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推进追溯系统在茶叶行业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追溯体系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合中国茶叶行业的发展现状,该文综述了追溯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在茶叶行业建立追溯系统的意义及前景。茶叶属于特种经济作物,追溯系统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茶叶质量的监督管理,还对茶文化的普及以及茶叶消费的正确引导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茶叶行业应用追溯系统的企业很少,没有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推广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需要以建立试点企业为先导,逐步拓展为全行业行为。  相似文献   

2.
何慧书  徐兆权 《新农村》2011,(11):35-36
芬兰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起源于疯牛病发生的影响,发展的动力则来源于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国际竞争刺激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芬兰采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管理方式,建立了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要求所有食品及其成分具有可追溯性,同时强调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所负的职责,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全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定义以及发达国家的食品追溯体系概况,阐述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内容及作用,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共性问题,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该文分析了扬州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工作、加大经费扶持、强化准出与准入衔接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产品质量追溯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备受瞩目的热点问题,可追溯系统能够帮助消费者、政府、食品供应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取足够的商品信息,从而改善市场中信息传递效率低和消费者\"逆向选择\"的状况,缓解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消费者对企业和政府存在的担忧和不信任问题。从可追溯系统的内涵和记录形式、可追溯系统中消费者、供应者和政府行为以及可追溯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10,(1):89-90
<正>2003年,农垦系统率先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试点。2008年正式实施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及民众安全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国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设想和建议,以期为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为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了掌握食品生产和流通的信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应运而生.中国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开始早,但是发展不平衡,应用不普遍.文章介绍了自2001年至今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发展状况,有利于追溯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郑斌 《中国农垦》2012,(10):30-32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作出了不懈努力,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还不强、食品产业素质总体还不高、政府监管尚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仍很艰巨。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索出与科技发展同步的保障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和追溯技术的研究、建设与应用进程,在总结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从追溯系统研究进程、畜禽种类和追溯技术3方面对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追溯体系方面存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有待完善、政府各部门间协同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度和民众信任度有待提高、商业模式有待建立等问题,追溯技术方面存在信息获取和共享难度大、追溯技术研究覆盖面窄等问题;提出在完善追溯制度和追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为建设重点,以标准化为基础进行追溯技术顶层设计和追溯模型构建为追溯技术研究核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也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生产与消费者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我国食品及原料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迫切,RFI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根据RFID技术的特点,结合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追溯的因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策略、共性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实施方案、信息采集的范围与方法等,并指出了此项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今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成为国家十分重视的农业发展问题。在充分分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参考国内外食品安全可追溯性体系的流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重点研究咸蛋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咸蛋出口企业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流程.该系统包括企业端管理信息系统、产品数据库系统、追溯信息查询系统3个部分.通过以数据集成与数据共享技术、条形码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为手段,从而实现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流程,为企业在应用可追溯体系时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农产品生产全程监控为构建原则,从源头入手建立了"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监控平台"。系统由生产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组成。该系统在我国首次结合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农产品追溯查询,其推广应用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指导企业、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理论。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应从完善政府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明确企业产权入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用中介机构管理,制定和完善信用法律法规,构建企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际水平间的差距,提出了改善当前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型生猪标识及肉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生猪标识的研制,在利用新型生猪标识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构件化软件设计技术、条形码和电子标识技术,进行生猪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并在生猪养殖场、屠宰场、超市实现并成功示范。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生猪标识的研究以及发达国家可追溯系统的试点及实施情况,为我国生猪和猪内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最终实现生猪的安全生产和肉产品的安全消费。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现状,文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的意识,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完善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健康发展,从而改善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what data should be stored in an automatic recording system to trace the use of agrochemicals. RFID tags are proposed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storage systems.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to store on an RFID tag is as follows: country of registration, chemical type, unique registration number of an agrochemical, container size, specific gravity, unit of measure, and a digital signature. Digital signatures address issues of verification of data integrity and security—a major concern of the agrochemical industry. Detailed data will be drawn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databases of approved pesticides. Encoding schemes have been designed which can record all of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on commonly available cheap RFID labels. A prototype system to record and transfer data in a traceability system is developed,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pects. The user interface of the system is presented with a sample sequence of user screens to assist the loading of a full pack of agrochemical tagged with an RFID transponder. An experimental trial with practicing agrochemical professionals was undertaken. The user interface proved effective and acceptable. During the trial, more than 250 product identification cycles with RFID were carried out without fail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