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脑膜脑炎是脑遭受到传染性或中毒性因素的侵害,引起脑膜及脑实质发生炎症,以伴发严重的脑机能障碍为特征。1病因本病多数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例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李氏杆菌等均可发病。也可由寄生虫,如脑囊虫、脑脊髓丝虫、脑包虫及血液原虫等的侵袭,而导致脑膜脑炎的。猪食盐中毒,发霉玉米中毒等中毒性疾病也能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3.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畜、禽、啮齿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以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鸡脑脊髓炎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鸡神经中枢系统的传染病,又名流行性震荡。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冬两季多发,主要侵害雏鸡和产蛋鸡,育成鸡表现不明显症状。本病最早为美国科学家发现,由美国兽医学会命名"鸡脑脊髓炎"。吉林省在2008年前几乎很少报道鸡脑脊髓炎病例,但近几年由于蛋鸡优良品种的引进,本病在一些蛋鸡场时有发现。1流行特点1.1主要危害1月龄以内幼鸡和产蛋鸡,以共济  相似文献   

5.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脑脊髓炎病毒感染引起,病原对外界抵抗力强,对刚断奶的仔猪危害较大,成年猪多表现隐性感染;消化道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也可感染;本病临床主要表现脑脊髓炎型和脊髓麻痹型两种,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消毒和检疫,治疗可采用对症疗法,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正>1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本病又称猪脑脊髓灰质炎,本病最初发生于捷克的捷申城,因而也称捷申病。本病是由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仔猪,其临床特征是呈脑脊髓炎型和脊髓麻痹型的一系列神经症状。近20多年来,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大多数国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1.1病原本病的病原体为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猪肠道病毒Ⅰ型。本病  相似文献   

8.
正脑膜脑炎是脑膜及脑实质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引起的疾病。中兽医学中的脑黄、心风狂等与本病相似。炎症常由软脑膜开始,而后波及脑实质,或先有脑实质炎症后波及脑膜。由于脑膜与脑实质在组织结构上相互联系或相互影响,本病主要呈现一般脑炎症状或灶性症状,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鸡脑脊髓炎是主要侵害幼雏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共济失调,头颈肌肉振颤,两肢轻瘫及不完全麻痹,母鸡产蛋下降等.世界各地都有本病存在,据资料报道当前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几种主要疾病中就有本病.现就笔者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的经验,谈谈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脑膜炎病是在病因作用下,软脑膜及整个蛛网膜下腔发生炎性变化,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侵害到脑,引起脑实质发生炎性反应。是一种伴发严重的脑机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原因大多与感染病原微生物有关,过热,脑震荡及吃了发霉的饲料等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脑膜炎病各种家畜都可发生,但马属动物在农村最常见,且都是由过热而引起的本病,我在临床上遇到好几例表现不同症状的脑膜炎病。现将本病在临床中的诊断及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亦称捷申病(Teschen disease)。其病原为属于细小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猪捷申病病毒。本病的自然病例多呈不明显的隐性感染或呈零星散发,但有时也可引起暴发流行,几乎所有的猪均可陆续感染,急性型死亡率可达70%,我国已将本病列为二类传染病。本病与其它肠道病毒病在血清学反应上有一定的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为主要病变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经蚊虫传播。主要分布在亚洲,多为夏秋季流行。由于本病人畜共患,危害严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禽脑脊髓炎又称禽流行性震颤,是由禽脑脏脊髓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地方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的幼年鸡,1~2周龄的幼雏鸡易感性最强.病鸡临床主要表现共济失调,头颈肌肉震颤和两肢不完全麻癖.病毒主要侵害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其病理学变化特征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病变.现将近年来各养鸡场送检的禽脑脊髓炎病例的病理变化特点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牛羊等动物的脑内引起。黄牛是一个古老品种,它性格温驯、耐粗饲、食量小,在我省农区担负着重要的役用功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饲养数量很多。但据观察,黄牛比牦牛易染脑包虫病,本病病程长、危害大;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多次  相似文献   

15.
雏鸡脑脊髓炎的调查报告薛占永呼秀智(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057150)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主要侵害幼禽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感染途径最重要的是种鸡对种蛋的感染。AEV侵入种鸡群不表现临床症状,仅引进短时间的产蛋下降,往往易被忽视而引起孵化...  相似文献   

16.
李范文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0):176-177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多头蚴是寄生于犬、狼、狐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绵羊脑内、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可造成羊死亡.本病在农牧区广泛存在,特别是犬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高睿  刘军 《兽医导刊》2016,(2):221-221
脑震荡是由于牛的脑受到钝力的冲击、撞击或打击,致使脑神经受到损伤,既无肉眼可见的,又无显微镜下可见的组织学变化,只是引起昏迷、反射机能停止或消失的现象。如果脑组织已经发生病变,即为脑损伤。本病发生于各种家畜,牛也多发,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本病是侵害雏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快速震颤为特征。禽脑脊髓炎(AE)是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该病又叫流行性震颤。  相似文献   

19.
禽脑脊髓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脑脊髓炎是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幼鸡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禽业尤其是种禽饲养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就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基因结构、致病机理、免疫等问题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脑膜脑炎主要是受到传染性疾病或中毒,使软脑膜及整个蛛网膜下腔发生炎性变化,引起脑实质炎性反应或脑膜与脑实质同时发炎。当肌体防卫功能降低,由于受到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化脓杆菌等强毒力致病菌的侵害时,引起本病发生;脑部外伤、炎症和寄生虫的侵入,感染褥疮等过程中转移到至脑而发病;此外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铅中毒、食盐中毒、霉玉米中毒,也可造成本病的发生。本病病程一般在12~48小时。早期发现,治愈率很高。现将笔者在临床中治疗的二例牛脑膜脑炎病例,介绍如下。病例1:2004年5月26日,本市沿江乡孙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