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稻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也是稻作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物质基础。因此,野生稻资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广泛搜集野生稻资源,广西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室于1978—1980年组织全区协作组,在广西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野生稻普查考察、搜集,之后三年又进行了补充考察和搜集。并开展了省外、国外野生稻资源的征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野生稻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野生稻是生物遗传多样性、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广西是我国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1978年以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主持下,科技人员通过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普查、野外考察收集、补征和国外引种,共收集保存了近5000份(编号)野生稻种子于种质库并有5200份野生稻种茎种植于国家南宁野生稻圃保存。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通、药用、疣粒三种野生稻资源具有的多种多样可开发利用的优良特性,是水稻育种极其珍贵的种质。目前我国野生稻资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野生稻处于濒危状态,原地自然保护野生稻资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云南野生稻从DNA分子、细胞、植株、种子到原生地、异地集中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野生稻保存保护网,并有重要发现。 野生稻是水稻的原始祖先,是改良栽培稻的宝贵基因库。云南是同时拥有全国3种野生稻资源的两个省份之一,野生稻分布广、生态类型多,优良基因丰富。但野生稻自然分布资源处于濒危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据近年来普查考察结果,我国有三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O.sativa f.spontanea)、药用野生稻(O.officianlis)和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分布在东经97°56′—117°08′、北纬18°09′—28°14′的宽广范围内,有关省  相似文献   

6.
何福泉 《科学种养》2012,(11):13-13
野生稻是现代栽培稻的始祖。人类通过漫长的生产活动,逐步将野生稻培育成现代栽培稻。水稻生产要满足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要求,野生稻可开发的潜力最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我们未来的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野生稻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我国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开发利用野生稻资源最早、最成功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燕惠民  贺益娥 《种子》2007,26(1):88-90
野生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稻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野生稻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前,野生稻的许多优异基因还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湖南省的野生稻中有抗纹枯病的基因)。深入挖掘野生稻中的有利基因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湖南省野生稻资源的调查发现,野生稻资源极少,而且正面临灭绝危险,同时合理地提出了保护野生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乡普通野生稻发现于江西省东乡县东源公社,地处北纬28°14′,东径116°36′,拔海45.8米。1978年江西省樟树农校邬柏梁等对东乡普通野生稻进行了考察,1980年在第二次全国品种资源会议上曾展出过种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对两病抗性鉴定简报庞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1991年对我所收集、保存的国内外各种野生稻资源进行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及农艺性状的鉴定,试图筛选出一批抗病性强、优质的野生种质资源,供育种、生物工程等单位利用。材料与...  相似文献   

10.
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原地保存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稻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是其原生地却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开展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原地保存。本文从原生境保存地规划、保存地防护措施、原地保存的栽培管理技术和遗传多样性鉴定技术等方面论述了野生稻资源原地保存技术,为原地保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授奖年份授奖项目授奖级别1980年《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的整理与编写一等1980年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与许究一等1980年国外农作物引种研究一二等1981年云南省稻种资源考察一等1981年《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上、下开)一等1981年《全国棉花品种资源目录》《中国棉花志》一等1981年广西野生稻资源考察与搜集一等1981年全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搜集一等1981年黄桃品种的引入、推广及其经济效益一等1982年全国野生稽资源的普查考察与搜集一等1982年云南省麦类品种资源考察与搜集一等1982年山东苹果砧术资源研究一等1982年我国北方冬…  相似文献   

12.
野生稻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及特点。野生稻资源保存采用原位保存与异位保存两种方式。原位保存也称原生境保存,通过在原生地建立保护区(点)保护资源;异位保存是对野生稻资源采取异地保存的一种方式,包括种质圃保存和种质库保存两种方法。原位与异位相结合,种质库、种质圃与原生境保护区(点)相补充的保存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国野生稻资源保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庆文  黄娟 《作物学报》2013,39(4):580-588
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中国作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普通野生稻资源。为了揭示中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探索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规律、居群遗传结构以及演化途径等,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进化研究、品种改良和普通野生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普通野生稻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普通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措施和栽培稻基因渗入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未来我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档案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建立技术档案的重要意义.报道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档案建设现状,提出了健全野生稻资源档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稻遗传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关键遗传材料,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野生稻遗传资源。评述了野生稻遗传资源研究和利用的重要意义,从优秀种质资源的评价与鉴定、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定位和鉴定、及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情况,并重点结合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简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资源安全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野生稻资源大规模的种茎资源,种子资源的保存技术和组织培养与冷低温相结合的试验管微型种质库保存技术。为野生稻资源大规模长期安全保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小荣  夏九云 《种子科技》2010,28(10):31-32
<正>杂草稻俗称野生稻、自生稻、红米稻等,而野生稻、红米稻是普通栽培稻的先祖,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古书称之为"秜"、"稆"等,农民称之为"鬼禾",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稻育种的种质资源,也是雄性不育系育成的  相似文献   

18.
广西野生稻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广西野生稻资源,1978—1980年组织了188个单位对广西85个县、市进行了野生稻普查,包括全区85个县、市,820个公社,3,671个大队,发现广西有两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野生稻的种质资源概况、野生稻所具的优良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上应用等方面论述野生稻种资源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应加强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野生稻繁种是野生稻资源保存、利用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野生稻繁种项目是中国农科院下达的研究项目。我们项目组2002年开始对野生稻繁种栽培技术进行探讨研究,经过6年时间的繁种生产和试验,总结探讨出一套野生稻繁种栽培技术。这套技术对今后野生稻繁种和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