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分区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MapGis和Sufer绘图软件技术对清原县浅层地下饮用水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得到14个采样点8个监测指标(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铁、锰、氟化物、氯化物)的检测值;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隶属度函数,分别计算出隶属度值;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隶属度值和权重,运用模糊变换原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最后,运用MapGis、Sufer绘图软件绘制水质等级分区综合评价图。研究表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铁是清原县浅层地下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评价区近1/3的浅层地下水不适合生活饮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往水质评价中评价指标权重相对固定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的水质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地下水水质评价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指标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通过主客观综合赋权确定一个随指标取值变化而变化的指标动态权重.然后将集对分析模型由以往的3元联系度拓展为5元联系度,并将该权重引入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提出基于动态权重的集对分析模型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将此方法应用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测点1,2,5的水质级别为Ⅰ级;测点3,4,6,7的水质级别为Ⅲ级.结合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情况验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并通过与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法和模糊物元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表明基于动态权重集对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的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到传统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结合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将信息熵理论引入到指标权重的确定中,评价石家庄地区典型地下水水质,并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相似,能够反映水质的特征,由此可见信息熵理论可以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引入隶属度这一概念,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权重计算通常使用利用实测值除以所有等级水质标准值的平均值得到,为了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引入层次分析法对权重进行计算,并对两个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白城市2010年地下水水质资料,对白城市下辖5区县的TDS,总硬度,氨氮等7个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白城市总体水质较好,而潜水含水层的水质比承压水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地下水水质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水质评价的特点和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糊物元模型简便、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为水质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焦作地区88个监测孔水质指标检测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硬度、六价铬、氟化物、镍离子、氨氮、氯化物共9个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度集、模糊权向量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运算最终确定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级别.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很差,污染率高达81.82%,其中,劣V类水质高达26.14%,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大家作、小尚、北敬村以及南部的任庄、小王庄、南李村一带,与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分布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把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选取Chl-a、TP、TN、CODMn和SD等5个指标为评价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指标及指标标准相对隶属度矩阵;综合考虑指标相对隶属度与指标权重,建立环境指标综合权重矩阵;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求得样本集对模糊概念"营养化"的相对隶属度矩阵;最后利用样本的级别特征值对湖泊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以东昌湖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为东昌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灌溉水质综合评价的熵权可拓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现有单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界限刚性量化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将熵权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方法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灌溉水质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而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引入熵权系数概念,克服了传统可拓评价方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属性综合评价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9.
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 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选取Chl-a、TP、TN、CODMn为评价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指标及指标标准相对隶属度矩阵;综合考虑指标相对隶属度与指标权重,建立环境指标综合权重矩阵;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求得样本集对模糊概念“营养化”的相对隶属度矩阵;最后利用样本的级别特征值对湿地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为扎龙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质评价需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属性,利用单指标评价常常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在将其视为灰色的基础上,由计算各样本的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其所属级别。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运用熵值法来确实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解决了权重计算困难的问题。运用本文建立的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在北京市五大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表明其结果合理,计算简单。该模型也适合于流域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典型高压水热态除鳞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以除鳞系统核心装备的往复式柱塞泵装置在系统中的综合运行性能为研究对象,从装置的节能、可靠性和安全性3方面出发,以评价往复式柱塞泵装置综合运行表现力为目标,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价为核心,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素权重分析方法,开展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素实测物理参数模糊隶属度分析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AHP的高压水热态除鳞系统往复式柱塞泵装置综合运行性能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形成了判定热态除鳞系统往复式柱塞泵装置综合运行力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了高压水热态除鳞系统往复式柱塞泵装置综合运行表现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素的权重,以及评价要素实测物理参数模糊隶属度,对往复式柱塞泵装置综合运行表现力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可变模糊集理论基础上,结合二元比较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提出地下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指标权重,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模型参数与权重的可变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生物生态效益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壤微生物生态效益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微生物作用动力学研究分析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效态养分的直接以及间接生态效应,并在原有非生物评价指标权重结构的基础上,将微生物对肥力的贡献力折算到土壤有效态养分指标的权重上进行权值再分配,从而建立了微生物评价指标权值.划分微生物以及其他因素的评价等级并确定适宜型隶属度函数参数,建立土壤肥力综合模糊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与作物产量进行相关度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小麦的长势和产量的相关度均高于传统方法,体现出较好的评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与标准等级之间的六元联系度模型。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差异度不确定性系数连续变化过程,建立了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耦合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后,从属性差异度出发由粗糙集理论赋予客观权重,同时由博弈论集结模型优化组合主客观权重,通过计算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加权联系数确定水质样本的等级标准。耦合模型相对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和改进SPA模糊法灵敏度高,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水体本身受污染的程度以及偏离水质分级标准的程度。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思路清晰,过程直观,评价结果实效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组合权重可变模糊模型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性以及主观权重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不足,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权重可变模糊模型。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有序二元比较法确定主观权重,然后将主、客观权重结合求得组合权重。将模型应用到大沽河的水质评价中,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得出新模型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上是可行的,其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从而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泵站建筑物遗传模糊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准确地对泵站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价,利用标准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研究泵站建筑物的安全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的方法,结合专家知识、检测数据和各种信息,分析得到安全评价值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然后利用标准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建立的遗传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模糊合成,得到泵站建筑物的安全评价结果.对临洪西泵站工程建筑物进行了安全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S为(0313 6,0356 2,0247 1,0083 1),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Smax为0356 2对应第2个评语,则综合评价结果为基本安全,属于二类建筑物.结果表明:临洪西泵站工程建筑物总体上达到设计标准,满足安全运用的要求.评价结果与通常方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遗传模糊安全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总硬度、总锰、总铁、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根及氟化物作为水质影响因子,基于TOPSIS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水质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引入"垂面距离"及Kullback-Leibler距离替代传统的欧式距离,对吉林市平原区的8组水质资料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Nemerow法及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方法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此方法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合理可行;基于Kullback-Leibler距离的TOPSIS方法评价的水质等级普遍偏低,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地下水中常微量组分缺乏与定量组分过剩问题;探讨了木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及其在地下水资源保护方面需注意的问题;建立梯形模糊分布函数,配以合理的权重和算子的评价模型,经多种方法验证,所得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