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食用菌企业加大食品安全投入力度,势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信赖度,进而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基于食品安全投入相关理论,通过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用菌当期仓储运输投入、技术研发投入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食用菌企业的仓储运输投入和技术研发投入对当期净资产收益率造成负面影响。技术人员、专业生产设备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企业对技术人员和专业生产设备的投入能够提高企业当期净资产收益率。仓储运输投入、技术研发投入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对企业当期总资产收益率具有负面影响。技术人员投入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食用菌企业对技术人员投入能够提高当期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用菌企业数量增多,食用菌价格起伏较大,生产效益不稳定,也对食用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食用菌企业要从财务角度构建食用菌发展的长效格局,合理规划食用菌生产、产品研发和营销等流程,创新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食用菌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问题,并通过对食用菌种植成本的控制,达到企业资金的投入获得保障收益的稳定。从食用菌企业内部财务问题与生产投入着手,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建议,确保食用菌企业内部利益上升的同时,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及市场竞争力,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农牧渔业部批准,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于1987年11月30日在上海成立,该集团以食用菌科学技术开发为主导,以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和其他研究单位为技术依靠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科研生产经营联合体,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承担有限经济责任。业务范围是:  相似文献   

5.
齐敏 《中国食用菌》2020,(3):165-167,170
通过实证分析的结论为食用菌企业的不断发展提出有效建议,旨在研究智力资本对食用菌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分析结果发现食用菌企业的智力资本对企业的绩效有正面影响,同时,企业创新对智力资本和食用菌企业绩效起到非常明显的中介作用。根据结果提出建议,企业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快对企业结构资本的调整,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关系以及积极推动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6.
贾维 《中国食用菌》2020,(2):231-233
针对食用菌菌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种权受到侵害、产业销售混乱以及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构食用菌产业安全法律责任体系。通过构建食用菌菌种企业行业自律体系,增强食用菌企业的菌种安全责任观念,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食用菌的安全保障性;通过完善责任分配以及公开制度,监督问责,实现政治责任法律化;整合与规范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机构,加大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的跨域合作,实现沟通交流无阻碍;通过建立完整的"追溯制度"强化全程监管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产生时,快速解决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焦健  王灵  吴立峰 《食用菌》2014,(1):40-41
通过对食用菌菌种生产特点的分析,指出了限制食用菌菌种生产效益提高的因素、菌种生产所承担的风险、菌种生产的季节特点,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等,为有志进入这一领域的同仁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郭月平 《食药用菌》2013,(6):368-368
近日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由山西农业大学崔德芳教授、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骈跃斌共同承担的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食用菌大容量栽培包生产技术的研究》日前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此项研究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户收入,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投资大、农户生产效率低、污染率高,此研究以变革传统生产中采用小口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其产业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空间,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手工作坊"种植栽培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了食用菌品质及其附加值,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阐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然后分析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研究食品安全法控制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问题。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作用;加强事前监管作用,健全食用菌生产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监管方式创新能力;严格事中过程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主诚信自律意识,督查企业做好食用菌生产安全工作,规范企业主体诚信自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保持高压严惩态势,提升事后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一项高新技术,本文通过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大体发展趋势和方向,认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应注重人才与技术的创新、新品种的研发以及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以国内食用菌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在食用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回笼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在影响程度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资金回笼风险所占比重为0.423,影响程度最大,这也和食用菌企业的特殊性相关联;收益分配风险所占比重为0.124,影响程度最低,因此在食用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来看,应收账款风险所占比重为0.236,存货风险所占比重为0.215,现金流风险所占比重为0.189,在具体指标的控制上,食用菌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食用菌产业中出现的菌种选取不精,产量过剩,加工发展缓慢和环境污染以及技术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财税激励政策,重点推进食用菌产业全面的转型升级,切实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市场状况,总结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限制因素,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财税激励政策建议,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食用菌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是我国30个省市间食用菌出口贸易竞争力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食用菌出口贸易竞争力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产值、城市化水平、食用菌生产规模进口国购买力与食用菌出口国际竞争力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汇率水平、食用菌产品价格与食用菌出口国际竞争力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晓南 《中国食用菌》2020,(3):79-80,84
财务管理是实现食用菌产业战略目标的保证,针对产品增产不增效、精深加工不足、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分析了食用菌产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食用菌产业财务管理现状,并提出了财务管理有效策略,以期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虽然中国食用菌产能已居世界前列,但食用菌的出口贸易却很低,"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的产品创新、我国食用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