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双斑萤叶甲Monolepta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 ,叶甲科 ,是一种在我国分布很广的杂食性害虫。据报道 ,该虫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蔬菜等多种作物。东辽县历年发生很轻 ,但2000年由于长期干旱高温 ,该虫首次大发生 ,对其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 ,简报如下 :一、发生概况双斑萤叶甲在东辽县发生于7~9月 ,以成虫危害大豆、玉米、高粱、水稻和蔬菜 ,其中大豆和玉米受害最重。成虫7月上旬出现 ,中旬达危害盛期 ,在大豆和玉米、高粱上取食叶片后 ,留下白色网状斑和孔洞 ,据…  相似文献   

2.
双斑莹叶甲(MonoleptahieroglyphicaMotschulsky)俗称“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杂食性害虫。主要咬食玉米、谷子、豆子等作物的叶、花、籽粒等部位,尤其咬食玉米雌穗花丝,不能授粉,对玉米制种田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我县在一般年份里减产10%~15%,1997年严重发生,减产达20%。1999年我县干旱少雨,持续高温,该虫危害极为有利。玉米制种田发生面积6000余亩,占全县制种面积的1/3。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6~4.8mm,长卵形,棕黑色,有光泽。每个鞘翅基半…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褐足角胸叶甲发生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北京市顺义、延庆等区县在玉米田发现一种以前未发生过的新害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鉴定为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fulvipesMotschulsky。1田间为害状褐足角胸叶甲以成虫啃食玉米叶片,从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玉米抽雄前受害最重。据观察,成虫怕光,喜欢集中在心叶内为害,啃食叶肉造成许多小孔,有时被啃食的小孔连接起来,使叶片横向被切断,或叶片呈破碎状。玉米苗期受害,褐足角胸叶甲在心叶内为害,使心叶卷缩在一起,呈牛尾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据顺义区植保…  相似文献   

4.
杨光安 《植物医生》2002,15(2):29-29
短星翅蝗CalliptamusabbreviatusIkonn.属直翅目 ,蝗科 ,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内蒙等地 ,以成虫危害豆类、蔬菜、马铃薯和瓜类等作物。2001年春夏高温干旱 ,该虫在东辽县、东丰县局部严重发生 ,作者对其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简报如下 :1发生特点短星翅蝗在东辽县发生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 ,主要以丘陵地带、果园的山坡耕地发生严重。该虫以成虫食害大豆叶片 ,在安恕镇岳家村山地果园调查 ,该园有5.4hm2梯田大豆发生短星翅蝗 ,被害株率达100 % ,其中有62 %的叶片被吃光 ,仅剩茎秆。每m…  相似文献   

5.
根据各地相关部门调查,近年双斑萤叶甲在北方菜区为害加重。双斑萤叶甲一年发生1代,分布广,成虫为害期长,数量多,集中为害秋菜幼苗,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同时,合理耕作,规避为害,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或耐受能力。对为害较重的田块,除及时采取化学防治外,还要补水、补肥,加快植株生长,减轻损失。  相似文献   

6.
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俗称双斑萤叶甲。原来寄主为豆类、苜蓿、玉米等作物,2002年在玉米制种地附近的棉田里小面积为害棉花,2004年以后成为博乐地区棉田的主要害虫。为了更好地控制其为害,2004 ̄2005年对该虫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在田间进行了饲养及田间观察。1为害特点双斑长跗萤叶甲以成虫在白天为害棉花叶片,花蕾苞叶、花柱,夜间躲在棉叶下休息。一般在5月中旬棉花苗期出现,开始出现成虫取食棉花叶片表层叶肉组织,5月下旬棉花蕾期是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最严重时期,7月中旬花期为害减轻,因气温高、棉株叶…  相似文献   

7.
叶甲科昆虫,又叫“金花虫”,幼虫和成虫绝大多数为害叶片。近年来,谷田叶甲在北方山区为害加重,食叶、蛀茎、咬根等。叶甲分布广,成虫为害期长,数量多,对幼苗为害严重。对叶甲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同时合理耕作,规避为害,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或耐受能力。对为害较重的田块,除及时药剂防治外,还应补水、补肥,加快作物生长,减轻损失。  相似文献   

8.
黄建军 《植物医生》2002,15(1):21-21
玉屏县新建梨园发生的病虫害 ,主要有梨茎蜂、梨网蝽、梨蓑蛾(避债蛾)、梨锈病等 ,给林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现将发生危害症状与综合防治要点简介如下 ,供参考。1发生特点与症状1.1梨茎蜂JanuspiriOkamotoetMu ramatsu,属膜翅目、茎蜂科 ,是梨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玉屏县1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基部越冬。第2年3月化蛹 ,4月中旬羽化。成虫在新梢上产卵危害 ,以产卵管从新梢上端3个叶片下环向几次锯入 ,使锯口上部嫩叶萎蔫 ,随即插入锯口下约5mm处组织里产卵 ,每产1粒 ,嫩梢处留一小…  相似文献   

9.
葡萄沟顶叶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益知  祁健  李虎 《植物保护》1992,18(4):16-17
葡萄沟顶叶甲在陕西省丹凤县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士壤里过冬,自葡萄萌芽到落叶前均有成虫为害,取食葡萄幼嫩组织,尤喜食花梗、穗轴。冬季深翻树盘,葡萄萌芽时地面喷药,开花前、幼果期树上喷有机磷杀虫剂等可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0.
玉米铁甲虫 [Dactylispasetifera (Chapuis) ]是广西区域性的玉米大害虫。主要分布在南宁、百色、柳州、河池等 4个地 (市 )。百色地区 1 2个县市有 7个县发生。在德保、平果、田东、靖西县为害水田玉米和旱地早玉米 ;在隆林、西林、乐业县为害中玉米。玉米铁甲虫 1a发生 1~ 2代 ,第一代为主害代 ,以幼虫为害为主 ,成虫也造成为害。成虫沿玉米叶脉咬食叶肉 ,形成长短不一的白色线条 ,并将卵粒散产于嫩绿的心叶上端。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咬食叶肉 ,留下表皮 ,形成白色枯斑 ,严重地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玉米被害后 ,…  相似文献   

11.
双斑萤叶甲是北疆棉田的一种新害虫。1998年在新疆奎屯垦区(农七师)首次发现以来[1~2],2004年在博乐地区棉田发生并为害[3],在短短的几年中已扩散到石河子地区。2005年新湖垦区首次发现双斑萤叶甲点片危害棉花,2006年发生面积迅速扩大,从2005年的80hm2发展到2006年的513hm2,目前已成为该垦区棉田中继棉铃虫、棉蚜和棉叶螨后的另一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除茶树外还可危害樱桃、石榴、枫杨等植物。以幼虫危害、将叶片咬食成弧形缺刻,甚至将叶片食尽,仅留秃枝、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海南省每年7~9月间危害最重。9月以后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蛹入土深度一般1~3厘米。成虫趋光性强。...  相似文献   

13.
建瓯市发现水稻食根金花虫1996年8月我市迪口镇农技人员在单季晚稻田发现稻根叶甲(DonaciaprovostiFairmaire),别名为稻根金花虫。全镇发生面积500hm2,一般损失650~1300kg/hm2。该虫的为害是以幼虫集中水稻根部,咬...  相似文献   

14.
粉筒胸叶甲的发生及防治邓国荣1杨皇红1李伟群1黄大兴1李振福2黄月香2曾东强粉筒胸叶甲[Lypesthesater(Motschul-sky)]属鞘翅目,肖叶甲科(Eumolpidae)肖叶甲亚科(Eumolpinae)。据报道,该虫在国内分布于陕西...  相似文献   

15.
李国钰 《植物医生》1997,10(5):33-34
绿翅短鞘萤叶甲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初步研究李国钰(四川省甘孜州农科所康定626000)一、分布与危害短鞘萤叶甲(GeinulajacobsoniOgloblin)是四川白玉县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海拔3150~4000米的一季麦作区内均有分布。以幼虫...  相似文献   

16.
韭蛆是韭菜上重要的地下害虫 ,幼虫钻食韭菜的地下部分 ,轻者使韭菜萎蔫断叶 ,重者成墩死亡。1韭蛆的发生规律韭蛆在山东1年发生4~5代 ,大田间以幼虫在寄主生长的土壤内或韭菜芽墩内越冬 ,在温室和温床里以及在室内越冬则不明显。越冬代成虫3月间出现 ,4月上旬达高峰。成虫善于并翅及扇翅爬行 ,一般情况下不善飞 ,起飞时也离地不高 ,扩散不远。成虫畏强光 ,羽化出土后即在危害处附近的隐蔽场所里停息和交配 ,常常聚集成群。产卵在土缝里 ,卵数粒至十余粒集中产 ,有时散产 ,卵期约7d。韭蛆幼虫有腐食性 ,喜湿怕干。幼虫期约10~1…  相似文献   

17.
赭色鸟缘象 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at是云南蔗区近年发生的一类严重蛀食蔗茎的害虫 ,已给甘蔗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1992年首次在云南勐海蔗区发现 ,仅零星发生 ,1995年已连片为害 ,目前发生面积达 40 0 0 hm2 。新植、宿根蔗均可受害 ,1株甘蔗仅 1头幼虫蛀食就可使其枯死。目前已发现该虫的寄主有甘蔗和竹子两种 ,其中最喜食甘蔗。而 80年代前是主要发生于竹林 ,取食笋肉。赭色鸟缘象成虫 5、 6月出土 ,取食甘蔗嫩茎作为补充营养。成虫产卵量大。 1头成虫 1代可产卵 5 0~ 6 0粒 ,多的达 86粒。成虫选择靠近生长点的茎节部位咬一小…  相似文献   

18.
梁明成 《植物医生》1999,12(5):36-36
近年来,美洲斑潜蝇传入我地,迅速扩展,危害逐年加重,制约了我地瓜菜及花生、烟草等作物的生产。一、危害特点该虫在我地寄主植物多达8科23种,春、夏、秋季均可危害,以菜豆、豇豆、丝瓜、番茄、辣椒、白菜危害最重,叶片被害率达10%以上,严重的达50%。成虫刺吸叶片汁液,幼虫潜食叶肉,造成蛇形或不规则的白色虫道,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大量落叶,产量损失1~2成,重者达4成以上。二、发生规律美洲斑潜蝇一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严重,但有明显种群高峰期和相应的严重危害期。在我地,成虫始发期于4月上中旬,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甜菜龟叶甲的危害不容忽视查哈阳农场197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甜菜,一直到1990年从未发现过甜菜龟叶甲(CassidanebulosaL,)。但1991年以来连续3年发生危害,180亩受害较重,每株甜菜上有虫60多头(1991),叶片几乎被吃光。因防治...  相似文献   

20.
食根叶甲有两种都可为害莲藕,稻根长腿叶甲(Donacia provosti F.)和莲根水叶甲(D.simpies F.)又名食根金花虫,是一种食性较广的地下害虫,以幼虫在土壤中为害作物,常群集于作物根系上,吸取营养,造成作物生长发育停滞,植株矮小甚至枯死。 食根叶甲为害通芯白莲,广昌县于1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