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礼泉是全国苹果产业化优质苹果基地示范县、全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苹果、酥梨50万亩,年产果品75万吨,位居全省之首。由于采用了选育优良品种,配方施肥、果品套袋、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使果品以个、形、色、味俱佳独领风  相似文献   

2.
张宏 《陕西林业》2000,(5):23-23
礼泉县是全国优质苹果基地和全国苹果产业化示范县。全县苹果已发展到40万亩,杂果10万亩,果品年总产75万吨以上,经济收近10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200元,上缴农林特产锐7000万元,占县级财政收的78%,苹果已成为县上最大的支柱产业。 礼泉苹果以其个、形、色、味俱佳先后十三次获得国家和陕西省优质农产品称号,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独联体等国家,为礼泉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3.
范淑红 《中国林业》2013,(10):36-36
河北省承德县地属燕山地槽和内蒙古台背过渡带,是“中国凶光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之乡”和全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全县苹果面积18.19万亩,其中,国光苹果达13.5万亩,占苹果总面积的74%,成为河北省“十大果品特色县”。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沙漠绿洲的金塔县,十年前就连“毛桃酸杏涩沙枣”都很难吃到的农民,如今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产的“苹果鸭梨水蜜桃”。盛产的红富士、锦丰梨、水蜜桃等31个优良果品,以个大、味美、色鲜赢得了市场,畅销11个省。1996年甘肃省优质果品鉴评会上,该县生产的早酥梨、砀山梨获“全省优质果品金奖”,锦丰梨获“全省优质果品银奖”,创出了自己的名牌,金塔县成为名符其实的瓜果之乡。现在全县优质果园面积达到4.6万亩,比1978年的6300亩增长7.3倍;果品产量由1978年的41万公斤增加到1340万公斤,增长3…  相似文献   

5.
秦安县是我省重要的“花牛苹果”和各种鲜桃外销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瓜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以苹果为主,桃、梨、杏、李、花椒、葡萄、草莓、设施油桃等多果并举的经济林面积已达到47.2万亩,农民人均达1亩。年产果品9600万公斤,花椒总产量176万公斤,果椒年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13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4%,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1997年,秦安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002年被国家林…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唐河县把林果业作为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尤其是优质梨基地建设发展快、步子大。截止1995年春,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25万亩,其中优质梨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 1995年9月,县委、县政府又要求,今冬明春新发展优质梨10万亩,强调果树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到2000年使全县优质梨基地面积发展到50  相似文献   

7.
以早酥梨为主的梨产业是静宁农村中的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年产量12万吨以上。2007年11月,静宁10万亩早酥梨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早酥梨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绿色标  相似文献   

8.
秦安桃树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县位于秦岭之北,甘肃天水市北部,渭河主要支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特别适合桃、梨、苹果、香瓜、花椒等林果业的生长。是当地有名的万亩无公害桃生产基地,2006年8月,这里的桃子代表秦安参加了迎奥运北京园林绿化成果展示会,被评为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同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成为全国名果  相似文献   

9.
赞皇枣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赞皇县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公里,太行山中段东麓,是个全山区县。全县辖11个乡镇,212个行政村,23万人口,总面积181.5万亩,其中耕地28万亩,山场115万亩。多年来,赞皇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以发展大枣为主的果树生产作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抓基地建设、上精品工程,抓产品开发、建龙头企业,抓市场销售、促富民强县,截至目前,全县果树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果品8000万公斤,赞皇县是"太行山绿化重点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赞皇大枣之乡"、"全国无公害大枣生产标准化示范县"、"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十佳县"。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顺平果品业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市场,山外找销路,科技创高效”的总体思路,以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为重点,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为中心,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果品质量逐年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果品生产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县果树总面积达31万亩,形成了红富士苹果、桃、柿子及杏、李杂果四大果品基地,果品年产量113亿公斤,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4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4.6%,山区达到70%以上。林果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绿色银行”。顺平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标准化管理示范县”,是河北省优质苹果、优质桃生产基地县。2002年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桃乡”、“中国苹果之乡”,2004年全县31万亩果树全部通过省无公害基地环评认定。“顺富”牌鲜桃、红富士苹果是河北省优质名牌产品,十几年来,红富士苹果成为中南海的特供果品,“顺富”果品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并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温县河滩种上“摇钱树” 眼下,温县黄河滩区新落户的20万株优质杨树、桐树和连片种植的梨、枣以及各类名、优、特瓜果,构成了沿黄商品化农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年来,该县在抑制绿化滑坡的同时,以大面积、快速度改接、种植名优特新农林产品推动滩区开发再上台阶。截至去年底,滩区优质果林达4万亩,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学种植大户。祥云镇大玉兰村的段麦生发展了15亩矮化密植丰产园,引进特优苹果品种,并林间种粮,园内养猪,形成了生态农业特色,每亩收入5000元至1万元。在此基础上,该县抓住恢复平原绿化的  相似文献   

12.
郾城县环抱漯河市区,人口87万,土地960平方公里,其中适宜林网面积101万亩。去冬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带领全县人民大打造林绿化翻身仗,快速遏制了平原绿化滑坡局势。全县整修绿化路、沟、河、渠2984条,长2518公里,新建林网22万亩,完善林网38万亩,植树326万株,拍卖路、沟、河、渠1950条,长2700公里,为农户发放林权证3220份,累计收回拍卖资金320万元,用于绿化的直接投资1600万元。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13.
《河北林业》2016,(4):30-31
正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地方。全县总面积5497平方公里,总人口44.4万人,是省政府确定的民族县、新十年国家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县林业规划用地面积656万亩,有林地面积488.63万亩,全县有10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116万亩,有林地面积94万亩,森林覆盖率81%,  相似文献   

14.
孟津县委、县政府为了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林致富奔小康,总结推广本县上院、牛步河、白鹿三村群众兴林致富的经验,在全县五十个乡镇企业薄弱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经济林专业村。从去冬开始搞规划设计,抽槽整地,植树造林,准备用三年时间新栽苹果、梨、桃、杜仲、杏等经济林4.5万亩,达到5.8万亩,实现一户二亩园,人均半亩果,收入超千元。今春新发展经济林1.9万亩,成活率都在90%以上,长  相似文献   

15.
孙绍洲 《国土绿化》2009,(12):32-33
北京市顺义区现有果树面积10万亩,年产量7180万公斤,产值2.08亿元,从业果农数1.5万人。随着观光采摘业的兴起和发展,顺义区又增育了大樱桃、葡萄、精品梨和苹果四大主导特色产业,建立了樱桃、梨、葡萄、苹果、小杂果五个特色果品产业化基地,樱桃产业已成为顺义区果树观光产业的名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本着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本着加快建设绿色环境和富裕农民的目的,大力发展果树生产,使果树面积同1999年以前相比扩大了一倍,生产和效益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一批果树行业的知名品牌和优秀龙头企业。 顺义区现有果树面积13万亩。主要树种有梨7万亩,苹果2万亩,葡萄1.3万亩,桃1万亩,枣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静宁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和交通便利等自然优势 ,按照“南部苹果北部梨 ,富民强县奔小康”的思路 ,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果品支柱产业 ,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 ,截至 1 999年底 ,全县果园面积达到 1 8 6万亩 ,占总耕地的 1 2 1 % ,其中苹果 1 5万亩 ,早酥梨 2 5万亩。 1 999年全县挂果面积 5万亩 ,占果园面积 2 7% ,果品总产量达 4 1万吨 ,果品收入 70 0 0万元。但冷静分析 ,静宁县果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未形成规模优势。虽然静宁县初步形成了以中南部为主的三大苹果生产基地和…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现状 “一带”建设初具规模。邢台、沙河、临城、内邱四县市在“太行山区百万亩优质干鲜果品带”区域范围内共发展优质干鲜果树92.39万亩,4654.6万株(苹果、板栗、柿子、核桃、大枣为主).其中苹果7.2万亩,占7.8%;板栗54.46万亩,占58.9%:大枣11.16万亩,占12.1%;柿子9.9万亩,占10.7%;核桃6.47万亩.占7.0%;其它3.3万亩,占3.5%。果园总数7676个,其中苹果园1227个,板栗园4790个,大枣园176个,柿子园996个,核桃园229个;100亩以上的果园2640个,50~100亩的果园2308个,50亩以下的果园2440个.  相似文献   

19.
和林县建成11万亩经济林韩鑫和林格尔县人民坚持一条沟、一道坡、一架山、一片滩的全面治理,摩天岭上现已崛起200多个新果园,林果业正在成为农村的一大经济支柱。到目前,和林县已种植各类苹果、杏、枸杞、沙棘等经济林果11万亩,农村人均0.7亩,年产各类鲜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遵化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靠党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林果生产,颇见成效,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化示范县”、“中国板栗之乡”,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优质苹果、优质板栗、优质核桃三大生产基地”、“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县”。一、突出特色,优化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