毒。笔者于,2003年10月对青紫蓝兔通过胃导管投服2%亚硝酸钠溶液后,发生中毒;治疗选用1%美兰溶液、维生素C或2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解救,结果以3种药物配合静脉注射治疗效果最好。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因调制不当而富含亚硝酸盐的青饲料后,发生以血液输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毒病。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从中毒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阐述猪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盐中毒(也称猪饱潲病),是因为猪吃了由于调制不当的青绿腐败饲料,发生中毒或死亡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由于对青绿饲料的调制方法不当,煮沸青饲料不搅拌,或煮沸后紧盖锅盖,用小火加锅盖长时间的闷煮,或煮完后放在铁锅或铁容器中过夜,放置时间过长,在40℃~60℃温度内饲料极易产生亚硝酸盐。一旦饲喂了亚硝酸盐的饲料,猪便会中毒。中毒症状:猪在采食了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后,快者几分钟,慢者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便发  相似文献   

15.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猪采食了含亚硝酸盐的饲料引起的中毒病,多在饱食后15~30分钟呈现症状,故又称“猪饱潲病”。1 病因 我们闽北地区的大部分蔬菜和青绿饲料,如白菜、包心菜、水浮莲等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如堆放过久,就会发黄、腐烂,或闷在锅内煮,不搅拌、不揭盖,或在40~60℃放置过久,在去氮细菌还原酶的作用下,使饲料中所含的硝酸盐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用上述调制不当的饲料喂猪,即可引起猪的中毒发生。2 毒理 亚硝酸盐进入猪的血液,把血液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低铁)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MHB),使之失…  相似文献   

16.
1亚硝酸盐中毒青饲料中含有硝酸盐,若饲用加工不当,如大量堆集发酵产热或小火隔夜闷煮时,会因缺氧而产生亚硝酸盐,畜禽采食后引起中毒,以猪、牛多见。猪食后20~150分钟可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发绀及其他缺氧症状,呼吸困难,四肢末端及耳鼻发凉,运动失调。治疗:①用特效解毒剂美蓝或甲苯胺蓝静脉注射;②25%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静脉注射;③耳尖、尾尖放血。2氢氰酸中毒家畜采食高粱苗或玉米苗、鲜木薯、亚麻子、桃杏叶、枇杷叶等含有氰甙的青饲料,经酶和消化液作用,产生游离的氢氰酸而发生中毒。其主要特征为:伴有呼吸困难、震颤、惊厥综合…  相似文献   

17.
许多菜叶中含有硝酸盐,如发生腐烂或堆放发热时,硝酸盐变为亚硝酸盐,牛食后引起中毒;采食含硝酸盐的化肥也易引起中毒;过食含硝酸盐丰富的饲草,经瘤胃微生物作用也可生成亚硝酸盐引起中毒。亚硝酸盐被吸收后,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动物误采食了含有过量的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食物或饮水,而导致动物机体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过去临床上常见,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近年来已经很少发病,但是今年以来我们陆续接触到几例猪亚硝酸盐中毒案例,为引起人民重视,减少经济损失,更好预防本病,现将一例猪亚硝酸盐中毒病病例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7月16日晚上,某乡镇动监所工作人员打电话  相似文献   

19.
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富含硝酸盐的饲料贮存或加工不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被动物采食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在毛皮动物中,水貂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多见。而狐发病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8月 ,青海省共和县东巴乡某牧户饲养的 2 36只绵羊误食黄花棘豆后 7~ 1 0天发病 ,有1 0 2只中毒 ,发病率为 43.2 2 % ,死亡 2 9只 ,死亡率为 1 2 .2 9% ,病死率为 2 8.42 %。中毒绵羊经治疗绝大部分痊愈。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中毒羊主要表现精神沉郁 ,不合群 ,行走时头高举 ,无目的地游走 ;眼结膜黄染 ,视力模糊 ,体重下降 ,后躯不灵 ,行走时托拽前进。有些羊还有拉稀 ,采食减少 ;有的专找着吃黄花棘豆 ,使中毒症状逐渐加重。进而发展为后躯无力 ,呈犬坐姿势或完全卧地不起 ,不能采食和饮水 ;最终因衰竭而导致死亡。在中毒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