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岩羊     
岩羊白力军岩羊在国内除分布于四川、青海、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外,在我区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盟的狼山,阿拉善盟的阿左旗贺兰山、阿右旗的雅布赖山和额济纳旗的龙首山,集中分布的贺兰山林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余只,当地群众称之为“青羊”。目前我区岩羊野外...  相似文献   

2.
清晨,伴着鸟儿的鸣叫,一群群岩羊沐浴着晨曦在饮水取食、追逐嬉戏;傍晚,踩着落日的余辉,一群群岩羊又在悠闲散步。这是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温馨场面。贺兰山保护区为岩羊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成为它们生息繁衍的“天堂”。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林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东部,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之一。林区内山势险要,树木茂密,而且还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其中比较珍贵的有:獐子(马麝)、马鹿、兰马鸡、岩羊等。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重,被捕杀的主要是国家保护动物獐子和岩羊。据贺兰山林管部门的调查及沿山群众的反映,近两年进入贺兰山林区捕杀野生动物的人员日  相似文献   

4.
矮岩羊是哺乳动物偶蹄目牛科中的一种,又叫岩羊和小石羊,栖息于海拔2000~3000m之间的灌草丛林和山地裸岩地带。矮岩羊视觉和听觉都很灵敏,体长100~110cm,尾长16~18cm,体重35~45kg。雄性用粗大,似牛角,位于两角内侧各具一条明显的纵棱。雌性角短小而直,冬季体色银灰,夏季色较深,腹部及四肢内侧呈白色。矮岩羊于20世纪30年代被Schaefer发现,20世纪70年代其区分由C·P·Groves把它从大岩羊(Pseudoishavaur)中独立出来成为一新种。据文献记载,迄今所知的…  相似文献   

5.
岩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内蒙古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物种,为准确了解保护区内岩羊的分布及种群数量,2022年4~5月,采用样线法开展岩羊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通过调查得出:岩羊主要分布在格尔敖包(岩画沟)和鸡鹿塞,其次是苏木图沟和阿贵庙沟,零星分布在鸡鹿塞西沟、乌斯台沟和查斯口沟;种群数量估算为490±140只,密度为0.008±0.002只/hm^(2),遇见率为37.5%。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贺兰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保护区内动物、植物资源的丰富度越来越高。近年来,贺兰山有记载但未发现的实体动植物、没有记录的动植物不断被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鹅喉羚、马麝等先后在保护区内被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马鹿等数量在不断增长,还有一些夜间出行、擅于隐蔽的野生动物也时常被发现。可以说,贺兰山保护区正在逐渐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土。"3月28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林业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正远远望去,贺兰山是一座荒芜、干渴的山,山体枯黄,毫无生气。但走进山里,从山脚一路上行,人们会发现,青海云杉苍翠挺拔,马鹿、麝在森林草甸间食草或疾驰,岩羊在悬崖峭壁上跳跃如飞,金雕掠过山石之巅……这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规律,采用固定样线法、访谈法,结合红外相机观测,对2011—2016年期间曲宗贡区域的岩羊种群数量、分布情况、海拔梯度、日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岩羊种群数量平均值为107±5.6只,存在一定的年间种群数量波动,同时种群的雌雄个体活动存在社群分离现象。岩羊主要活动区域包括姬妞沟、姬妮沟、达瓦粗、粗瓦粗等地。另外,岩羊全年活动的平均海拔为4380±20.5 m,全年活动海拔跨度637 m,表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迁移行为。不同活动时间段,日活动节律变化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13至14日,根据群众举报,贺兰山林区派出所破获一起非法狩猎案。6月13日清晨,贺兰山林区小松山附近牧民举报,在12日白天及13日清晨,小松山火烧坡一带响有枪声,可能有偷盗猎分子在保护区内非法猎杀岩羊,林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干警进行追捕,为了不打草惊蛇,派出所在13日白天派两名特别熟悉地形的护林员进行跟踪,远距离监控,天黑后全体干警兵分三路进行搜捕,大山中月黑风高,细雨蒙蒙,干警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阴历三十的夜很黑,加上山中下着小雨,条件十分恶劣,十二名干警及护林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贺兰山林区马麝经济价值,分布范围及生活习性。依据长期的野外工作详尽描述马麝在贺兰山林区的生活习性。同时对贺兰山林工马麝资源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其物种面临绝迹,提出贺兰山要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对珍稀野生植物大叶细裂槭(Acer stenolobum Rehd.var.megalophyllum Fang et Wu)在贺兰山西坡的分布情况和稀有程度建立了就地保护基地,并进行迁地繁育试验研究。在对大叶细裂槭资源与分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就地保护与繁育试验,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种群结构与动态、繁育回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大叶细裂槭在贺兰山西坡的生存现状,探究其濒危原因,并进行人工繁育和移栽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其在贺兰山的种群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麝白力军麝俗称獐子、香獐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区分布于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和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区。贺兰山林区分布面积虽不大,但麝的数量却很可观。麝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活动范围不大。粪便排泄有固定的地点,形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  相似文献   

13.
贺兰山林区马麝的生活习性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贺兰山林区马麝(MoschussifanicusBüchner)经济价值、分布范围及生活习性。依据长期的野外工作详尽描述马麝在贺兰山林区的生活习性。同时对贺兰山林区马麝资源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其物种面临绝迹。提出贺兰山林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贺兰山封山育林、退牧还林工作的逐步深入,贺兰山东坡生态环境已趋于好转,正逐步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贺兰山东坡灰榆疏林草原带植被尤其是灰榆的恢复对维持贺兰山生态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在内蒙和宁夏集中分布在贺兰山林区。贺兰山区现存的云杉林又是一座珍贵的天然树木园和基因库。青海云杉在贺兰山林区分布较多。以面积计,约占全林区有林面积的56%;以蓄积计,约占总蓄积的70%以上。云杉在贺兰山林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它还养育着大量珍贵禽兽,如獐子、石羊、马鹿、狐狸、猞猁、扫雪(石貂)、松鸡(兰马鸡)、盘羊(大头羊)、锦鸡、豹子等。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在银川市西夏区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视察时,总书记远眺巍巍贺兰山,听取贺兰山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总书记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相似文献   

17.
马鹿     
马鹿白力军马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区有两大种群。东部俗称“八叉鹿”、“黄臀马鹿”,主要分布于呼盟、兴安盟的大兴安岭林区,哲盟北部林区,锡盟宝格达山、他本、迪彦庙林区,赤峰市克什克腾、罕山林区,资源数量可观;西部仅分布于阿盟贺兰山林区,数量...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裸岩区造林是涉县多年来努力攻克的难题,涉县裸岩治理的先进经验及新的理念是在全国尚无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在开展实践工作中探索出来的。结合西岗山裸岩治理实践,通过分析项目区情况,阐述了裸岩治理实施与技术措施,旨在为裸岩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冬至     
正(一)风很硬。即便是阳光灿烂的天气,贺兰山每一条沟岔卷起的风都足以穿透行走的神经。站在石炭井李家沟王泉沟柳条沟红果子沟的任何一处,风能把视野所及的山影吹得晃动,也能把星点游弋的岩羊吹散。只有扎在山坡上的灰榆跑不了飞不去,硬挺挺地扛着寒冷,任凭东来西去的风肆虐。风起来,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物都有些不自然的趔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0日、21日两天,宁夏网友"七道阳光"在微博上发布了两组贺兰山野生动物的图片,引来84万网友围观。两组图片的"主角"分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狐和岩羊。2月19日,银川市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樱桃沟附近,一只赤狐正站在雪中好奇地看着,这一幕,被路过的七道阳光抓拍下来。2月20日,七道阳光将图片上传到微博上。"赤狐回眸图"迅速蹿红,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