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概况六十年代,我县不少区、乡林场,就开始在防火线上营造以油茶为主的防火林带。1981年试造了以红荷为主的防火林带。次年秋冬间,省厅曾在我县召开防火林带现场会议,总结和推广了我县防火林带的成绩和做法。1983年我县千官国合林场又试种了本地银荷防火林带,作对比观察。目前我县共有油茶、红荷和银荷等三个不同树种的防火林  相似文献   

2.
东兰县绿兰林场借西部大开发东风,为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隔离火源。  东兰县绿兰林场是森林火灾常发区域,目前经过精心营造建成的以白克木为主、荷木为辅的生物防火林带已初见成效。全场原有防火线87.7公里,现已种白克木生物防火林带60公里,占全场防火线的68.41%。白克木长势最高5米,最低1.5米,已成一条绿色纽带。其中分布于县界边缘的有5公里,乡镇界有25公里,内界线有30公里。目前该场2001年规划营造10公里白克木生态防火林带,2002年补造和新造20公里,争取在2003年把该场全部防火线转换为生物防火林带…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肇庆市国营林场公司下属12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65.73万亩,共有边界防火线683公里,截止1988年止,已营造木荷防火林带581公里,另营造工区界防火林带113公里,防火线基本实现了木荷防火林带化。所剩下的102公里边界防火线,除部分石山,1990年可以全部种上木荷。国营大坑山林场是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先行场。该场从1964年营造木荷防火林带,至1975年,全场43公里防火线,已全面完成营造任务。最早营造的木荷林带(18年生),折合活立木蓄积8.4立方米/亩。木荷生产郁闭后,不用年年铲草维修防火线,用扫把扫除枯枝落叶即可,节省用工三分之二以上。1985年1986年,林业部两次在该场进行木荷林带防火抗性试验,在林带边缘,火苗高达12米,均无过火现象发生,木荷部分枝叶干枯,来春又复生。有关参与试验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木荷防火林带抗火性能显著,该项目属全国首创,被评为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地位的提升,全国森林防火形势也日渐严峻。由浙江省余姚市林技总站规划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自1996年营造以来,生长正常,受林带保护的杉木基地至今未发生一起火灾,取得了初步成效。生物防火林带试验段营造在梁弄湖东林场的桃花岭弥陀山上。湖东林场有30年生杉木林800亩,杉木林下是条道路,路下是农田,此条道路是当地村民上山、农作的必经之路,发生火险的隐患很大,为此,林场年年都开防火道,用工较多,因此,市林技总站把此条路列为营造防火林带的试点地段进行建设。生物防火带长500米,宽16米,树种为木荷,种植株行距为2米×2米…  相似文献   

5.
一、林带的设置应结合地形、地貌合理配置。 主林带间距一般以150—200米。副林带间距300—400米,网眼面积为67.5-120亩,严重风沙害区,主副林带间距要适当放窄。每个网格控制在60—100亩之问。主林带宽10-12米、6—7行树,4—5行乔木,2行灌木。乔木株行距2×2  相似文献   

6.
<正> 尤溪林场共有国有林17万亩,总蓄积92万立方米,其中,新造人工林8.1万亩,蓄积量40万立方米。为了管理、保护好国有林,杜绝山林火灾,林场从1959年以来结合造林共营造防火林带165公里,其中,木荷防火林带130公里,二十多年来先后控制了六次森林火灾,避  相似文献   

7.
红荷木防火林带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营造红荷木防火林带的试验结果表明:红荷木生长迅速,具抗火和耐火性,是理想的防火树种。以其营造的林带网络,在炼山作业中能有效地将火源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是一种可行的、多效益的生物防火林带模式。  相似文献   

8.
洞口县把建好生物防火林带作为护林防火的重要举措来抓,在近五年里,投资48万多元,营造了生物防火林带:3563公g,森林防火林带绿色长城的建立,有效地扼制厂山火的发生和蔓延。润日县的成片用材林集中分布在县西北部,那里地形复杂,入*稀散,交通不便,且与绥宁、黔阳、您浦等对点林区毗连,]l请复杂。是护林防火的重点地区。经过调查考察认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有效的措施。为IW今这些高来山区选择适宜树种,他们于1990年元问,在海拔8O0-gOO米的国营桥头林场大合界山场进行木荷试种,营造厂5.2公里,当年IO月验收,成活率达9…  相似文献   

9.
营造耐火阔叶林带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iChoiSy)是南方一种不易燃烧、生长快、体内含水量大和萌芽力强的阔叶树种。在针叶纯林地区用红荷木营造防火林带能有效地阻隔林火蔓延;营造防火林带省劳力少投资,它是一项永久性的防火设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森林蓄积量,林木可分期分批采伐利用,并能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对防止病虫害也起到良好的作用。广西南宁地区的森林结构主要以马尾松、云南松、海南松、桐棉松为主,由于地处南亚热带、气温高,这些针叶林又含油脂多,易燃,而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西江林场生物防火林带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益广  黎颖锋  冯沛 《林业科技》2003,28(6):28-29,41
1 生物防火林带的基本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  西江林场总面积 910 0 7hm2 ,其中生物防火林带长达 4 5 5 8km ,生物防火林带有林地面积188 8hm2 ,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2 5 %。西江林场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对生物防火带进行大规模种植及改造 (原有的油茶林全部改造为荷木林 ) ,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此期间营造的林带宽度大多为 12m ,即种 4行荷木 ,有林带宽 6m ,两边各留 3m宽的空白带 ,主要采用人工铲草或除草剂除草的方式对林带进行抚育管理。1999年以前 ,西江林场对生物防火林带的经营基本上是以培育提高为主 ,做好补植及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三明市林委全面推广尤溪管前和经营林场营造果木防火林带的科研成果,截止1990年春,已发展6748.7公里。但由于营造果木防火林带一次性投资大,加上林区没有这一历史习惯,全市仍有17 972公里防火路尚未种上果木。因此,有必要对营造果木防火林带的经济效益加以探讨,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生产经营者的认识,以图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发挥最佳的防火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木荷在贵阳市各区、县均有分布,是营造针阔混交林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先锋树种。通过多年实践、调查和总结,分析总结了贵阳市木荷播种苗培育、防火林带营建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为进一步大力推广和营建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50——1972年期间,苏联在分水岭上和河流沿岸营造了8条国家防护林带,总长度达5300余公里,其带宽为780——1140米(由3——4条小带组成,每小带宽60米,带间距300米),河旁林带按每一边河岸一个小带组成,小带宽度,别尔哥罗德——顿河段是30米,萨拉托夫——阿斯特拉罕段是100米;但维什(氵血工)山—卡斯别依海林带由6条小带组成(在乌拉尔河每边河岸有3个小带),每小带宽60米,小带间距100—200米。 苏联的8条国家防护林带是:别尔哥罗德—顿河林带,1958年完成,长489公里,面积2800公顷;沃罗(氵血工)什—罗斯托夫—顿河林带,1958年完成,长920公里,面积3800  相似文献   

14.
福建龙溪县管前乡从82年以来,结合发展果树开展营造田头山边防火林带的试验工作。目前已有20公里防火林带,今年计划扩建100公里,至今已挖穴43公里。从82年以来先后7次阻隔森林火灾,保护了5.3万亩林木。87年9月上旬市林委为了推广管前这一经验,组织各县村委书记主任到实地参观,大家认为在田头山边营造果树防火林带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生物保护圈,是森林防火一个创举。不仅改变了过去山脊防火路(生土带),而且又解决了山脊防火路无法解决的长短效益。这个乡从今年起按县林委的要求在新造林地上,山脊营造木荷或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广州市以及所属各级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共600万元,用于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全市已有了望台15座、防火专用车13辆、防火摩托车36辆、无线电中转站一座、电台主机60部、风力灭火机37台,建立了市与省直拨电话和传真,现在该市基本形成一个覆盖全市林区的森林防火通讯网络。定编了防火办公室的专职工作人员;林区的乡、村和国营林场增设了专职护林员,县、乡、村及林场建立了扑火组织,还组建了快速扑火队。目前已营造防火林带232公里,为了提高森林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地方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营造了农田林网,要使新植林带迅速长起来,造林后最初几年的抚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摸索有效的抚育措施,我们在辽宁省法库县丁家房公社对杨树新林带采取培垅抚育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林带在法库县丁家房公社西部方田内,土壤为冲积草甸土,造林地原为耕地,地下水位1.0—1.5米。1975年春造林,造林前机翻整地。林带为5行,1.0×1.5米株行距,栽植未经剪枝的2年生北京杨大苗,栽植深度35—40厘米。林带造完后,立即用锹分别将各行行间表土培向行内,最后培成高0.5米、宽  相似文献   

17.
檫树过来均系天然混生,我县从60年代开始大面积营造人工林,一般密度过大,成林易而成材难,大部分都长成竹竿材。我们于1973年春在云乐观工区营造了个块檫树速生丰产试验林,面积64.6亩,位于海拔700—800米的山岭北坡,坡度20—30度,土质属石灰岩山地中层黄壤土,整地全部是66×66厘米等高撩壕,造林密度分2.7×2.5米和3.3×3.3米,每亩100株和  相似文献   

18.
扑救森林火灾付出的人力、物力代价很高,甚至因扑火而被烧死者屡见不鲜,因此,人们在实践中十分重视探讨防火的技术,如开设防火线(路)来阻隔山火的蔓延。由于防火线(路)要年年维修,费用大,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探索新的途径,由于阔叶树含水量大不易燃烧,在防火线(路)上营造阔叶树,形成防火林带,这是比较理想的一项有效防火措施。我县在五十年代就开始营造以抗火效果较好的木荷为主的防火林带。目前全县木荷防火林带长度已达205公里,这些“绿色长城”曾六次有效地阻止  相似文献   

19.
各树种生长速度的比较为探索各防火树种在本地的适应性,茂名市林科所在信宜西江营造防火林带试验林,参试树种有6种。从试验结果来看,除了速生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占尽优势外,荷木、红椎也不失为可选树种。就树高来说,4年生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荷木及红椎的生长为:4.3m、3.16m  相似文献   

20.
国有石门山林场地处皖东丘陵,跨明光、凤阳两市县,交通便利。现隶属于滁州市管店林业总场,该场有人工松林31595亩,占全场有林面积的95·1%。因松类林木具有富含松脂、易燃烧的特点,曾经多次引发森林火灾。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能够长期有效地阻隔林火的发生与蔓延。1999年该场设计女贞防火林带,实践证实,对大面积人工松林防火起到了重要作用。1基本情况该场1950年建场,采取人工造林,造林树种以松类为主。多年来火灾不断,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防火工作。平均每年开设防火道50公里,支付费用达2万多元。常规方法开设防火道,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