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实现耦合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食用菌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耦合模型,对2个产业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深化2个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关系,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果表明,2010年~2014年间两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增长幅度为20.58%,耦合度处在失调阶段;2015年~2018年间两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增长幅度为16.32%,耦合协调度由失调阶段进入勉强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6月6日至8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和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在辽宁省丹东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等300多人参加会议。本次大会以"推动创新、转换动能、促进发展"为主题,围绕香菇生产加工技术、产品品牌打造和流通渠道建设,以及食用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则必须按照特色化、产业化、多样化的方式,逐步增加产品种类、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由于野生食用菌具有较大的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促进食用菌产业与农村旅游业的结合,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通过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从打造食用菌栽培基地景观、开发采摘体验项目、提升主题食用菌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制定出能够通过食用菌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方法,以推动食用菌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给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提供了方向,乡村振兴的助力下,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管理混乱等问题。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应该利用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强化科学技术支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富丰经营主体、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加强食用菌菌材林的培育以及食用菌废菌棒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助力贵州省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韶关市农业、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交通及旅游业发达,食用菌产业基础好,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非常适合食用菌生态化发展.韶关市应充分利用当地食用菌资源和特色,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食用菌生态化栽培"为切入点,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打造韶关市食用菌品...  相似文献   

6.
胡笛  周杰 《中国食用菌》2021,(2):110-112,116
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也营造了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通过分析食用菌产业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机理,提出优化产业基础、挖掘多元功能和完善发展业态等建议,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能。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梅州山区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述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现状,调查总结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融合的4个主要类型,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村旅游对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人口脱贫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关系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对黑龙江省2011—2018年的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多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对其耦合关系发展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2011—2018年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呈现上升趋势,受到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政策影响,其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2)2011—2018年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经历勉强协调到基本协调,发展态势良好且潜力巨大。黑龙江省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同时,需要切合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选择多元化方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并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全国食用菌生产优势区域,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6年以来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连续两年翻番。该文介绍了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该研究从农业生产性服务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本质出发,阐述了二者的耦合机理和协调模式;构建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并以2016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域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了各地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探讨了二者协调度的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不高,且整体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略低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并根据实证结果为政府部门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叙 《中国食用菌》2020,(3):135-137
为了剖析以食用菌资源作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和乡村经济振兴间的关系,对当前食用菌资源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将食用菌资源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可以为食用菌资源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未来食用菌资源旅游开发的整体策略为发展以食用菌资源作为主题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发展具有特殊性。为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明确食用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此才能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剑 《中国食用菌》2021,(2):106-109
食用菌是云南地区极具优势的资源,其产业化的发展是激发乡村地区生产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脱贫与乡村振兴重要手段。以云南曲靖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状况为例,分析该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实效,关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如何持续提升的问题,以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远 《中国食用菌》2020,(3):247-24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许多地区的食用菌栽培户开始向乡村旅游从业者转型,面对此情况的出现,为了有效推动食用菌栽培户向乡村旅游从业者平稳转型,各地方政府应当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重视发挥乡村社区的作用,优化基础设施,加强栽培户教育培训;食用菌栽培户自身应当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法治观念以及终身学习观念;旅游开发商应当转变观念,更新经营思想,拓宽与社区的合作渠道。  相似文献   

15.
韩苗 《中国食用菌》2020,(3):138-140
食用菌特色小镇是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小镇建设与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依然缺乏科学规划,资金引入困难,品牌建设缺乏特色以及缺乏专业性人才都问题。为了促进特色农业小镇与食用菌产业的融合发展,各地区要科学合理规划,开发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文化旅游,打造特色品牌,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打造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利用食用菌产业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让农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实际案例的研究方法,对农村循环经济与食用菌产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的联系展开研究,利用研究验证食用菌产业发展与农村循环经济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高学博 《中国食用菌》2021,(1):162-164,168
作为食用重要产地之一的平泉市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旅游项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到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中,增加当地旅游活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利用民俗文化打造食用菌文化旅游产业园,将平泉食用菌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有效融合。建立综合性食用菌文化旅游产业园,构建民俗文化与食用菌产业旅游的创新融合方式,不断深入挖掘产业旅游新的内涵与形式,实现平泉市食用产业旅游的发展与当地民俗之间的有效融合。有效利用民俗增加食用菌产业旅游价值,同时建立对当地民俗文化新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在平泉市能够达到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