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赤峰市丘陵山区玉米膜下滴灌增产增效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丘陵山区属我国北方的典型丘陵山区地带,由于丘陵山区严重缺水,人均水量仅为全国的1/4,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为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大大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拟就赤峰市丘陵山区常种经济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种植区土壤湿润深度、灌溉制度及肥料配合比,寻求玉米膜下滴灌最优灌溉制度及肥料配比,指导丘陵山区玉米作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水稻在我国已经有7 000余年的种植历史,是常食用的粮食作物。世界近1/2的人口都以水稻为食,但水稻是一种喜水性作物,灌溉用水量达18 000 m3/hm2,高额的耗水量使使得水资源严重短缺不足、高耗水作物面积锐减。通辽市农业灌溉仍有一大部分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水稻灌溉定额相对较高,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因此农业节水具有较大的潜力。为解决通辽市水资源不足的瓶颈,拟就通辽市主要耗水作物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分析和数据采集,通过对种植区土壤容重、酸碱度、灌溉制度及作物产量的研究,寻求水稻膜下滴灌最优灌溉制度及水分生产率,指导丘陵山区水稻的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3.
农业灌溉用水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合理的灌溉用水规划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对水的实际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传统大水漫灌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在灌溉过程中作物缺水或用水过量都不利于作物生长。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灌溉过程准确估算作物实际用水需求,根据未来农业智能化发展和节水灌溉需求,结合项目实际及农业智能化灌溉理论研究发展现状,以作物实际需水量研究为基础,按作物类型建立全生长周期需水基础数据库及实际需水量决策模型实施按需灌溉。在灌溉区域布置传感器及微型气象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监测和采集农田土壤参数,微型气象监测系统监测周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及辐射等数据,通过LoRa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数据处理终端利用农作物实际需水量灌溉决策模型,综合考虑蒸腾、土壤蒸发、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分析计算得出作物实际需水量,生成灌溉时间、灌溉水量等指令,通过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对作物的及时性、精准性灌溉,实现智能化、高效率、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管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又是用水大户,其中农业用水量约占国民经济总用水量的80%以上,但有效利用率却只有30%~40%。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农业用水短缺一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国内外先进的农田节水灌溉新技术为实现这一宏伟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研究农业节水工作有所启迪。1.精确灌溉农业精确灌溉技术是以大田耕作为基础,按照作物生长过程的需水要求,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对作物的每个生育阶段以…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大部分地区每亩耕地年平均占有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10左右,这是妨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实行节水灌溉。 本文旨在研究节水灌溉制度,根据动态规划原理,建立了一个求解作物灌溉制度的动态规划优化模型,经算例验证,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并对生产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型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探讨在水资源短缺和干旱条件下,大型灌区如何实现农业高效用水,提出了优化配置和联合运用灌区内的各种水资源,调整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因地制宜选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相结合,改革灌区的用水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是用水大户,麦田灌溉又是农业用水的大户。因此,研究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措施,对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灌溉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多在正常灌溉条件下,通过总结群众经验、结合灌溉试验来确定。对水资源短缺,非正常灌溉条件下如何进行节水灌溉研究较少。近年来,临西、藁城灌溉试验站进行了不同灌水次数和水量的对比试验,为调整不同类型地区的冬小麦灌溉制度,提供了依据。现根据藁城、临西两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结果,对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与灌溉息息相关,传统灌溉方式用水管理效率低下,加重了农业水资源紧张问题。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效率对于农业发展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分析了影响我国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效率的问题及原因,从科学规划灌区节水管理模式、使用先进的灌溉方式、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效率的措施,以促进科学灌溉和高效用水。  相似文献   

9.
滇中高原区农业灌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中是云南省的农业经济核心区,城市发展大量挤占农业用水,水资源紧缺和不合理用水加剧农业灌溉供需矛盾,从需要与可能综合分析提出滇中的农业灌溉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灌溉需水量和节水水平。并分析了滇中地区的农业灌溉需水规律,达到支撑滇中调水工程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尚贇 《河北农机》2023,(20):139-14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用水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缺资源。在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灌溉上消耗的水资源有400亿立方米左右。为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被大量挤占和浪费。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由于水资源紧缺和气候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无水可灌”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省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少数地区严重不足,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用水量较多,小麦种植比例很大,因此,冬小麦实行节水灌溉,对缓和用水矛盾,提高水的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灌溉作物之一,研究小麦的需水规律,进行合理灌溉,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在农业灌溉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求得单位水量获得较高产量.为此,林县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农业结构和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农业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农业用水量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日趋紧张,水环境条件恶化。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包括地下水超采区、海水入侵区以及污染河流沿线农业生产区的农业生产用水与水资源及水环境之间矛盾关系,说明该区水资源已不能继续支撑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根据当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生产布局等相应的改进措施。将蔬菜生产基地由寿光一带向沿黄地区转移,并减少蔬菜的调出。污染河流沿线改农作物生产为林业或改地表水灌溉为开采地下水,改善供水安全保证程度。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一项有效办法,节水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农业是用水大户,不论现在和将来,农业灌溉都将是用水大户。为此,要着重研究节约农业用水。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用水较多。因此,研究水稻的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节水灌溉,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节水灌溉技术,探索节水型灌溉用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元江—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上游是资源性缺水地区,中下段又是水资源极度丰富地区,普遍存在严重的季节性缺水问题。流域内贫困面大,种植业在农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面临脱贫致富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及农业灌溉方式,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通过分析流域内的农业生产和灌溉用水管理现状,提出切合各地实际、易于被群众所掌握、投资小见效快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胡伟 《河北农机》2023,(22):115-117
“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对象,都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有着密切联系,解决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同时是传统基础产业,占用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而占用大量淡水资源的地区主要在农村,这是因为耕地在农村的本质形成。以目前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张速度,农业灌溉用水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转变农业灌溉方式,最终增扩的农田将无水可灌,而且为了争取和保护农业灌溉用水,其他产业的用水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造成。为了让有限的淡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从农业灌溉方面着手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其他产业用水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分析如何从农业用水中节省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地灌溉学科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草地灌溉学科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人工饲草SPAC水分运移消耗、需水规律与需水量、节水灌溉制度优化等方面基本跟踪着国际国内灌溉学科前沿,完成了一系列饲草料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理论技术研究创新,为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与水利行业其他领域相比仍严重落后,一些理论技术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只有增加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普及,方能满足牧区社会发展、生态保护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4.全国农业正常年份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4,但水利用率仅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0%,可见农业节水潜力巨大.节水灌溉,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推广的实用农业节水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我国近期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在农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技术、输配水节水工程技术、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提高作物从农田土壤中获取水分形成产量的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研究的重点为 :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研究新工艺、新配方加速节水农业新设备及新材料的产业化 ,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与控制灌溉技术 ,研究开发多种可用于灌溉的水资源 ,研究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的农业用水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秦皇岛市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是浪费现象严重及水环境的恶化,解决的途径是加强农用水资源的管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节水灌溉、重视各项农业节水措施的综合应用与研究、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充分发挥舆论及经济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学军  程红 《农机化研究》2022,44(3):22-27,32
针对当前农田灌溉缺乏科学技术指导、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为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在智慧农业灌溉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算法的智慧农业灌溉预测模型,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生长环境和种植土壤等数据实现精准灌溉,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通过实验对LSTM灌溉预测模型与传统灌溉预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