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高稳系数法的棉花品种(组合)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对2011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组合)的平均产量(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和高稳系数(HSC).结果表明,HSC与x呈显著正相关,HSC与S呈负相关但不显著、HSC与CV呈显著负相关,b与x-相关性不强,b与S、CV呈极显著正相关.参试品种(组合)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回归系数与产量稳定性有关,与产量高低无关,而产量平均值只能反映产量高低而与产量稳定性无关,高稳系数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组合)的高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2.
以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稳定性参数(ai)、高稳系数(HSC)为评价指标,对2013年广西省糯玉米区域试验(春季数据)的1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HSC)位次与增产位次大体相同,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与标准差(S)呈轻度负相关;其中,以庆甜糯2号、佳糯26、京科糯929的高产稳产性能较好。同时,结果还表明高稳系数法兼顾了稳定性参数的稳定性及平均产量的高产性,能较真实的反应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粳稻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HSC)法,对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高海拔常规粳稻区试中的9个品系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值和平均产量排前3位的是凤稻29号、云粳38号和丽粳14号,它们的变异系数较小,地区适应性广。靖粳25号高稳系数和产量水平排最后,是9个参试品种中高产性和适应性最差的品种。高稳系数(HSC)与品种的产量平均数(x)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平均产量越高,高稳系数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变异系数与HSC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变异系数越大,高稳系数值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高产杂交新品种的稳产性能是制约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高稳系数(HSC)和变异系数(C.V)法对2005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的17个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研究分析,并对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综合评价,为玉米杂交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绿豆品种高产稳产性的高稳系数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稳系数法(HSC)分析了9个绿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计算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结果表明:绿丰3号和大鹦叶绿935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绿豆品种;各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与单产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标准差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稳系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衡量绿豆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且具有计算简便.可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2003、2004年两年玉米区试中11个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高产稳产性较精确,HSC值越小,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越好。  相似文献   

7.
为给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用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0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与平均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值呈负相关.在2006-2008年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30号(黔杂2501)高稳系数达98.08%,平均适应度为56.250%,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黔油3...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高稳系数法,对2004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东华北春玉米(二组)19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0),与产量标准差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81),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03),因此,高稳系数法可作为综合概括区试玉米高产稳产性的一种方法;参试玉米品种中,沈试3005的高产稳产性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2008年-2009年中稻区试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08年-2009年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的9个新品种为分析对象,在汇总报告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高稳系数(HSC)等多种方法对这些品种进一步进行丰产性与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9个新品种中,只有广两优476、BPH63-4/610234、广两优96三个品种连续两年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以上,且稳产性好,年际间变幅小,可加强试验示范,审定后可快速推广应用;渝优1号、广占63S/R15在两年区试中均比对照增产,但HSC值波动较大,在年际间表现不太稳定,要注意在适宜的生态地区中推广种植;广两优558在年际间的产量和HSC值均有较大波动,但米质特优,可作为优质稻品种在适宜的生态地区中推广种植;另外三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一般,应谨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6—2008年度国家(北方组)苦荞区域试验14个参试苦荞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x)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因此,高稳系数法是分析苦荞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麦粉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小麦的面团稳定时间是判别小麦品种类别及其用途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针对生产上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变化很大的问题,选用山东省主要推广的12个优质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9个不同的试点上,连续3年进行了面团稳定时间变异及其稳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年份和地点间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为24.29~49.60。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对面团稳定时间进行稳定性分析得知,面团稳定时间存在显著的品种和地点间的互作效应,其中品种的固定效应导致的变异最大,品种和地点互作次之,地点(含重复)效应较小。但不同品种与不同试点的交互作用不同,每个品种(系)对试点都有其特殊的适应性。因此,在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种植时,要获得面团稳定时间达到标准的商品粮食,即要选准适宜的品种又要注意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2.
Farinograph dough stability time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classifying wheat, and it often indicates the most appropriate end use for the wheat cultivars. This study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large fluctuations in dough stability time that occurs during the commercial wheat production. The variations in the dough stability time and its consistency across locations and years were analyzed using 12 principal high-quality wheat cultivars (varieties) obtained from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hich were grown at nine different locations for three successive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the dough stability time ranged from 24.29 to 49.60% across different varieties, locations, and years. 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AMMI)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for the dough stability time between the varieties, the growth locations, and the years. The genotype effect was the most noticeable, follow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genotyp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was the least significan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arieties and the locations differ considerably, however, each cultivar (variety) apparently has a specific adaptability to the growth location. Therefore, for the successful commercial scale production of the high-quality wheat varieties, both the selection of proper cultivars and its most suitable growth locations to meet the desired requirements for the dough mixing stability time ar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3.
天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有效开发番茄工素,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天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Fe^3 和Cu^2 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NaOH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氧化剂、还原剂和防腐剂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小,抗氧化剂能延缓番茄红素的损失;番茄红不比对光十分敏感,尤其是日光下直射1d即可完全损失,对紫外光和白炽灯光也较敏感;低于6.0kGy的辐射剂量对番茄红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DNS显色法测定样品的纤维素酶活力,平板计数法测定有效活菌数,恒重法测定产品水分,考察有机物料腐熟剂的稳定性及水分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工艺3个批次样品进行了6个月的监测,纤维素酶活力均在1000U/g以上,有效活菌数均在7.0亿cfu/g以上,均高于国家标准。此产品质量稳定,样品在水分为10%~15%时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除虫菊素的光稳定性,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了除虫菊素原药和5%除虫菊素丙酮液薄膜在太阳光和紫外光照射下的分解率。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原药在紫外光下照射480min后的分解率为33.14%,在太阳光下照射20d后分解率为49.54%;5%除虫菊素丙酮液薄膜在紫外光下照射120min分解率即达98.36%,在太阳光下照射5d达93.43%。结论:除虫菊素以原药形式贮存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Stability i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运用线性回归Eberhart和Russell模型,对13个夏玉米杂交种的9个数量性状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进行估计,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玉米杂交种的数量性状表现整体上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稳定性与穗粒数、百粒质量、穗粒质量的稳定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百粒质量及穗粒质量的稳定性可作为夏玉米杂交种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