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 在198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巢湖地区根据农业部门连续6年的定点试验研究和抽样调查分析,因地制宜地采用复、套、插种等办法,示范推广了油菜——西瓜——晚稻、油菜——早稻——番茄、春马铃薯——早稻——双晚、早稻——白菜——大蒜、番茄——晚稻、早稻——荸荠、席草——晚稻、早稻——蔬菜、早稻——豆类、春玉米——晚稻等10种水稻、经济作物轮作方式(以下简称稻经轮作方式)。在不占用粮食耕地的情况下,利用水稻前后茬发展了17.49万亩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占同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75.7%,有效地解决了沿江老商品粮区粮经争地的矛盾,实现了粮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宁波市姜山镇探索出了一批多种多养、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安全生态的农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示范推广。现将西瓜-晚稻-花菜、甘蓝-晚稻-青菜和马铃薯-早稻-花菜3种种植模式的示范情况、种植技术及经济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技术》2022,(1):8-11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稳增收,在原有"早稻-再生稻-莴苣""烟叶-晚稻-莴苣"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推广"甜玉米-中稻-莴苣"种植模式.该模式在2020年高产示范种植中,每667平方米(1亩)甜玉米产量1485千克、中稻产量760千克、莴苣产量4050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达13088元."甜玉米-中稻-莴苣"一年三茬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季杂交稻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肥水平与杂交水稻产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养分吸收量,据此,提出了夺取杂交水稻高产的施肥技术。 杂交早稻亩产540公斤,需吸收氮10.9公斤、五氧化二磷4.9公斤、氧化钾15.9公斤、二氧化硅43.8公斤;杂交晚稻亩产560公斤,需吸收氮15.9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19公斤、二氧化硅63.8公斤.同一施肥水平,杂交晚稻比杂交早稻多吸收氮20%~27.5%,钾7%~24.1%,磷相似。杂交晚稻秧苗期、分蘖盛期吸钾量高于杂交早稻,齐穗后低于杂交早稻;杂交稻要获高产在氮磷水平中上稻田,施钾是第一位因素,杂交早稻应重视中后期施钾,杂交晚稻应重视苗期及早施钾肥;早晚杂交稻要获超500公斤产量其氮磷钾最佳拖肥量分别为12、4、10.7公斤/亩和12、4、12公斤/亩。  相似文献   

5.
稻田水旱轮作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稻田水旱轮作研究表明 :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培肥了地力 ,改善了稻米品质。水旱轮作中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轮作方式 1(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 ) ;其次为轮作方式 2 (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 ) ;再次为轮作方式 3(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 ) ;而连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在定义水稻主栽品种及主产区的基础上,对近5年湖南6类水稻主栽品种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水稻主栽品种集聚度差异显著,常规早稻常规中稻常规晚稻杂交晚稻杂交早稻杂交中稻;常规早稻、常规中稻、杂交晚稻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杂交早稻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杂交中稻主要分布在大湘西地区,常规晚稻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各主产区集聚度差异明显;各类水稻主栽品种面积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少数水稻主栽品种具有季别广适性;水稻主栽品种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现象;提出了优化湖南水稻主栽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大蒜套种秋白菜是利用两茬作物生育期均较短的特点,在前茬大蒜生育后期,于大蒜垄沟培白菜埯,播种白菜,大蒜收获后对白菜进行正常管理的一种套种方式。这种栽培方式能有效地利用光、温、水、土壤等自然条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今年绥化市种植大蒜套种秋白菜4350亩,前茬大蒜亩产值约为2000元,亩效益为1190元;后茬白菜亩产值为2200元,亩效益为1540元,两茬合计亩产值4200元,亩效益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潜山县地膜西瓜--双季晚稻模式栽培迅猛发展,面积达5 000亩;耕地实行了水旱轮作,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了较好的互补效应;一般每亩可产西瓜3 000千克、水稻510千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经验做法及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大蒜、分蘖洋葱、菜豆、西瓜、甜瓜、甘蓝分别作白菜的前茬,通过复种或套种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前茬蔬菜对后茬秋白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甘蓝作前茬的对照相比,大蒜、分蘖洋葱、菜豆、西瓜、甜瓜作白菜的前茬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促进白菜的长势,使其叶球高和叶球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白菜霜霉病[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的病情指数,显著提高白菜的产量。对前、后茬总效益的分析表明,甜瓜-白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西瓜-白菜和菜豆-白菜,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42.3%、48.9%和33.6%;大蒜-白菜处理与对照的效益基本一致,分蘖洋葱-白菜处理总的经济效益表现最低,比对照减少了12.4%。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杂交早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万年县农科所一户农户示范大棚草莓—杂交早稻生产模式,现已推广到本县农科所、陈营镇、汪家乡、梓埠镇等乡镇几百户农户种植,该模式下草莓9月上中旬移栽到大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扣大棚膜,12月中旬开始上市,翌年5月上旬空茬;水稻4月初播种,选用中晚熟杂交早稻良种或晚稻良种,5月上中旬移栽或5月上中旬直播,7月下旬或8月初收获。一般亩收草莓2500kg,产值1万元,收稻谷550kg,产值1000元,全年产值11000元,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双超”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搭配方式是双季稻生产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该项研究共设置了杂交早稻+杂交晚稻、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超级杂交早稻+杂交晚稻、常规晚稻+常规晚稻等4个双季稻品种搭配方式,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较其他品种搭配方式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平稳的叶面积动态.较高的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是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搭配方式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双季稻金优273-丰源优299(迟熟早稻-迟熟晚稻)、陆两优996-Y两优1号(迟熟早稻-中稻品种作晚稻)、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中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和金优207-丰源优299(晚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4种品种搭配模式的早、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金优273-丰源优299搭配模式相比,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模式产量最高,其中晚稻贡献大于早稻;其次是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与前者相反,早稻的贡献大于晚稻.可见,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即早稻选生育期适中的超高产迟熟品种,晚稻选生育期较长的超高产中稻品种搭配的栽培模式具有"双超"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0,(2)
定海区白泉镇的大棚草莓-西瓜这个种植模式,自1994年示范成功以来已实现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纯收入超万元目标,近年又逐步摸索,进一步发展成大棚草莓-西瓜-早熟5号白菜一年三套三熟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自然生态资源,新辟了一条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1.产量与效益以承包大棚的张全武大户为例,1998年该模式亩产草莓2000千克,春节前后上市,产值24000元;西瓜2000千克,产值2200元;早熟5号白菜1500千克,产值1500元;合计亩产值27700元,扣除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低茬浸泡免施除草剂免耕栽培对杂交晚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杂交晚稻免耕栽培提供参考。采用低茬浸泡免耕、施用除草剂免耕、常耕3种栽培方式进行3次重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年杂交晚稻采用低茬浸泡免耕栽培,灭杀禾茬再生苗效果分别是98.15%和97.14%,同常耕相比全生育期分别相差-1 d和0 d,产量减产分别是2.9%和3.4%,增收分别是13.6%和13.9%,并且抢时省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低茬浸泡免耕栽培杂交晚稻适宜在田块面积小、机械化程度低的丘陵山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江淮地区肥-稻-稻轮作制下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江淮地区在紫云英-早稻-晚稻轮作制条件下紫云英与无机肥料的合理配比及施肥效应。[方法]以早稻品种早籼7038和晚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试材,研究了江淮地区肥-稻-稻轮作制下,化肥与紫云英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早稻试验中,化肥施用量减少30%时,早稻产量随紫云英配施量的提高而明显增加,配施22 500 kg/hm~2紫云英处理的早稻增产效果最佳,比用100%化学肥料处理的高8.2%;晚稻试验中,晚稻产量随着前茬紫云英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前茬配施30000 kg/hm~2紫云英处理的产量最高,且略高于完全化肥处理。[结论]增施化肥或配施紫云英致使水稻产量构成参数均有相应提高;前茬配施高量的紫云英对促进晚稻产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东台地区的早春大棚西瓜、水稻、豆瓣菜(水芹)、早春大棚西瓜、慈姑2年5茬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西瓜、慈姑产业连作障碍问题,而且开辟了一条设施西瓜与水生蔬菜共同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一、效益分析及茬口安排1.效益分析该模式每亩产  相似文献   

17.
<正> “蓉油4号”属甘兰型半冬性杂交油菜,已于1996年4月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我地于1995年引进种植,一般亩产干籽实150~170公斤,高的达22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比“中油821”早3~5天,比“秦油2号”早8~10天,与当地白菜型“小油菜”熟期相近,是早稻、棉花、西瓜、山芋等作物的良好  相似文献   

18.
镉污染稻田改制玉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镉(Cd)污染稻田水旱轮作改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结果表明,早稻改种春玉米(玉-稻轮作)年度总产量为13340 kg/hm2,比种植双季稻(稻-稻轮作)增产9.3%(P0.05);晚稻改种秋玉米(稻-玉轮作)年度总产量为11298 kg/hm2,比种植双季稻减产7.4%(P0.05)。稻-玉轮作(晚稻改种秋玉米)农产品Cd含量较低,早稻稻米Cd含量为0.22 mg/kg,配合钝化措施可以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秋玉米Cd含量仅为0.06 mg/kg,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内;而玉-稻轮作(早稻改种春玉米),春玉米Cd含量为0.07 mg/kg,春玉米食用安全,但晚稻稻米Cd含量达1.59 mg/kg,远高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0.2 mg/kg,比稻-稻轮作的晚稻稻米Cd含量增加137%(P0.05),早稻改种春玉米显著增加后茬晚稻稻米对Cd的吸收积累。Cd污染土壤(全Cd含量1.08 mg/kg)改制玉米(早稻改种春玉米、晚稻改种秋玉米)皆可避开当季农产品的Cd污染风险,稻-玉轮作配合钝化措施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玉-稻轮作则可采用春玉米食用与晚稻作为富集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生态循环减控模式,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修复Cd污染土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茬口安排 马铃薯于10月底种植到一季晚稻田里,于次年4月初开始上市出售;西瓜大棚育苗于4月底前进行移栽到马铃薯田里,于7月上中旬成熟出售;7月下旬翻耕栽插一季晚稻,水稻于10月底收割;接着义进行马铃薯种植,这样进行水旱轮作,既提高了地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每667平方米收入可达1万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搞棉花-西瓜套种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栽培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如今,全区瓜棉套种面积近万亩(1亩=1/15公顷),遍布各个乡镇,西瓜平均单产2500公斤,亩效益1250元,棉花平均单产皮棉78公斤,亩效益1170元,两茬合计亩效益2420元。棉花-西瓜套作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⒈品种 为缩短棉花、西瓜的共生期,西瓜选用中早熟品种,主要有郑杂9号、京欣1号、金钟冠龙、少籽霸王龙等。棉花选用株型大、长势强、不早衰的高产抗虫棉品种,主要有标杂A、双价321、9913等品种。 ⒉施肥 重施底肥,亩施底粗肥4~5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