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本文根据商洛市飞播造林的成林面积,指出了飞播造林林分经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开展飞播林分分类经营的必要性,提出了飞播造林分类经营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洛市飞播造林工作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随着三架运-5飞机在商洛市丹凤县商镇机场徐徐降落,拉开了商洛市秋播工作的帷幕。 今年的飞播造林工作己全面开始,设计飞播作业46万亩,共调运油松、侧柏、黄莲木种子21.6万公斤,计划作业288架次,飞行342.19小时,涉及商洛7县区,共计31个播区,是有史以来飞播造林面积最大的一年,目前飞播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3.
以商洛市飞播林地为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植被盖度、土壤类型和坡向对飞播造林成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盖度、土壤类型和坡向分别都会对飞播成苗面积比例和成苗地幼苗密度造成影响,植被盖度0.3~0.7,沙壤土和阴坡地的飞播造林成苗效果最好,它们二者在植被盖度为0.3~0.7时,分别是28.28%和2175株·hm-2,在沙壤土分别是32.6%和2631株·hm-2,阴坡地分别是38.5%和2 424株·hm-2;为取得最好的飞播效果,应选择一定的植被盖度范围、土壤类型和坡向。  相似文献   

4.
飞播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58年,1969年首次飞播试验成功。此后,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扩大试验。从1980年起全省飞播造林转入正式生产阶段,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省飞播成林面积为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个多百分点。商洛市连续31年飞播造林,面积达650万亩,已经郁闭成林280万亩,活立木蓄积700多万立方米。丹凤、山阳、商州三县(区)相邻的流岭两侧连片飞播林面积达110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5.
飞播造林是模拟天然更新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方式。利用飞机将种子撒播地面,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一、自然条件与飞播成苗的关系地势与气候密切相关,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区内群山连绵,河谷密布,最高海拔2802米,最低海拔204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飞机播种造林成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陕西飞播造林45年取得的成就,阐述了飞播造林在加快陕西造林绿化步伐、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拓宽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的重要性,分析了飞播造林在陕西省生态建设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搞好陕西省飞播造林的措施与对策,从而确立了飞播造林在陕西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GPS是我国近年来飞播造林应用的高新技术之一,它在多个省区经过数年林业部门和飞行部门的联合试验研究,已取得圆满成功,现已向全国推广应用。GPS导航技术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是我国飞播造林事业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它大大地增加了飞播造林的科技含量,使飞播造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充分验证了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论断,对推动我国飞播造林技术的进步和飞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海短波     
全省召开第八届飞播造林技术协作会 陕西省第八届飞播造林技术协作会在铜川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主管局长、飞播站站长以及省飞播站、省种苗站、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省三秦种苗公司等领导。省飞播站李愈善站长充分肯定了我省今年飞播造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本届会议内容和全省飞播造林实际,就天保工程飞播造林5年来的工作做了回顾。他指出,5年来我省天保工程、日元贷款工程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工作在管理上、技术上都有所创新和不断完善,其间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值得表彰和推广,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 (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GPS图示导航飞播造林的具体实施,总结分析了应用GPS图示导航系统在沙区飞播造林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伊盟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盟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20年来,伊盟飞播造林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去年,在全国飞播造林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伊盟荣获国家计委、林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民航总局五部委颁发的先进单位奖,盟林业局飞播造林治沙站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王蕴忠同志荣获先进个人奖.伊盟的飞播造林始于1978牛.在林业部、内蒙古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在毛乌素沙地中、东段开展了五年的试验研究,飞播保存率达到36.2%~41.7%,创国内沙区飞播同期最好水平,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83年至1987年,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伊盟又开始为期五年的中间飞播试验,保存率达52.8%~89%,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飞播造林技术进入了推广应用阶段:此后,伊盟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区飞播造林先进盟市,伊  相似文献   

11.
马静荣 《防护林科技》1995,(1):20-22,38
本文论述了我国防沙、治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飞播造林从试验到全面推广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飞播造林是实现土地沙漠化逆转的有效途径。同时论述了造林后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对今后飞播造林前景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紫阳县实施飞播造林来,在造林实践中探索、完善和提高,形成了具有紫阳特色的飞播造林模式和做法,保证了飞播造林保质按量按时完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飞播造林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到今天的实际生产中,但是受重播轻管思想和飞播造林投资的影响,播后一些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整个飞播造林的成效。所以研究提高飞播后期造林成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对促进飞播造林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紫阳县从1984年开始到现在,坚持19年不间断飞播造林,共飞播造林151万亩,平均每年飞播8万亩左右。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将飞播造林纳入“天保”工程,这给紫阳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在争取到飞播造林项目以后,采取过硬措施,认真地抓好基础性工作,环环紧扣实施飞播造林工程,使三年来的天保飞播造林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植被处理一丝不苟。首先,实地查清设计播区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省飞播造林中,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辅助人工点撒播造林,在经济不发达,群众经济收入低的贫困县,为加速造林步伐,采取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人工点撒造林的优越性,已为人们所认识.本文对在什么条件下开展飞播,什么条件下适宜人工点撒播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以下看法,供商榷.一、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人工点撒播造林的重要性和作用1.人工点撒播造林适应性强,与飞机播种造林比较,最大的优点是在划定的飞播区周围较近的地方人口稠密,采用人工点撒播能在作业时提供足够劳动力.在达不到飞播造林规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飞播造林20年来,敛上飞播作业面积49.26万hm^3,成效面积21.72万hm^3,其中成林面积17.63万hm^3,人工直播造林和补播补植15.01万hm^3,建成9.58万hm^3的飞播林基地,回顾了飞播造林20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河南省飞播造林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7.
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土地总面积4078万亩,活立木蓄积80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2%.汉中市的飞播造林经历了试验、推广和发展三个阶段.1971年在宁强县拉开了汉中市飞播造林的帷幕.1972年五丁关播区飞播油松7887亩,当年成苗4757亩,使飞播造林迅速在全市推广.从此,汉中市飞播造林步入推广和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来,我省飞播造林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早期飞播的云南松和马尾松,已茁壮成林。成为我省森林资源的后备基地。但是,随着飞播造林的发展,飞播地区不断扩大,播区海拔日益升高,自然条件越渐复杂,现有飞播树种受到海拔高度和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造林成效。因此,研究高山地区飞播造林树种,已成为当前我省  相似文献   

19.
冀南山地飞播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4年在冀南山区的武安、涉县进行了试验。本文通过1984、1985两年的飞播成苗效果调查,对冀南山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推广飞播造林技术,加快冀南山区绿化步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内蒙古的基本情况,飞播造林的主要成就,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当前在飞播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论述了我区飞播造林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指出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对我区飞播事业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