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肉牛繁殖能力与牛场养殖效益息息相关,繁殖技术不过关、饲养管理不善、母牛繁殖性疾病防治失误等问题,不仅危及到牛群的健康状况,还会直接降低肉牛的繁殖效率。基于影响肉牛繁殖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肉牛繁殖能力,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8,(12)
母牛妊娠诊断是牧场繁殖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奶牛妊娠诊断技术对提高牧场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除了保持奶牛优良血统还必须增加奶牛的繁殖率,减少空怀期,可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对奶牛妊娠诊断技术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6)
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母牛本身胎盘结构、身体状况和应激反应等造成的。虽然母牛胎衣不下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所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给牛场的繁殖及乳牛业发展带来的损失极大,所以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上应规范操作,做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4)
<正>玉米糟含蛋白质丰富,能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和产奶量,增加母牛繁殖后的体重,加快青年母牛的生长速度。目前我国农村养殖的母牛营养严重不足,影响母牛及犊牛的正常发育,添加玉米糟可大大缓解营养不良的缺陷。为防止饲料营养流失,配制饲料后应尽快饲喂。青年母牛的饲料配方:玉米89 kg,干玉米糟99 kg,干玉米糟911 kg,骨粉200 g,食盐200 g,食用碱面300 g,母牛预混料300 g。哺乳期母牛的饲料配方:玉米411 kg,骨粉200 g,食盐200 g,食用碱面300 g,母牛预混料300 g。哺乳期母牛的饲料配方:玉米45 kg,干玉米糟7.55 kg,干玉米糟7.58 kg,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提高奶牛的繁殖率,解决子宫内膜炎造成奶牛繁殖力降低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4年应用"宫炎康"在裕隆、西郊、高草、安宁等乡治疗牛子宫内膜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发病情况根据配种站繁殖配种卡片整理,成年母牛产犊后90d未能受孕及育成牛满24个月  相似文献   

6.
<正>母牛的繁殖力是母牛繁育中的重要指标,是直接决定养牛(奶牛、肉牛)生产经济收益的基础。影响牛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采取哪些措施可提高母牛繁殖率?现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毛吉业 《畜禽业》2023,(1):33-35
采用论述与查阅资料的方式,分析了母牛繁殖成活率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母牛繁殖成活率的技术,以期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规模化母牛养殖场繁殖成活率,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细管冻精输精及配套技术提高受胎率,由91%提高到97.5%,产仔成活率由92%提高到97%,使繁殖率由50%提高到65%。应用胚胎技术诱导母牛怀双胎,双胎率为45.4%。应用生殖激素诱导母牛怀双胎,双胎率为65.9%。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10)
现阶段,养牛业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养牛业能够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食材,还能有效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收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母牛的养殖作为养牛业重要的构成部分,加强母牛的饲养与护理,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对养牛业而言也极为重要。就现阶段提高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以此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1,(4)
母犬繁殖率是养犬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对母犬繁殖率造成影响的因素众多,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保障母犬繁殖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母犬繁殖率的综合技术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养牛业一直是兵团畜牧养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养殖户对母牛发情症状不了解,导致错失了很多母牛受精繁殖的机会,降低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对发情母牛症状进行观察与分析才能适时配种,提高母牛受胎率,对母牛发情时的表现及症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梁魏挝 《畜禽业》2001,(8):15-15
牛的人工冷配授精,不但可以提高优良种公牛的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养种公牛的饲养成本,同时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也提高了母牛的繁殖率.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母牛进行人工冷配呢?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采用握颈输精法是施行最易、效果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采用假阴道人工采集公牛的精液。经检查并稀释处理和冷冻后,再用输精器将精液输入母牛的生殖道内,使母牛排出的卵子受精后妊娠的技术。牛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有价值的牛育种技术,通过牛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了牛的繁殖率,加快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文国 《畜禽业》2010,(2):81-81
<正>近几年来,新疆农四师地区的几个牛场出现生产母牛以高热、呼吸道症状、末端被毛坏死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该病的发病率为25%,淘汰率50%。严重的影响了牛场的正常生产。笔者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5.
奶牛母牛不孕症是严重影响繁殖率与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笔者从80年代开始,用中草药四物汤加味治疗母牛不孕症168例,治疗后受孕156例,无效12例,受胎率92.8%。现介绍如下。1试治病牛屡配不孕母牛为本地人工受精或本交3次以上而未孕者。2症状2.1虚寒型不孕多因营养不良,畜体虚弱,管理不善,致精血衰,血海空虚,胞宫失养而不孕。临床表现精神沉郁,瘦弱、泄泻,间有腹痛,口色淡白。2.2血虚型不孕多为营养缺乏,重剧使役,脾胃虚弱,致阴血不足,血海空虚,胞宫失养而不孕。临床表现精神倦怠,四肢无力,发情期延迟,口色淡白。2.3痰湿…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7)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应市场要求不断发展,对母牛养殖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模化母牛养殖场的建立和完善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明确影响母牛繁殖能力的各因素,探讨提升规模化母牛养殖场繁殖成活率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母牛繁殖场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母牛养殖产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奶牛的一些重大疾病得到了科学的控制,但是奶牛胎衣不下仍然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并可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出现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9,(11)
针对目前生猪生产产能低的问题,笔者从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方面予以阐述。提高母猪繁殖率要从选留高产母猪,适期配种,解决母猪不发情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育成率,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淘汰繁殖率低的母猪,及时防控疾病等多个方面着手,保障母猪繁殖高产。  相似文献   

19.
<正>1加强选种,采用以繁殖性状为主的综合选种方法繁殖率的高低与猪的品种有密切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应选用繁殖率高的公、母猪进行繁殖,以产仔数高低作为选种的标准,从父母繁殖性状高的优秀个体中选留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20.
李小林 《畜禽业》2000,(1):48-48
家兔的繁殖性能是养兔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利用和发挥母兔高繁殖性能的作用,是提高养兔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家兔繁殖率,不断提高养兔生产水平,现提出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