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花椰菜黑腐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了花椰菜黑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关发 《中国蔬菜》2008,1(4):58-59
花椰菜是福建省屏南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的主要传统特色优势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hm^2。屏南县的花椰菜生产在宁德市乃至福建省都是领先发展的,有“新田王”(福建省名牌农产品)、“锦源丰”(绿色食品)两个品牌。越夏花椰菜播种期为3月中旬~7月下旬,幼苗四叶一心时定植,定植后60~70d(天)采收。近年来细菌性黑斑病、细菌性黑腐病严重影响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要继续做大、做强花椰菜产业,必须了解、熟悉、掌握细菌性黑斑病、细菌性黑腐病的田间诊断、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现将其病害诊断、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斑点病、朽根病。危害叶片、茎蔓、果实等,以叶片受害最重。发病症状:叶片感病最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后逐渐变成直径为1~2cm的病斑,病斑后期散生小黑点,病叶干枯时星星状破裂。连阴雨天气,病害迅速发展至全叶,叶片变黑枯死。蔓枯病与炭疽病症状相似,区别在于蔓枯病病斑上不产生粉红色粘稠物质,而产生黑色点状物。茎蔓感病时,最初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中央变褐枯死,以后褐色部分呈星状干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密生小黑点。果实多在幼瓜期花器感染,果肉变成淡褐色,软化呈心腐症。发病规律:西瓜蔓枯…  相似文献   

4.
王宇  苏芳 《蔬菜》1989,(6):4-6
黑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1985年始在我市甘蓝、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等蔬菜上发现,发病面积逐渐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1988年黑腐病大面积发生,造成2120亩大白菜绝收,6500亩大白菜减产。为寻求有效防治途径,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及室内外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十字花科黑腐病的症状类型  相似文献   

5.
萝卜黑腐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都是由细菌所致。这些细菌性病害是萝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黑腐病与软腐病往往同时发生,形成了两病的复合侵染,大大加重了腐烂病对萝卜的危害,使萝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摸清发病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1、症状 1.1 萝卜黑腐病 主要为害叶和根。叶片染病,叶缘现出“V”字形病斑,叶脉变黑,叶缘变黄,后扩及全叶。根部染病导管变黑,内部组织干腐,外观往往看不出明显症状,但髓部多成黑色干腐状,后形成空洞。田间多并发软腐病,终成腐烂状。 1.2 萝卜软腐病 主要为害根茎…  相似文献   

6.
张洁  王桂香  韩硕  严红  宗梅  郭宁  刘凡 《园艺学报》2016,43(2):271-280
以对黑腐病(Black rot)感病的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2n=18,CC)‘Korso’和抗病的黑芥(B.nigra,black mustard,2n=16,BB)‘G1/1’的体细胞杂种(简称PFCN,protoplast fusion of cauliflower and Brassica nigra)高代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根据表型特征将其分为4大类:性状介于花椰菜和黑芥之间的中间型材料(M)、向花椰菜过渡的过渡型(M-K)、偏花椰菜型(-K)和花椰菜型(K)。连续5年的黑腐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Korso’的病情指数在44~57之间,表现为耐病到感病;‘G1/1’在12~32之间,表现为抗病,从M、M-K、-K至K型,杂种后代病情指数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M型和M-K型材料表现为高抗至抗病,-K型材料表现为抗病至耐病,K型材料表现为耐病。对2014年的15份典型-K至K型材料进行了形态演变及黑腐病抗性变化追溯:总体上,偏花椰菜的形态转变发生在S1BC4、S5、S1BC3和BC3(S为自交,BC为回交)世代中,伴随着形态的转变,黑腐病病情指数急剧升高;同一年中来源相同或者相近的株系病情指数相差不多。2015年进一步对2014年25个单株的自交后代进行黑腐病抗病性跟踪鉴定:整体上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仅少数株系表现上升;来源相同的衍生株系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且差异不大,说明这些材料系内对黑腐病抗病性逐年趋于稳定。目前获得了6份相对于受体亲本‘Korso’表现出了对黑腐病抗性显著提高的材料:PFCN14-15-4.1、PFCN14-15-5.1、PFCN14-29-1.1和PFCN14-29-1.2,连续3年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并最终稳定在30左右;PFCN14-14-1.1和PFCN14-14-1.2则连续6年保持在20~38之间。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椰菜是四川省主要的蔬菜种类,其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给蔬菜生产和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根据花椰菜主要病虫害根肿病、黑腐病、菜青虫、蚜虫等的发生情况,总结了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香  严红  曾兴莹  盛小光  唐宇  韩硕  宗梅  陆坤  刘凡 《园艺学报》2011,38(10):1901-1910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建立了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B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原位杂交的大规模群体分析技术,在50份高代自交及回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20份形态学特征偏向花椰菜,30份呈花椰菜—黑芥中间类型的材料。细胞DNA含量检测(FLC)及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偏花椰菜的类型,DNA含量基本在2.24 pg · cell-1以下,染色体数在28条以下。经连续3年黑腐病病菌人工接种鉴定,获得高抗株系12个,抗性株系17个,占全部受试材料的14%。对其中3个(PFCN29 BC3-3-5、PFCN16-1 S2BC3-107和PFCN14-1 S1BC4-123)形态偏花椰菜且高抗黑腐病的植株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分别为花椰菜染色体组附加了2、7和8条黑芥染色体的异附加系材料。这些植株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作为育种桥梁材料,进一步获得黑腐病抗性的单体附加系或渐渗系。本研究表明通过体细胞杂交转育野生优异抗性资源,创新甘蓝类蔬菜育种种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高山区花椰菜全生长期主要病害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关发  薛珠政 《蔬菜》2014,(8):78-80
从苗期、营养生长前期、生殖生长前期等几期,详细介绍了福建省高山区花椰菜的主要病害种类主要有立枯病和猝倒病、霜霉病、黑根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等,并阐明各病害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为指导高山花椰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萝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黑腐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对萝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从黑腐病发生、黑腐病菌特征、黑腐病抗源材料的筛选及抗病育种研究、抗黑腐病基因、抗黑腐病遗传规律和黑腐病综合防治等方面对萝卜黑腐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黑腐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摸清了崇明地区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状况,重点明确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以及猝倒病、黑腐病、根肿病等在崇明地区花椰菜上的发生规律,为今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1核桃黑斑病1.1症状核桃黑斑病又叫黑腐病。主要危害幼果、叶片、嫩枝及花序。幼果受害初为褐色小斑点,边界不清,以后扩大成片变黑,深入果肉直至果仁变黑腐烂脱落。叶片受害首先在叶脉出现多角形褐斑,外围有水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整个叶片变黑脱落。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黑腐病,是由黄单孢杆菌(Xanthomonascampestris Pl campestris)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武汉市洪山区自80年代以来,从外地引进花椰菜,大量推广种植,由于生态环境适宜病害发生,一般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4.
1症状 此病可危害叶片、花朵、幼果和嫩枝,引起叶腐、花腐、果腐和枝腐。1)叶腐。展叶后2-3d,在叶片尖端、边缘或叶脉两侧发生圆形、湿润状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继而沿叶脉向叶柄蔓延,直达病叶基部,病叶凋萎下垂,潮湿时在病部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5.
花椰菜黑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闽南地区,花椰菜是秋冬季蔬菜种植的主栽品种,目前也是福建省的名优蔬菜品种.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种植,闽南地区花椰菜主产区的植株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病害为黑腐病和菌核病,它们为害期长,严重年份发病率高达50%~60%,直接影响花椰菜的产量、品质及留种田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给花椰菜的生产、留种造成极大威胁.现将其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为害对象黑腐病是萝卜常见病害之一,俗称黑心病。该病不但为害萝卜,还为害甘蓝、芜菁、白菜生菜等十字花科蔬菜。2、症状识别地上部:初感病时,先从叶缘变黄,逐渐呈"V"字形向内扩展,慢慢全叶花斑呈网纹状,叶脉变黑,最后枯黄、或干死或腐烂(田间多并发软腐病,终成腐烂状),心叶生长  相似文献   

17.
<正>1芹菜黑腐病芹菜黑腐病又称基腐病,病田一般减产10%,重者可达30%。主要发生在近地面芹菜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发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扩展后变成暗绿色至黑褐色。严重时受害部位变黑腐烂,腐烂处一般不向上、下扩展,病部常生出许多小黑点。发病最适温度在18℃左右,多雨潮湿情况下发病重。移栽病苗易引起该病流行。高湿地、连作地、黏土地块发病均重。防治措施:用48℃温水浸20~30分钟移入冷水中  相似文献   

18.
黑痘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在长江以南春夏高温高湿地区发生更加严重,如不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就会大减产,甚至导致经营葡萄园失败。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叶片、新梢和卷须等器官。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味酸质硬、裂果落果,叶片感病叶色发黄,早期落叶,新梢感病生长受阻甚至枯萎。葡萄黑痘病是真菌病害,其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在高温多雨时极易传播流行。我省5~6月温度22~25℃,阴雨连绵,这时,果实果柄、德轴、叶片、新梢和卷须都很幼嫩,且葡萄夏芽早熟,此时又会多次抽发幼嫩副梢,非常利干黑疽病菌传播、辗转侵…  相似文献   

19.
<正> 蔓枯病对西瓜危害极重,能造成西瓜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必须引起瓜农的警惕。蔓枯病又叫黑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子囊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植株上或混入土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高温多雨、天气闷热时,病势发展迅速;重茬地、低洼地或雨后积水、缺肥以及生长衰弱的地块,发病均重;过度密植,光照不好、通风不良时,也易发病。蔓枯病症状:叶、茎、果实均能受侵害,但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后,出现直径1~2厘米灰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同心轮纹病斑,发生在叶缘上一般为弧状形。老病叶的病斑上有黑色小点,病叶干枯时常呈星状破裂(俗称菱角形黑斑),气候潮湿时严重蔓延,全叶变黑桔死,蔓上主要在节  相似文献   

20.
华玉大花菜80天是新乡市牧野良种研究所培育的中熟型花椰菜品种。生长势极强,株型直立。耐肥水,抗病毒病、黑腐病。适合春、秋两季种植。秋季种植生长期为定植后80~85d采收,春季种植为6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