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化钠和碳酸钠对芦笋的胁迫效应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一年生芦笋幼苗用0、0.1、0.2、0.3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处理,检测芦笋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盐胁迫下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碱性盐Na2CO3胁迫使MDA含量急剧上升,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显著,表明碱性盐Na2CO3对芦笋破坏较中性盐NaCl严重。两种盐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上表现为碱性盐Na2CO3处理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显著,中性盐NaCl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显,说明芦笋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对盐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苎麻新品种0501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等4个因素对苎麻产量(Y1)和纤维支数(Y2)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Y2=2071.17-41.43X1+28.32X2+88.81X3-67.48X12+52.91X32。根据回归方程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措施与策略,当4个因子的编码值X1=l.682、X2=1.682、X3=-1.682、X4=1.682时,原麻理论产量(三季麻)可达最大值5722.6 kg/hm2;当氮肥施用量为978.3 kg/hm2,有机肥施用量为3006.9 kg/hm2,钾肥为1666.6 kg/hm2,密度为24885株/hm2时,原麻理论纤维支数可达最大值2417.84公支。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条件下干旱、低温对冬小麦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低温逆境下不同土壤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形态和生理的影响。采用两合土、砂浆黑土2种土壤设置包含施有机肥、保持土壤水分、整地(粗糙、精细和旋耕)等因素共7种土壤耕作方式处理,调查测定冬小麦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出苗、土壤水分、分蘖等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冬小麦抗寒能力。粗糙整地表现出较差的低温耐受能力,施用有机肥、土壤水分、精细整地等栽培措施能明显增加抗低温能力。冬小麦在逆境情况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较正差情况的脯氨酸含量大幅增加;低温逆境下冬小麦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干旱逆境下急剧增加而且幅度大;适度的旱情能提高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提高后期抗寒能力。土壤水分、肥力是影响冬小麦抗低温逆境胁迫能力的主要因素,一定范围内的干旱逆境锻炼,对提高小麦抗低温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肉鸡内毒素血症时体内自由基变化及内毒素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评价氨基胍的治疗作用,将90只肉鸡,随机分成三组:内毒素处理组(LPS组),氨基胍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0只。在试验后1、3、5、7、9 h每组各宰杀6只提取肝组织并采血,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的NO浓度、NOS活性以及反映肝肾功能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肉鸡内毒素血症时NO和NOS均有升高,机体合成蛋白质和胆固醇的能力下降,肝肾解毒排毒能力下降,应用氨基胍治疗组有显著改善。肉鸡内毒素血症时自由基活性增强、肝肾功能受损、氨基胍能明显降低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研究干旱和磷素双重胁迫对大豆叶片产生的生理影响,获取大豆营养和抗旱生长信息。缺磷素处理下水培不同基因型大豆,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测定活性氧和保护酶系统。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加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续,同样表现出活性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根据叶片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统特性,初步监测大豆磷肥施用量和大豆干旱情况下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维护区域粮食安全,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安徽省和上海市的粮食年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流出的增加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减少,农村流动人口流入的增加则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增加,即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从总体来说,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能够促进区域粮食增产。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爱民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247-250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和pH对大蒜根、芽生长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0.3%NaCl对大蒜根、芽的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适合大蒜根、芽萌发和生长的pH为6.5到7.5; 一定浓度的NaCl对增加大蒜根尖细胞前期和中期分裂指数有一定效果,但对总的细胞分裂指数影响不大;pH变化对大蒜根、芽萌发生长和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较小;pH与NaCl结合可加剧对大蒜根、芽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较高浓度的NaCl胁迫可引起大蒜根尖细胞分裂的异常行为,如出现染色体桥、三极分裂和染色体解体等;此外,NaCl胁迫可明显影响根部伸长区细胞的正常伸长,是引起根生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紫外和干旱胁迫对转基因水稻生理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携带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1)的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L.中花11)的地上部分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二者在不同强度紫外胁迫及紫外和干旱复合胁迫下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一紫外和紫外+干旱复合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水稻的株高、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及GST、CAT、SOD和APX的活性都高于非转基因水稻;而转基因水稻MDA的积累量则低于非转基因水稻;说明转基因水稻对紫外和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有所提高.此外,本实验条件下,紫外+干旱复合胁迫比单一紫外胁迫(尤其在强辐射组)对植株的伤害轻,说明干旱对紫外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种缓解作用对转基因水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小叶茼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邓国丽  刘金祥 《种子》2019,(7):79-84
通过纸上培养法,研究了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小叶茼蒿种子(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3种钠盐对种子胁迫强弱为:NaCl>NaHCO3>Na2CO3;低浓度的NaCl溶液可提高幼苗的鲜重。干旱胁迫程度较高时推迟种子起始发芽时间,程度较低时可提高种子的抗旱性和幼苗的鲜重。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对粗糙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玲  尹海波  李旭  邵飞  贾晓晴 《种子》2017,(9):12-16
以粗糙龙胆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水分及盐分2种胁迫环境对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粗裢龙胆人工栽培和规范化种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NaC1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EG胁迫下,龙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呈总体下降趋势,但5% PEG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高于对照组;随着PEG胁迫强度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种子对盐分较为敏感,盐分环境胁迫抑制种子萌发.粗糙龙胆种子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适度的水分胁迫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开发利用抗逆性强的野生花卉资源,是培育新品种、丰富并运用多样植物资源进而适应城市绿化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实验将对4种野生花卉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和抗旱性及耐盐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旱麦瓶草种子萌发率接近100%,紫菀为66.67%、松蒿为60.71%、委陵菜为36.27%。用不同浓度的N a Cl溶液和甘露醇溶液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下,旱麦瓶草种子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和耐寒性,其次为紫菀和委陵菜,松蒿的抗逆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以沙生木地肤种子为材料,置于不同变温,不同NaCl和PEG-6000浓度下进行萌发试验,探讨温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其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生木地肤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15℃,发芽率为(92±3.27)%,但与20℃/10℃和15℃/5℃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过高温或过低温周期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NaC1溶液(≤0.2 mol/L)对种子的初始发芽率和最终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种子的初始发芽时间逐渐推后,NaC1浓度>1.0 mol/L,种子仍能萌发,但幼苗生长基本停止;PEG胁迫下,沙生木地肤种子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渗透势≥-1.0 MPa下,PEG胁迫对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渗透势降低到-1.6 MPa时,发芽率仍高于40%,萌发幼苗仍能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13.
14.
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将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均按摩尔比9∶1混合,在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比较了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中Na+、K+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盐胁迫,而碱胁迫对萌发的抑制可能是致死的。碱胁迫对早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大于盐胁迫,尤其对幼根的抑制作用。碱胁迫明显破坏根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根活力急剧下降。盐碱胁迫均造成芽和幼根Na+含量上升而K+含量下降,Na+/K+也随之升高。但若两种胁迫相比,碱胁迫下Na+含量及Na+/K+比值上升幅度和K+含量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小冰麦的Na+、K+含量变化特点表明,碱胁迫造成的高pH干扰了根系选择性吸收K+、Na+的能力,而造成了植物体内Na+、K+不均衡,这可能是碱胁迫对小冰麦的伤害作用大于盐胁迫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研究了施磷量和干旱胁迫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补偿效应的影响。试验设置控水量和施磷量2个因子。控水量设为轻度水分亏缺、中度水分亏缺、重度水分亏缺3个水平;磷肥处理设低肥、中肥和高肥3个水平。每个处理施尿素、硫酸钾,同时设置充足水分高磷对照处理。结果表明:在适度的干旱胁迫复水后,磷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百粒重和产量,但过大程度的干旱胁迫下磷肥增益效果不明显,在干旱胁迫和磷素营养的合理组合下,轻、中度干旱胁迫中磷和高磷处理补偿效应较显著,其中中度干旱胁迫高磷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刺激对水稻的种子萌发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研究了超声波刺激对水稻种子发芽和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波对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效应,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2)超声波处理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40kHz超声波处理可以使培杂泰丰增产9.43%,而桂香占20kHz处理比对照增产达到10.55%。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超声波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3)超声波处理显著降低了桂香占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超声波处理后培杂泰丰的垩白度也显著降低。超声波处理显著提高了桂香占的胶稠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甘青青兰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以盐浓度为o(蒸馏水,ok),20,40,60,80,100 mmol/L和PEG-6000浓度为0,25,50,75,100,125 g/L处理种子,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初始萌发时间均被推迟,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甘青青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发后胚根与胚轴的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受损率升高,甘青青兰种子对Na2 CO3的耐受性最差,对Na2 SO4的耐受性较强,对NaC1的耐受性最强.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同样抑制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发芽受损率升高,萌发后胚根和胚轴长度也呈下降趋势,幼苗生长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STERILE APETALA (SAP)是调节花序、花和胚珠发育,调控分生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器官大小的多功能基因。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菠萝SAP转录因子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研究了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对菠萝SAP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SAP蛋白为稳定疏水酸性蛋白且含有3个WD40重复区域,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菠萝SAP蛋白主要结构元件为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qRT-PCR分析显示,逆境胁迫下,AcSAP的表达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在H2O2、NaCl、SA、ABA、Eth、低温(4℃)和病菌侵染胁迫下,AcSAP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逆境胁迫能使AcSAP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为今后菠萝的抗逆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水杨酸对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和水杨酸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以及苗高、根长、根数、苗鲜重、根鲜重及根冠比都得到提高,说明水杨酸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有促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