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夏棉田害虫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植株上所有昆虫、螨类等种类和数量,计算昆虫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该夏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结果]夏棉田中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10目30科43种昆虫组成,丰富度最大值为22,害虫类和天敌类昆虫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80.22%和19.78%。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值为2.095 1,均匀度最大值为0.738 5,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最大为0.954 4。夏棉田害虫优势种是棉蚜和烟粉虱;天敌优势种为棉蚜蚜茧蜂。[结论]该研究对棉花害虫的可持续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和害虫系统调查,分析了从棉花苗期到吐絮捕食性天敌及害虫总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集中度的变化,并分析了丰富度、均匀度、集中度对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 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 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优势害虫种类的变化较大,棉铃虫已不是转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棉蚜、红蜘蛛、叶甲类、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结果表明:4种处理棉田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低依次为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天敌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可见,种植转双价基因棉不会降低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反而得到提高,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系统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合肥郊区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21种,其中害虫10种,天敌11种。害虫主要优势种为菜青虫和菜蚜为优势种;捕食性天敌主要优势种为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害虫优势种菜青虫主要分布于甘蓝心叶和内层叶反面,而菜蚜分布较广。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主要分布于甘蓝外层叶反面。群落多样性在时间过程中较稳定,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均匀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花菜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方法] 以花菜品种雪宝1号F1代为试材,在田间系统调查基础上,分析合肥市西北郊花菜试验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各种群数量动态,计算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结果] 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25种,其中害虫12种,天敌13种。害虫主要优势种为菜蚜和斜纹夜蛾;捕食性天敌主要优势种为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主要分布于花菜外层叶反面。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在10月上旬前较高,此后较低,在时间过程中呈稳定下降趋势。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均匀度。 [结论] 调控花菜田节肢动物主要害虫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并保护天敌以提高群落的均匀度,是提高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江淮地区中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2种,害虫12种。天敌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青翅蚁型隐翅虫、四点亮腹蛛、拟水狼蛛和圆尾蟏蛸;害虫优势种为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褐飞虱、青翅蚁型隐翅虫主要分布于稻株下部;四点亮腹蛛和白背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中、下部;圆尾蟏蛸和稻纵卷叶螟主要分布于稻株上、中部。群落多样性在中稻生育中期最高,群落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以功能团为单位和以物种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群落特征在中稻生长发育期间变化较大,群落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结果表明:4种处理棉田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B 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B 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B 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低依次为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B 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B 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田、B 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天敌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依次为B t棉田、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 t棉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 t棉田。可见,种植转双价基因棉不会降低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反而得到提高,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江淮地区早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安徽江淮地区早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6种,害虫12种.天敌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青翅蚁型隐翅虫、拟水狼蛛、四点亮腹蛛、八斑球腹蛛,害虫优势种为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草间小黑蛛、四点亮腹蛛、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白背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中下部,青翅蚁型隐翅虫和褐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下部,稻纵卷叶螟主要分布于稻株上部.群落多样性总体上较稳定,早稻生育后期略高于前期,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以功能团为单位和以物种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群落特征在早稻分蘖期至乳熟期比较类似,但蜡熟期群落优势种突出,群落特征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