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主题。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在分析可持续经营理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上,立足可持续经营理论,提出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措施主要是走森林永续经营、分类经营、资产化经营和生态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2.
以森林经营模式理论为指导,依据湿地松纸浆材原料林经营模式的经营模拟系统,建立了该经营模式的经营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经营模式提供的优化经营技术,经营湿地松纸浆材原料林,可获得最佳的经营效果,投入产出比高达494%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现状,以面向林木生长过程的经营为基础,引入流程机制进行经营措施的模拟定制,设计了一种流程式经营过程可视化模拟方法。根据经营过程措施方式不同将林分经营过程进行流程组件式拆分,抽象经营措施为独立的流程模块,对应的经营措施指标抽象为具体的指标参数,采用拖拉构件方式进行经营流程定制,通过解析和执行经营流程过程,得出经营可视化模拟结果。最后以具体的林分经营过程实例分析此方法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可视化模拟效果,可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森林经营中的作业设计是由一定资质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可靠的调查资料,按照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和经营目标编制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一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森林经营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作业设计实施森林经营作业,可以避免森林破坏性的采伐,健康持续地经营森林,按照经营单位的经营理念实现经营目标。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实施作业设计的管理、监督、检查是其保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陵川县所处地理位置及森林资源现状,利用最新的二类调查资料,根据森林现有状况、树种组成、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因子,确定了11个森林经营类型。其中,公益林经营类型有7个,商品林经营类型有4个。同时从不同森林经营类型、森林经营目标出发,结合现有经营技术水平,提出了不同森林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措施和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新岐社区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经营需求,探讨了基于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和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思想,以经营目标、经营周期、立地质量、主要技术特征为依据,把新岐社区林地组织成为了4个森林经营类型组11个森林经营类型,并制作了森林经营类型图,以期为新岐社区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及社区今后的森林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北京某平原森林经营单位各小班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选择树种(组)、林种2个因子划分经营类型,共划分13个经营类型,结合北京平原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目标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为编制经营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要依据经营目的、林分现状、环境条件和立地条件,采取一定的方法确定经营目标。根据经营目标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顺利地达到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森林经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满足发展林产工业和保护环境的双重要求, 近20年来澳大利亚显著改进了森林经营, 其核心是在景观层次上考虑木材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分类经营、拟态经营、健康经营、经济经营、多目标经营、社会化经营、认证经营和安全经营等, 从森林的宏观格局配置到经营作业实施, 从管理体制到技术规程, 从人员素质提高到劳动安全, 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走上了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应借鉴其有价值的经验, 坚持以现代林业的思想指导森林经营, 实行差别经营政策, 完善技术体系, 培养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人员, 加快推进现代林业, 为完成新时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自然森林发展类型在我国经营类型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概述了德国近自然经营目标规划方法——森林发展类型的概念、设计技术指标与设计内容,分析了我国经营类型组织现状与不足;探讨将森林发展类型设计中更具有经营指导意义的参考指标(如潜在自然植被、林下更新、林分发展阶段、生命周期经营计划等)应用于我国经营类型组织过程中,并改进经营类型内容表达形式,包括林分概况、经营目标、树种组成、林分导向过程和近期经营措施4个部分,实现森林类型、立地类型与经营(措施)类型的初步统一与搭配;最后以在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中村林场建立的15个经营类型示范点中的1个实例——缓坡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纯林多目标经营,概况性地说明了该经营类型的设计过程。结果说明,改进后的经营类型经营目标明确、经营措施体系化,更具有经营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了经营效益,更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森林经营模式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湿地松短周期纸浆材原料林经营模式的经营模拟系统,并以简明的森林经营数表体现出来,为湿地松纸浆材原料林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林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家庭经营和股份合作制是福建社会林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家庭经营是社会林业本质的最直观和典型的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也是福建社会林业的重要形式 ,它分为合伙式和要素组合式 2种模式。笔者对家庭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进行了论述 ,并对其利弊、适用范围和发展方向进行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森林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加深对"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的认识,并从速贯彻到林业生产中去。对目前在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指出了当前森林经营中存在的瓶颈,明确了森林经理是森林经营的科学支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生态效益补偿问题、效益评价、经营方案的编制等都是实现生态公益林合理经营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生态公益林经营方案的编制、监测体系的建设、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区域生态公益林稳定性等是今后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试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核心问题--成本管理出发,分析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我国理论界关于成本管理创新及加强成本管理可借鉴的方法等几个大问题,力求推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述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好坏。文章从施工阶段阐述了影响工程造价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可持续森林经营方案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制可持续森林经营方案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了可持续森林经营需要的相关信息与传统森林资源调查之间的差距,分析了可持续森林经营方案在林业行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现阶段编制可持续森林经营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是生态学理论与管理学思想的融合过程。文中在概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并分别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3个角度论述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森林资源管理方法, 其应用不仅仅关系到自然科学, 而更多地关系到文化和社会, 因此要根据特殊的国情和林情, 研究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有森林系统规划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的森林资源丰富且国有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其国有森林的权属清晰,管理理念先进,管理体系规范,法律法规健全,科学化经营程度高,森林多功能经营完善。美国最新的国有森林系统规划管理是在吸取了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的,旨在为人们和社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多种用途,为当前和未来提供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文中介绍美国国有森林系统规划管理的背景和规划框架,分析其规划管理特点,总结其现行管理体系,并提出对我国国有林经营管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system being applied to 6.4 million hectares of the coast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n area referred to as the Great Bear Rainforest. This approach, intended to manage for ecosystem integrity and community wellbeing, is similar in many respects to ecosystem management approaches elsewhere. However, several novel elements are involved in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on British Columbia's coast: shifts in power that have led to increased aboriginal control and the formation of coalitions between groups that were formerly in opposition; development of explicit models relat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land-use objectives and separating knowledge from values; use of ecological thresholds and natural variability to establish management targets. Current management is based on transitional targets that differ from science-based targets. Many challenges remain in moving to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moving from one management model to a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one, limited resources for implementation, dealing with complex systems, the lack of freely available multi-disciplinary data, and the difficulty of bringing concepts of uncertainty and risk into public policy discussions in a transparent mann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