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及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在水稻各生长发育期差异极显著;不同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排序为白浆土>草甸黑土>草甸土>黑土>盐碱土,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排序为黑土>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盐碱土,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盐碱土>白浆土>黑土>草甸黑土>草甸土;水稻对不同类型土壤氮、磷养分吸收量与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对钾的吸收无规律性变化,水稻植株中氮、磷、钾养分的累积量主要受水稻生物产量和植株中养分含量的影响;成熟期水稻穗部氮、磷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茎部钾含量高于穗部和叶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主要种烟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根际pH值、有机质与碳氮比值以及氮、磷、钾的数量与非根际土壤差异明显。烤烟根际pH值明显下降,有机物质出现积累,氮、磷、钾数量增加,其中有效养分的积累顺序为:K〉P〉N。通过对烤烟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对改良烤烟栽培和施肥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郊区平原轻壤质潮土类土壤上研究了氮,磷,水三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氮,磷,水对小麦增产的作用顺序为水-氮-磷。肥水之间存在交互任用,但肥料对水的影响较小,而对肥料的影响则料大。在氮磷两种肥料之间,不和磷的交互作用大于水和氮。  相似文献   

4.
第二讲:库尔勒香梨的土、肥、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土壤管理   香梨树对土壤水分要求排水良好,保水力强,对养分要求全面(氮、磷、钾)持久,长期供给,而成龄果树树体基本郁闭,根系交错,要求土壤疏松、通气,为果树根系提供足够的水、肥、气、热,加速根系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增强 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能力,保证树体健壮。因此土壤管理是果树生长的基础。 它的目的和作用:(1)扩大根域土壤范围,为果树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土壤养分供应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高沙土地区小麦不同产量水平土壤养分供应特点的分析表明:高产条件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较高,碱解氮含量在生育前期较高,拔节期出现峰值,速效磷含量生育前期值较高,速效钾在小麦一生中含量均较低,不同产量永平条件下差异不大。高沙土地区土壤速效磷含量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导因子,通过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体系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应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供氮(0, 120, 180, 240 kg/hm~2,记为N0、N1、N2、N3)和供磷水平(0, 35, 70, 105 kg/hm~2,记为P0、P1、P2、P3),以单作玉米(施氮水平:N0、N2,施磷水平:P0、P2)为对照。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较玉米单作施氮磷的增效作用更明显,分别提高了20.16%和20.60%。套作玉米中,各氮磷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有影响,相同磷素水平下,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于施氮180 kg/hm~2时最高,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受到抑制,有效磷含量较不施氮降低;相同氮素水平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脲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碱解氮含量先增后减。相关分析表明,氮磷互作下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6~0.812),与玉米氮磷积累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及植株吸磷量呈正相关,尤其与有效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关系(r=0.634~0.851)。综上,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由于种间效应和氮磷互作共同作用,活化了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提高土壤碱性氮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利于玉米植株氮、磷素的累积。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套作模式下玉米氮磷配施以氮减至180 kg/hm~2、磷减至70 kg/hm~2时,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7.
在新沂水蜜桃主产区2种代表性土壤上进行有机肥配合化肥减施试验,以探寻适宜当地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参数。设置不施肥NF、常规施肥CK以及有机肥处理OF-N、OF-P、OF-K、OF-NP、OFPK、OF-NK、OF-NPK(分别代表施入有机肥的同时减施化肥养分氮、磷、钾、氮磷、磷钾、氮钾、氮磷钾)。OF-N对商品果产量影响小,OF-P和OF-K可增加5.1%~6.8%和6.1%~9.6%商品果产量,OF-NP和OFNPK分别减少0.8%~7.6%和3.9%~15.0%商品果产量。各有机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配合减施化肥氮土壤速效氮明显下降至较低值,配合减施化肥钾有效削减土壤过剩速效钾,配合减施化肥磷土壤速效磷也有所下降。另外,各有机肥处理均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配合减化肥氮处理可减少果实硝酸盐含量。OF-P和OF-K可同时增加净效益、产投比和肥料农学效率,而OF-N、OF-NP和OF-NPK同时降低了净效益和产投比。因此,新沂水蜜桃适宜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有利于改善土壤酸碱度和有机碳库,增加商品果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适宜主要减施化肥磷钾而适度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氮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64,自引:4,他引:60  
在土培池条件下,研究了2种土壤(砂土和黏土)和4种施氮水平下4个水稻品种(组合)施用氮利用效率、增产效应及吸氮特性。结果表明,(1)在砂土和黏土上施用氮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黏土上的产量显著高于砂土上的,而砂土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显著高于黏土。(2)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氮肥的利用情况不同。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呈砂土>黏土的趋势,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呈黏土>砂土的趋势,而氮肥农艺利用率则因水稻基因型不同在不同土壤上表现有所差异。(3)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在2种土壤条件下,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氮肥表观利用率在砂土条件下呈一直上升趋势,以高肥处理最高,在黏土条件下则呈现先上升,至中肥最大,高肥显著下降的趋势。(4)秸秆吸氮量、籽粒吸氮量和总吸氮量均呈黏土>砂土的趋势,但差异相对较小。(5)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氮肥利用效率和对氮素的积累与分配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9.
沈阳东陵古松根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古松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了沈阳东陵不同深度古松土壤磷酸酶活性及与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距树干4m处可能是古松根系吸收养分较强的地方,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磷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磷酸酶可以表征古松根区土壤中磷素的含量状况;古松根区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烟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随氮肥用量增加,烟田土壤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和水分产值率增大,当氮用量达到67.5kg/hm2时开始下降;灌水与氮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灌水量在225~450m3/hm2范围内,施氮22.5~45.0kg/hm2既可满足烤烟生长的需要又可增强其对土壤水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作物水氮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现阶段作物水氮耦合效应研究进展,给之后深入研究水氮耦合效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总结了水氮耦合效应对土壤物理性状、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土壤酶活性、光合性能、生理代谢、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现阶段水氮耦合效应研究存在的不足,包括水氮耦合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氮利用效率差异机制、水氮调控生理及分子机制,以及水氮耦合高效管理模型等方面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对今后在本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日后加强节水节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临安市农地土壤氮磷钾现状与历史演变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与施肥对临安市农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农地土壤肥力的演变趋势,于2008—2010年间对全市农地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进行了全面的采样分析。调查表明:由于利用方式和施肥水平的差异,临安市农地土壤氮、磷、钾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全氮的变化比有效磷和钾小;3种土壤养分中,有效磷最为丰富,而速效钾缺乏最为明显。雷竹林地土壤中有效磷和有效钾有明显的积累,部分磷积累过度的农地已开始对环境产生影响;但粮地、茶叶和山核桃林地土壤的缺磷、缺钾较为明显。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效磷呈现增加趋势,而速效钾有下降的迹象。研究认为,在临安市农地培肥中应适当增加粮地、茶叶和山核桃林地肥料的投入;控制雷竹林地肥料的用量;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和有机-无机肥料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3.
以燕麦坝莜一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褐煤腐殖酸常规处理(CK),仅2011年施用腐殖酸,连续2年、连续3年、连续4年施用腐殖酸,以研究腐殖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从而明确腐殖酸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多年施用腐殖酸可增加燕麦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增强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利于培肥土壤,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土壤碳、氮等养分的循环,达到提高土壤质量的目的。不同施用年限腐殖酸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不同,连续施用腐殖酸4年的作用优于连续施用3年、2年、1年,4种处理均优于CK处理,说明土壤腐殖酸的累积效应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年施用腐殖酸对改善10~20cm土壤脲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作用显著,能为作物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素。试验发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微生物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钾对小麦生长发育、抗旱性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陈培元  蒋永罗  李英  付左 《作物学报》1987,13(4):322-328
钾对植物的抗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就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钾肥对小麦的生理效应及其对抗旱性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在缺钾的土壤中,无论是充分供水或干旱,施用钾肥均能促进植株对氮和磷的吸收和运转,提高叶水势、叶片持水力,从而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在生长期间,钾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大叶面积,延长叶的功能期,提  相似文献   

15.
施用膨润土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研究了不同膨润土施用量及有机物料对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和有机物料能显著地提高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且二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膨润土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是,说明在施用同样有机物料的前提下,施用膨润土可有显著提高砂土土壤有机含量。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3种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效果不同:对细菌的影响最大,真菌次之,对放线菌的影响最小。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燕麦坝筱一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揭煤腐殖酸常规处理(CK),仅2011年施用腐殖酸,连续2年、连续3年、连续4年施用腐殖酸,以研究腐殖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从而明确腐殖酸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多年施用腐殖酸可增加燕麦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增强土壤蔗糖酶、服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利于培肥土壤,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土壤碳、氮等养分的循环,达到提高土壤质量的目的。不同施用年限腐殖酸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不同,连续施用腐殖酸4年的作用优于连续施用3年、2年、1年,4种处理均优于CK处理,说明土壤腐殖酸的累积效应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年施用腐殖酸对改善10~20cm土壤脉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作用显著,能为作物根系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素。试验发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微生物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土壤质地和耕作方式对干土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温培养与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地土壤经过两年常耕与免耕后的干土效应。结果表明,土壤经晒干后,速效氮与速效钾的含量显著提高,盆栽条件下水稻吸磷量也大幅度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干土效应,干土效应的大小,因土壤质地与耕作方式而异,淤泥大于土壤又大于沙土,免耕田土壤大于常耕田土壤。  相似文献   

19.
橡胶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省儋州市24个有代表性的橡胶园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胶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很大不同,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有效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玉米、林地和苜蓿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微生物量碳、量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地菌。细菌、真菌及土壤微生物的总量表现为:玉米地〉苜蓿地〉林地:对微生物量碳和量氮的影响表现为:玉米地〉苜蓿地〉林地和苜蓿地〉林地〉玉米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