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洪琪  黄红卫  王升  谢鹤  杨冲 《中国蜂业》2006,57(11):21-22
利用蜜蜂品种间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育种原理,采用蜂蜜高产型喀意杂交蜂种与王浆高产型浙农大1号浆蜂种进行三元杂交,定向组配培育成适合西北地区蜜源及气候条件的兼具蜂蜜王浆高产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种。三交种蜂群越冬死亡率分别比其他两组降低3.8%与4.1%,比父母本组蜂群分别少消耗饲料0.9%与1.4%;春季繁殖力比意喀杂交种蜂量增殖10.6%;比意喀杂交种子脾增加20%,;蜂王浆产量比喀意杂交种群产量增产20%;蜂蜜产量群均增产21%,单群年增加产值131元。  相似文献   

2.
绛县化工蜂具厂供应优质蜂具蜂药添加剂我厂生产的蜂王催产剂,为中西结合,高营养型复合制剂,具有催产作用,可刺激蜂王产卵,并通过对蜂群的营养补给与生理调剂,提高子代蜂群的品质,加速蜂群繁殖,提高王浆产量。它是蜜蜂春繁及病、弱群康复的高效添加剂。王浆增产剂...  相似文献   

3.
邱发应 《蜜蜂杂志》2011,31(7):21-21
养蜂多年,每年春繁和秋繁都要用大豆粉或者购买大量花粉来饲喂蜜蜂,以补充蜂群所缺花粉。但在饲喂过程中总担心花粉携带病菌,使蜜蜂交叉感染,给蜂场带来毁灭性打击。从2010年开始,我春繁时购买山东龙口蜂源蜜蜂饲料公司生产的高蛋白蜜蜂饲料来饲喂蜂群,让我消除了担忧,也给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组织国蜂1号(高王浆酸蜜蜂品种,H蜂)、浙江龙游意蜂试验蜂群各20群,在油菜花期进行产浆、产蜜生产性能考察,用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比较两蜂种的产蜜量与产浆量、王浆酸含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国蜂1号产浆量平均值为105.975g,浙江龙游意蜂产浆量平均值为82.9g,群产国蜂1号比龙游意蜂多23.075g,高27,83%,P=5,38E-07〈0.01,差异极显著。10-HDA平均含量,国蜂1号2.02%;浙江龙游意蜂1.59%,前者比后者多0.43%,高27.0铴;P〈0.01,差异极显著。产蜜量平均群产国蜂1号7.2kg,浙江龙游意蜂5.2kg,国蜂1号比浙江龙游多2.0kg,高38,46%,P=0.002〈0.0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蜂蜜、蜂王浆能否取得高产与蜂群的群势和生产能力有关。在蜜蜂春繁时,适时扩大蜂群,养成强群,蜂群中拥有大量适龄采集蜂和泌浆蜂,蜂群的生产能力才强大,才能获得高产。所以,春繁时如何将蜂群养成强群是取得全年丰收和夺取高产的基础,掌握春繁强群饲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对蜂群越冬效果的观察。试验证明,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比常规方法补喂越冬饲料脾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低10%;饲料消耗量低26.7—28.6%。采用非越冬蜂早喂饲料脾的蜂群越冬期蜜蜂结团紧凑、活动量小,蜂群越冬安全。  相似文献   

7.
蜂疗概论     
房柱 《中国蜂业》1995,(5):20-21,27
蜂疗概论江苏省连云港市蜂疗医院房柱(续上期)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螫。蜂螫使人体出...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中蜂在秋繁季节饲喂营养饲料得到营养补充,繁蜂效果更好,达到采集冬季蜜源优质高产的目的。2009年8月25日至2009年1 0月1 2日饲喂几种营养饲料,进行蜂群的取食情况和蜂群群势增殖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新鲜乳品+花粉+糖粉揉成的团状饲料蜜蜂取食较快,蜂群群势增殖效果较好。对中蜂蜂蜜质量安全和蜂群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晴天气温最高可升至12℃,适宜蜜蜂出巢采集,此时外界蜜源不多,仅有少许油菜开花,蜜蜂采回的饲料不足,要视天气变化和巢内饲料情况及时补助或奖励饲喂,以刺激蜂王产卵,加速蜂群复壮。春繁的主要饲料是白砂糖和天然花粉,砂糖最好用开水化开,比例一般是1∶1,糖液中最好掺点蜂蜜;花粉喂前要消毒杀菌,可用百菌杀1支,加500ml清水,用喷雾器喷湿,不断翻转,直到花粉团粒松散软化后再加点蜂蜜,将它捻成条状,放入蜂团巢框上或蜂路间即可。糖液可盛在饲喂器大槽中,小槽可盛略含盐分的清水,不宜过满,上面要放几根稻草,这样可避免蜜蜂落入糖水中被淹死。饲喂器可放入巢箱蜂团巢框旁。  相似文献   

10.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本地意蜂为育种素材,通过系统选育与定向选育,采用闭锁集团繁育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选育出九州意蜂品种配套系,该品种配套系蜂王日有效产卵量高,春繁速度快,群势强,越夏越冬效果好,适应安徽地区生态环境和蜜粉源条件,具有蜂蜜高产、蜂王浆高产、蜂蜜和蜂王浆双高产的生产性能。其“中九州1号”(Eg1)属于蜂蜜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九州2号”(Eg2)属于王浆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王浆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10-HDA含量最高达2.14;水分、蛋白质、酸度基本接近,“九州3号”(Eg3)属于蜂蜜、王浆双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王浆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适应于现代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2.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3,54(2):44-44
1 .蜂种资源蜜蜂品种不是生产有机蜜的决定因素 ,在某种意义上 ,减少杀虫剂残留物污染更为重要。适用蜂群包括 :①人工饲养蜂群 ;②用隔王板隔开幼虫区的蜂群 ;③笼蜂群 ;④核群 ;⑤收捕的野生蜂或分蜂群。禁止蜂群存有在不允许采集区域采集的蜂蜜。2 .蜜蜂采集区域生产有机蜂蜜的蜂场之间相距不得小于 2公里(直线飞行距离 ) ,采集蜂归巢时不得经过任何污染源 ,如喷洒过合成化学剂的农作物、工业区、城区等。否则都会污染蜂蜜。要求所有申报者绘制采集区域的详细图。3.补充饲喂要求在遭遇突然饲料短缺时 ,要求每个养蜂者制订补充饲喂计划。…  相似文献   

13.
利用蜂蜜高产蜂种松丹1号,王浆高产蜂种黄环系组成双王同箱,在不同季节根据生产目的,进行分区轮换定向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品种双王轮换定向繁殖技术,比常规繁殖的蜂群有效产卵量提高21.2%~31.3%,蜂蜜产量提高14.1%~26.9%,王浆产量提高13%~29.4%。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6,(1):29-30
正春繁蜂群的饲喂方式、时间以及饲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蜂群春繁复壮速度的重要变量,几年来,我对此进行了实验和探索,现将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一、奖励饲喂一般来说,外界流蜜多,蜂群泌蜡就多,哺育幼虫也多。春繁奖饲是对贮蜜充足蜂群的饲喂,为的是刺激蜂群多繁育,一般要求糖浆含水分50~55%,模拟蜜蜂采蜜进巢后的花蜜浓度。在蜂群活跃期,泌蜡现象是蜂  相似文献   

15.
在杭州经过一个月的室内越冬,蜜蜂的死亡率为15.86%,每公斤越冬蜂的饲料消耗量为1.266Kg,室外越冬蜜蜂的死亡率为29.0%,每公斤越冬蜂的饲料消耗量为1.676Kg,两者差异极显著。蜜蜂的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都是室内越和立优于室外越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1,62(8)
在山西,蜂群春衰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和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 一、春衰的原因 1.蜂群内部结构不合理 未能合理的培养适龄越冬蜂,使蜂群结构老龄化、两极分化或蜜蜂个体的营养贮备不足,使得蜜蜂体能下降而缩短寿命。老龄化是因秋季工蜂参与了哺育工作,蜜蜂个体过早衰老,在春繁时很快淘汰引起春衰;两极分化是蜂群内部结构不合理,秋繁时没有限制蜂王产卵,一部分出房幼蜂未能爽飞排泄,  相似文献   

17.
蜂场发生盗蜂,是饲养工作上的失误。蜂群起盗,互相干扰,影响蜜蜂正常生活,造成大批蜜蜂死亡,增加了饲养工作上的困难。笔者在长期的养蜂实践中,总结了预防盗蜂的方法,今介绍如下。一、盗蜂是什么所谓盗蜂,就是从它箱盗窃蜂蜜的蜜蜂。盗蜂抢夺蜂蜜,储备饲料,  相似文献   

18.
慢性蜜蜂麻痹病是一种危害成年蜂的病毒病,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都有此病分布,1982~1985年调查表明,在我国,慢性麻痹病的发病率占成年蜂病的66.8%。该病严重影响密蜂的寿命,造成蜂群群势下降,蜂蜜和王浆产量降低。发病与季节关系密切,一年之中,以春、秋季节发病为重。应用“抗蜂病毒一号”药物防治该病,对蜜蜂安全,疗效达90%以上,现已在全国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蜂群春繁要从质量抓起,总结起来就是:无螨蜂量足,饲料更要优,科学来管理,遵循自然律。无螨蜂量足是春繁的基础,没有足够数量的蜜蜂,要繁育出健康的蜜蜂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不低  相似文献   

20.
蜂蜜的炒用     
安平 《蜜蜂杂志》2009,29(1):28-28
蜂群春繁要从质量抓起,总结起来就是:无螨蜂量足,饲料更要优,科学来管理,遵循自然律.无螨蜂量足是春繁的基础,没有足够数量的蜜蜂,要繁育出健康的蜜蜂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不低于3脾(约1万只)蜂才箅得上量足.这样的群势,无论是保温还是育虫都有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