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技术与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其结合的目标是推动农业科技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实现。河南省"互联网+农业"在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强化认识,积极作为、加速农村网络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多网融合互联互通、推进电子商务与三农融合发展、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强化农民的农业科技和互联网知识的培训、规范农业电商环境、加强"互联网+农业"的立法等方面探讨河南省"互联网+农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的商业革命也在悄悄地茁壮成长,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思维已经渐渐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农村市场的潜在巨大发展潜力使得互联网+农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互联网+模式主导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其发展和运用迎来的前所未有的契机。本文从互联网+、农业传播、网络传播、农业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传播应用近况与发展趋向及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农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为我国农业在发展环境、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同时指出我国农业在统筹规划、网络设施和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提出农业要想成功转型升级,需做到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互联网+\"计划、发挥\"互联网+\"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付小颖 《河南农业》2016,(30):19-20
在当前"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河南省积极牵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电商巨头以及苏宁云商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共铸"互联网+"大平台、大生态。借此东风"变道超车",彻底改变河南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落后局面,解决省内农业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环节长、农产品质量欠稳定等痛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增长提供持续的内需动力,进而实现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智慧农业"新生态,培育具有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和文化基因的"新农人"。  相似文献   

5.
李冉 《河南农业》2016,(14):103-104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需要找准切入点.作为湖北省荆门市一个主要的战略,中国农谷的实施需要结合荆门市农业的实际情况,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大势.基于此,论述中国农谷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农民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系统建设为抓手,探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模式,并给出信息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巧妙吸引学生兴趣,营造开放、交流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以考促学的考试管理。  相似文献   

7.
从农家书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互联网+农家书屋”的优势,提出了构建“互联网+农家书屋”模式解决农家书屋日常管理中各种问题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实施“互联网+农家书屋”模式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8.
就\"互联网+种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在现代种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种业\"的建议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种业信息化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制定完善标准(种子、服务);推进\"互联网+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一批\"互联网+种业\"发展典型;加大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现代农业理念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现阶段,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信息化的发展,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是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需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对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外农业信息化现状以及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并指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图书馆总咨询台业务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3点启示,并由此提出互联网+图书馆咨询服务的3项建议,包括整合资源构筑联动咨询全网络;借力全媒体塑造图书馆新形象;提供个性化供给服务。  相似文献   

13.
就安徽省明光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展开研究,从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基础建设、试点示范、宣传工作、技术合作、协同长期机制方面介绍了明光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出具体的经验模式,指出其通过应用新农具,实现新融合,建设新阵地,农机、农艺、农信、农经融合发展,探索了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到田模式,加速推广了绿色增效模式集成技术,推动了农村三大产业的融合,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最后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实践中存在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智慧农业瓶颈问题、农业电子商务瓶颈问题、信息化进村入户问题、信息法制与安全隐患问题,提出相关应对办法,以期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亟需加强理论研究。为对我国推进\"互联网+\"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阐释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以及与传统农业产业活动融合之后的典型特征;以江西省为例,概括该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现状,指出要准确传播\"互联网+\"农业内涵、遵循农业产业特点、有效衔接\"线上\"与\"线下\"活动和总结摸索自身规律等四点认识;基于江西省的实践经验,提出科学开展\"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加快\"互联网+\"农业配套法律法规建设、推出明确化多样化的\"互联网+\"农业扶持措施、加强\"互联网+\"农业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和构建与\"互联网+\"农业相适应的物流体系等五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涵义以及与县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县域农业科技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县域农业科技创新特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209-212
摘 要:基于Solow余值理论,利用农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量3个指标,对河北省1986-2010年间的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和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此时间段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年均速度和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95%和38.57%.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河北省农业经济仍没有脱离依赖生产资本存量扩张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最后提出,河北省要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的作用,走依靠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业经济增长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拟性、无国界性加大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难度。当前,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存在若干问题,如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冲突、法院级别管辖混乱、司法救济维权成本高、赔偿数额缺乏法律依据等。美、俄、日等国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架构、审判形式等方面可为我国借鉴。我国应从协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冲突、发挥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功能以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面着手,完善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市为例,阐述"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已取得的成就,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实践项目\"基于B2C模式下的私人定制农膜\"为例,介绍了项目实践教学具体内容,分析了实践教学带来的效益,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