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芩采用室外盆栽控水,测定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黄芩的耗水量、地上、地下部分的质量变化以及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试验设三个处理,分别为土壤相对含水量的30%,50%,80%。结果表明黄芩的耗水量在开花前营养生长阶段耗水量最大;土壤相对含水量30%和80%的处理都不利于黄芩的生长发育;土壤相对含水量50%的处理黄芩产量最高,并且有效成分含量达到13.6%,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漫谈细叶榕     
适用于制作榕树盆景的白榕,称谓为小叶榕、细叶榕。实际上盆景爱好者都认为是大叶榕,而把某些叶子特小品种,称为细叶榕,而真正称得上细叶榕的品种极少,而“冒牌”的却很多。问题的提出和寻求《中国花卉盆景》于1994年12期转载了海外一篇精辟文章《浅谈杂木盆景》,作者写道:“在同一树种中,品种优劣,差距很大,例如榕树,目前榕树盆栽几乎全部实生苗,若要保持优秀品种原有特长,则必须以插枝培养,选择叶小、面平、富有光泽、叶与叶之间间隔小,并发育良好的品种。”这说明榕树在海外也不能满足盆景素材的要求,应寻找叶小、节短,发育良好的品种。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印度榕应用,最早见于耐翁先生1981年所著《盆栽技艺》。先生认为,“印度榕,叶小节密,但枝条肥笨、僵直,缺乏古树的老而瘦的气味,因叶特小,曾  相似文献   

3.
4.
榕的种类繁多,现有在广大培育者之手的榕桩绝大多数是红榕与白榕,其生态情况无大差异。它们的叶片都偏大(平均面积约12.3平方厘米),枝条的节距都偏长(平均长度约2.41厘米)。这就是榕桩盆栽存在的两个缺陷。为弥补上述缺陷,虽有人采用剪枝、打叶、控水、控肥的办法,以缩小叶片面积,但收效甚微。笔者经多年观察,反复试验,认为采用高枝嫁接可以弥补这两个缺陷。这就是用普通榕桩作砧木。选用印度  相似文献   

5.
创建粳稻新的种质资源,对加速粳稻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粳稻品种秀水11、日本晴为材料,利用30Gy60Coγ-射线辐照其成熟胚愈伤组织筛选突变体。在MR2代群体中观察到叶片、茎秆、籽粒和穗等形态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以及育性和生育期等生理性状方面的变异株;这些突变体为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材料。γ-射线辐照粳稻愈伤组织,利用核诱变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相结合方法,增加再生植株中有利突变类型,其中一些突变体在水稻生产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榕有乌榕、赤榕、瓜子榕、金门榕、绿岛榕等,品种繁多,除赤榕外一般都是常绿乔木,叶革质、平滑、全缘、有长柄、椭圆形、色深绿。隐花、果无柄、腋出双生、球形、熟时为红褐色,枝干常能长出气根,生长于气温较高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不耐低温,下雪地区,很难成活。所以寒温带地区,如无温室设备,盆景最好不种榕树。  相似文献   

7.
榕属Ficus是桑科中一个大属,全属约有1000个以上的原生种,我国约有12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乔木、灌木或呈攀缘状,有乳汁。有些种类的果实被动物吃了以后,随粪便将种子带到其他树上。萌发后附生在其茎干上,状如藤本,气生根攀绕在附生树上。以后等气生根加厚连结成网状,可将寄主(附生树)缠死而自己成为一大乔木。花单性同株,甚小,着生于由肉质花托形成的无花果内。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研究在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咖啡因或谷胱甘肽对犬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以优化犬精液冷冻方案,提高解冻后精子质量。方法:在犬的常规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咖啡因和谷胱甘肽,经细管冷冻,解冻后通过分别评价其精子的活率、形态(包括顶体完整率和畸形率等)等来筛选其最佳添加浓度。结果:经解冻后的精液质量评价如下:(1)向稀释液中添加5mmol/L咖啡因对解冻后精子活率明显改善,为0.33±0.04(P﹤0.01),显著高于其他组;当添加浓度为12.5mmol/L时,活率仅为0.230±0.04(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浓度为5mmol/L时精子畸形率最低,为0.174±0.036(P﹤0.01),较其它组差异显著。(2)向稀释液中添加谷胱甘肽5mmol/L,精子活率为0.31±0.054,顶体完整率为0.438±0.022,畸形率仅为0.162±0.025,均优于其他浓度组,差异显著(P﹤0.01)。 结论:在犬的精液冷冻液中分别添加适量浓度的咖啡因或谷胱甘肽均对冷冻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高纯度牦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高纯度的牦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对牦牛子宫内膜使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牦牛子宫内膜在37℃条件下,以2 g/L的胶原酶Ⅱ消化2.5 h,更换新鲜消化液继续消化2.5 h,消化效果好;用74 μm滤网过滤,再经400 r/min离心和自然沉降去除上皮细胞,可分离得到大量的单个细胞,所得细胞贴壁后可见梭形和多角形2种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这2种形态的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阳性率可达95%以上,不表达角蛋白。结果证明已成功分离到高纯度的牦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12.
消毒时间和激素水平对小水榕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水榕是天南星科的一种热带观赏水草,传统繁殖靠根茎侧芽分株,繁殖速度极慢;目前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小水榕试管苗的技术还不成熟。以小水榕腋芽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时间和激素水平对小水榕初代培养的影响,探讨小水榕快速繁殖试管苗的快繁途径。结果表明:小水榕腋芽为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时间为24min。小水榕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75mg/L NAA0.15mg/L,其腋芽增殖率最高为14.29%;转入生根培养基的第60天时,生根率为92.13%。  相似文献   

13.
14.
小叶榕是岭南盆景主要树种之一,叶革质,厚硬光亮,常年深绿色。特别是用种子繁植的实生苗桩,块根外形奇特,盘根错节,有各种各样的形象,如生,观赏价值高。笔者近几年来,培育数十盆,  相似文献   

15.
潘温文  洪震  练发良 《种子》2017,(3):99-101
采用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对榕叶冬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但种子于第1年发芽极少,主要集中在第2年萌发.层积、微波辐射及赤霉素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最快,第80天开始发芽,低温层积90 d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对照组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  相似文献   

16.
文者培制的这盆大垂枝小叶榕盆景,经多年努力,垂枝从基部到梢端长度已有2米,整体高度近1米(含盆高15厘米)。基本定型。盆景初始到基本定型,前后共用了六年时间,效果还不错,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根据原来的立意和已有的造形,题名《探幽》,也还恰当。在整个培、制过程中,值得谈一谈的有下列两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对中国榕属(Ficus L.)植物区系、分类学和资源信息的补充,本文提供了贵州榕属植物41种,13变种,1亚种及1变型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我用小叶榕实生苗制盆景,经多年实践,获可喜成果(播种培育法,请看《中国花卉盆景》1998年第2期)。扦插时间,我地每年4~5月。方法:要熟土,疏松,透气性良好,选用高  相似文献   

19.
细叶榕,枝繁叶茂,四季青绿,树干和枝干都能生长大量的气生根。是观叶、观干、观根(气根)的盆景良材。时下野外较理想的老大桩难得。在1996年3月,笔者巧遇县工会院内砍倒一蔸榕树,就取一枝杈回来(见墨图1)。经过4年多栽培,促生气根造型,现树高110厘米,长140厘米,宽65厘米(见照片,2000年6月摄),犹如高山瀑布,好似龙飞凤舞、玉屏呈翠等形象。故命名《龙腾凤舞》。现将栽培过程及创作方法,介  相似文献   

20.
鄢铮  张小红 《中国种业》2020,(12):71-73
榕薯109是以优质、多抗、高淀粉的广紫薯1号为母本,优质、高产的榕薯756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2020年6月取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登记号:GPD甘薯(2020)350009。综合研究了榕薯109的生产力表现、形态特征、产量形成特点、薯块品质等特性,结果表明:榕薯 109的淀粉产量比较稳定,对环境的敏感度小于对照金山57;茎叶衰老较慢,库源充足,同化能力较强,延长种植期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在福建省区域试验中,2013年的薯干产量为10.75 t?hm-2,干物率为28.52%,出粉率为18.45%,分别比对照金山57高7.44%、10.50%和14.67%;2014年薯干产量为10.82 t?hm-2,干物率为28.69%,出粉率为18.60%,分别比对照高7.57%、11.62%和10.45%;2年平均食味评分低对照0.3分;粗蛋白比对照少0.22个百分点;总糖和可溶性糖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