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杉木种子园母树的生长结实规律,探索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措施,使种子园稳产、高产和提高其种子品质,我们对排牙山林场1973年春用45株优树材料建立的杉木种子园,选择其中15亩进行了生长和结实状况的观测。基本情况种子园位于排牙山林场青藏工区,地理位置为东径109°34′,北纬26°27′,海拔450米,年平均气温16.2~17.3℃,绝对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3.4℃,年平均相对湿度32%,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多集中在4~6月份),年蒸发量  相似文献   

2.
<正> 杉木母树林中不同母树,或杉木嫁接种子园中不同无性系的接株,其球果或种子大小差别很大。大球果型的母树,或同一无性系接株,10-25个球果重量达1斤;中球果型的母树或同一无性系的接株,25-50个球果重量达1斤;小球果型的母树或同一无性系的接株,80-100个球果重量才达1斤,大球果重量为小球果重量的10倍。大粒种子千粒重8-13.5克;中粒种子千粒重6-8克;小粒种子千粒重4-5克,大粒种子的重量为小粒种子重量的3.5倍。不同杉木母树或不周无性系的接株,其球  相似文献   

3.
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期结果表明,本省引种的南方低纬度种源,多数生长优于当地对照,增产趋势极为明显,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为了给选种调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合理划定其调拨范围,确保引种成功,为此,我们对本省引种的两次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的各杉木种源寒害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防寒措施作了初步探讨.试材和方法供试种源来源于中国林科院近年来先后组织的两次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分布区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观测点设在苏南宁镇丘陵地区的南京、句容,以及苏北盱眙台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2°08′—33°02′,东经118°50′—119°10′.两次种源试验分别于1977、1980年育苗,1978、1981年1月开始观测,至1984年.观测方法,每年1月中旬当寒流袭击、气温骤降,出现极端低温冷冻时,在气温回升后进行寒害观察.苗期寒害分为:0(无明显冻害)、Ⅰ(侧梢受冻)、Ⅱ(顶梢或顶、侧梢均受冻)3级.幼林期寒害按幼树冠顶部当年生1—3盘侧梢和顶梢受冻情况分  相似文献   

4.
京山县永兴区地处东径113°″03′,北纬31°03′,是一个低山丘陵地区。全区20万亩宜林荒山,海拔高50—300米,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推动下,我区贫下农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在丘陵荒岗上栽培杉木,自一九六六年开始引种育苗,一九六七年首次定植以来,发展杉木达15,915亩,全区户平1.8亩,其中约有五千亩已郁闭成林,接近一千亩成材在望,最大杉树高8.01米,胸径15.9厘米。  相似文献   

5.
杉木生长与其遗传性、立地条件、抚育管理有密切关系。为了了解杉木在余江县的生长过程,我们在国营高公寨垦殖场就立地条件,抚育管理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国营高公寨垦殖场位于北纬28°34′,东经117°6′。属红壤丘陵地区,海拔高200—500m。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无霜期268天;年降雨量1762.3mm;年平均积温5693.8℃。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50—100cm,PH值5—7,母质为页岩、干枚岩、片麻岩,坡度30°左  相似文献   

6.
过去杉木嫁接后,植株生长普遍存在树冠偏斜的问题,使树冠畸形,产果量低,管理困难,直接影响种子园的发展。近两年来,我所和韶关地区林科所、怀集县林科所、国营曲江林场共同协作研究,总结出采用“大砧留轮枝皮下切接”的方法,基本上克服了杉木嫁接偏冠的问题。1975年春,曲江林场杉木种子园采用这种方法,嫁接1,300株,接株生长普遍端直,偏斜度0-5°的占总株数的26.5%,偏斜度5-20°的占51.8%,平  相似文献   

7.
我场于1966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初搞杉木嫁接时,接株偏冠严重。不能形成完整冠形(塔式树冠)的接株,不仅树型不好看,结实层薄,种籽产量低,而且易遭风雨和冰雪折损,我场1972年一次就被冰雪折损20多株。工人群众称这种接株叫做“上面一把扇,下面光杆杆,结实又不多,冰雪一来就完蛋”。为了解决杉木嫁接偏冠的问题,提高杉木嫁接种子园的结实量,我场革命职工和技术人员遵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下旬,日本人民赠给我国人民一批三年生的日本唐松(又称日本落叶松)一千株,中央给辽宁三百株,其中有256株省革委会责成我处把它栽好。因为它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象征,为此,我们把它栽植在沈阳北陵公园内,称为日本唐松园(已开放)。几年来,我们对这批友谊之树——日本唐松,不论在栽植前的运输、假植,还是在栽后的抚育管理上均采取了科学的技术措施。因此,唐松的成活率为96.2%,生育健壮,枝叶茂密,树型丰满,现已郁闭成林,保存率达百分之百。现将其生长情况初报如下:日本唐松:Larix kaempferi Sargent.为日本原产,其天然分布区为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1′,海拔500—1100米。我国早期就已有引种,南到江西庐山(北纬29°35′,东经115°55′),北到黑龙江林口县青山林场(北纬45°15′,东经130°50′),在辽宁各地引种栽培的尤多。总的看来,生长的比较好。日本唐松是浅根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一般在年平均温度2.5—12℃、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均可生长。但由于光周期及低温的交互作用,1—5年生  相似文献   

9.
临安县在七十年代营造的大批杉木林基地陆续进入采伐期,杉木采伐后发展什么?玲珑林场给我们作出了回答。玲珑林场在1979年营造的杉木林中,重伐70%后栽种毛竹,五年成林,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坐落在场部边3.l亩杉木林,1992年2月,重伐70%后,栽培毛竹95株,1993年留新竹155株,挖笋120斤,1994年留新竹246株,挖笋245斤,1995年留新竹276株,挖笋465斤,1996年留新竹321株,挖笋605斤,最大的新竹已达8寸,四年合计留新竹989株,挖笋1435斤,五年成林。主要经验是:重伐后,全垦整地,2月种植,种时每株施磷肥半斤,种后年抚育2次,6…  相似文献   

10.
<正> 武昌县位于北纬29°58′—30°32′,东114°02′—114°35′,属江汉平原与鄂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温16.7°c,年降水1259,9mm,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夏季和秋季常见干旱的季风区热带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我县自1961年引进杉木,1972年开始大量营造人工林以来,现有面积11.3万余亩,由于立地条件不利,一般十年生左右的杉木生长势开始减弱。据调查,I类林中2—5年生林分占  相似文献   

11.
用嫁接方法建立杉木种子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接株严重偏冠,不能形成完整直立冠形。据靖县排牙山林场初步调查,嫁接10年后,偏冠接株的冠长只是直立冠形接株的1/3。偏冠接株不仅外形难看,结实层薄,结果量少,而且易遭风折雪压等危害。为了解决杉木嫁接偏冠,提高杉木嫁接种子园的产量,我们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通过多年试验,初获效果,杉木嫁接正冠率由原来的20%左右提高到70%以上,最高达91%,接株的生长速度加快了80—120%,最快的年高生长  相似文献   

12.
对龙泉市林科所杉木第1代种子园盛果前期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嫁接后第3—4年开始投产,第8~9年开始进入盛果期,产量一般稳定在75~120kg/hm2;各无性系间平均单株产量差异板显著,而且重复率达到57.96%~70.61%;同一无性系直冠形接株平均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盘冠形接株,差距达到3.5倍左右,并且随着树龄增加而扩大,而种子发芽率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涩粒率前者低于后者。因此,选择遗传性优良的高产无性系为建园材料,培养直冠形接株,是种子园达到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结合我区位于珠江三角州的特点,于一九七四年七月开始筹建落羽杉种子园。 一、基本情况 园址建于广东省广三铁路之间的南海县小塘公社东北面,位于东径112°58′,北纬23°06′海拔108.95米,地势起伏不大的丘陵上。土壤为浅海沉积物生成的红沙壤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差,PH值4.3至5.2。植被为稀疏的矮草群落,秋后土壤较为干燥。 现已完成嫁接、定植六十四亩,目前接株最高1.62米,最大地径4.2厘米,最大冠幅1.57米,平均高134厘米,平均地径2.3厘米,平均冠幅82厘米,生长情况正常。去年定植的接株,有的已开始结果。两年来先后在苗圃嫁接了八千余株,去年嫁接的保存率  相似文献   

14.
宾阳县稔桥村集体林场自1962年开办以来共种杉木104万株,点播松树种子70多斤,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管理,现有林面积2532亩,其中成材杉木50万株、松树10万多株。1975年开始间伐,至今已收入10.7万多元,用以群众投工分配现金2.5万元、投资建设小型水电站1.4万元、群众建房用材价值2.2  相似文献   

15.
靖县排牙山林场于1973年春,用44个无性系建立17亩杉木嫁接种子园。1974年有20%左右接株开花,1975年70%以上接株开花结实,1976年绝大部份接株开花结实。1976年结实量比1975年增加3.5倍。1975年起,我们对无性系种子园的生长和结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无性系当代的分析,可及早淘汰性状不良的单株或无性系,缩小后代鉴定的规模。在表型鉴定的基础上进行再选择,可以提高选种、育种的效果。杉木嫁接种子园位于平缓山坡上,坡度10—15度,阳坡。立地条件中等,母岩为砂质岩山地黄壤。  相似文献   

16.
1984年3月进行拐棍竹根转移栽。试验地位于东经103°9—103°13′,北纬31°0′一31°3′,海拔1800—2200米,年平均气温8.4℃,年最高气温-8.5℃无霜期180—200天,年降雨量861毫米,年蒸发量825.5毫米,相对温度80%,土壤山地黄棕壤,PH值5.8—6.5,植被为次生灌丛。造林地清理带3米,保留带4米,横山清林,80×80×60厘米,穴状整地。在拐棍竹林内选择生长旺盛的母竹,每丛5—6株带土深挖,不伤害地下笋,截秆后高度50—70厘米,随即移栽。1984年11月和1986年11月两次抽样调查,样地面积667米~2,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不同生态条件的影响及地理、生殖隔离等原因,致使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遗传差异的种群.为了发掘利用杉木地理生态遗传差异,以便为当地栽杉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并科学地划定调种范围提供依据,近年来,我们对南方10省、区20个产地杉木种源进行了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来自南方10省、区重点产杉区20个产地母树林中一般正常结实的种子.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海拔高变幅为190—1900米.其中有4个南亚热带种源,11个中亚热带种源,4个北亚热带种源,1个西南高原季风亚热带特殊气候生态型种源.对照为句容种源.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潮阳县金浦公社南门大队林场,位于潮阳县城西郊,距海2公里。地理位置在北纬23°16′,东经116°35′。海拔10米,山地多为强度侵蚀红壤,岩石裸露,属沿海低山丘陵。论自然条件属于杉木自然分布南缘,纬度偏低,日照过强,气温偏高,每年5—11月常受台风影响,冬春季又常有6级以上北风及东北风袭击。解放初期栽植了马尾松和相思树,绿化了荒山。1956年在马尾松和相思树林内,混交试种了3,000株杉木,生长良好,从1964年开始  相似文献   

19.
杉木芽接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展杉木无性系的良种繁育,迅速建成种子园,山口林场和我所进行了杉木芽接试验。1974年总共芽接379株,成活320株,成活率84.5%,其中3月份接10株,活7株,5月接3株全活,8月接10株,活5株,9月接15株全活,10月接234株,活183株,11月接107株全活,芽接的植株生长直立,粗壮,长势良好,优于髓心接触形成层枝接法。如山口林场3月份芽接的,9月份测定,植株平均高76厘米,平均地径粗1.3厘米,用髓心接  相似文献   

20.
吴县临太湖之滨,位于北纬30°51′—31°33′,东经119°55′—120°54′,是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解放后特别是七十年代我县共发展杉木林1.7万亩,目前保存面积1.5万亩。现10年生的杉木林平均高7.4米,平均胸径9.7厘米,每亩蓄积达7立方米左右。为了促进现有杉木林的生长和提早成材,探讨本地区培养中径材的途径,我们于1981年开展了杉木抚育间伐强度的试验。现将四年来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林地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