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离子液体因其具有不挥发,粘度大等特性,已被广泛代替有机溶剂用于液液萃取。建立了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为螯合剂、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为萃取剂、稀硝酸为反萃取溶剂的萃取体系,并对所建立的萃取体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包括:体系pH、螯合剂DDTC的用量、反萃取溶剂的选择等。同时对该离子液体是否可循环利用以及该体系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评价。此外,将所建立的离子液体萃取-稀硝酸反萃取体系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大米,茶,鱼,小麦,蛤以及油菜中的痕量铅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天然动植物色素的特性及其提取技术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天然生物色素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和特定生理功能。概括了动植物色素的主要提取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直接破碎原料、溶剂浸提、物理技术辅助浸提和现代仪器提取分离等;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较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萃取方法,有利于提高色素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酶法提取松针精油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法(SD)、微波法(MA)、酶法(EZ)、微波辅助酶法(MAEZ)和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MAILEZ)对新鲜松针提取精油的效果,并首次报道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提取松针精油.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提取的适宜条件为:水分10 %~13 %、温度(50±5)℃、pH值4.0~5.5、酶与松针的质量比1∶500、离子液体与松针的质量比4.0~5.5∶1、酶解时间60~90 min,微波辐照时间10~14 min,微波功率以中低档为宜,离子液体以咪唑类为宜.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的精油得率高达0.493 %~0.530 %,比最低的水蒸气蒸馏法提高48 %~67 %,比单用酶法提高了12.3 %以上;离子液体的回收率为98.5 %~100 %.结论是酶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和微波辅助酶法应用于松针精油提取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骁  束梅英 《沙棘》1998,11(3):26-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的分离,提取技术,具有低温下提取,没有残留溶剂和可以选择性分离等特点,在医药,食品和香料等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并就其在油脂加工,特别是沙棘油提取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在木质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综述了离子液体溶解、提取木质素的研究,分析了离子液体溶解木质素的机理,讨论了不同因素对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介绍了木质素在离子液体中不同的降解方法,并对离子液体在木质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植物农药萃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新型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技术提取和液膜萃取技术的原理、提取特点以及它们在植物农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简要叙述了其发展前景。作者将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技术提取应用于印楝种仁中印楝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石油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引发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所以寻找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作为替代品而逐渐受到重视。生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木质素,由于富含大量的芳香族类化合物而具有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潜力。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化,亟需采用更绿色、更安全的方法将木质素解聚,制备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或能源化合物,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离子液体作为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绿色溶剂,因具有众多优良特性而作为环境溶剂或反应催化剂应用于木质素分子的解聚研究中,降低了化学反应的苛刻条件,使反应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对离子液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可避免反应产生的环境污染。综述了离子液体在木质素的预处理及解聚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木质素分子在离子液体环境中预处理及解聚方面的机理、解聚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以及与其他类型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或复合氧化体系催化)、其他催化方法(如光催化解聚或电催化解聚)协同作用的解聚机理和特性,最后预测了未来木质素解聚领域的研究需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1-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Psmim]HSO4),对其结构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表征。以正辛醇为溶剂,初步考察了该离子液体对杉木屑液化的催化性能,并对残渣、重油和轻油液化产物进行了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分析(TG)、气质联用(GC-MS)表征。FT-IR和13C NMR分析结果证实了合成产物与目标离子液体结构一致。液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催化液化性能,10 g杉木屑、60 g正辛醇在催化剂用量8.6 mmol、150℃、60 min条件下,木屑的液化率达66.5%。液化残渣表面的木质素衍生物含量高;轻油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液化产物组成,重油主要由木质素的液化产物组成。  相似文献   

9.
由吉林大学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微波辅助动态快速萃取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利用微波谐振腔作为微波耦合装置,对多种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动态萃取,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及液相色谱的联用系统,用于在线萃取、分离、衍生、测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并着重对萃取技术、色谱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溶解天然植物纤维(沙柳和棉花),构建天然植物纤维/离子液体反应体系,考察该体系下各因素对于酶解反应的影响。经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向5 g的4%天然植物纤维/[EMIM]OAc溶解体系中,加入3.64 mL pH值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得到55 g/L的天然植物纤维反应体系,纤维素酶与底物配比0.5∶1(mL∶g),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5 h。在上述条件下,2种天然植物纤维的酶解率均高达90%以上,且分别是常规条件下的1.75倍和2.58倍。FT-IR表征结果表明,[EMIM]OAc在溶解天然植物纤维的过程中,破坏了纤维间的氢键,增加了酶与纤维的可及度,从而提高了反应的酶解率。  相似文献   

12.
天然色素提取和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取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理技术辅助提取、分子蒸馏、双水相萃取等;分析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等。论述了各种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这些提取、分析新技术在天然色素提取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杜仲果实中桃叶珊瑚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选择适合的夹带剂,进行了从杜仲果实中提取桃叶珊瑚苷的工艺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较系统地探讨了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提取液以Epstahl试剂显色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活性成分保存好、后续分离易于进行等特点;在萃取中以75 %的乙醇为夹带剂,当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温度55 ℃、分离温度30 ℃、萃取时间120 min、夹带剂用量与原料比6∶1(mL∶g)的条件下,效果最佳,桃叶珊蝴苷得率1.921 %.  相似文献   

14.
白桦树皮中桦木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桦木醇,一种药用五环三萜成分,大量存在于白桦(Betulaplatyphlly)树皮中。白桦树皮于2000年9月采集自黑龙江省塔源林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广泛用于药物和天然产物生产。本文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白桦皮中提取桦木醇的工艺条件,系统分析了携带剂用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等参数对桦木醇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每克桦树皮粉所用携带剂用量为1.5mL,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55C,CO2流量为10kg/h,分离压力和分离温度分别为5.5Mpa和50C。图4参6。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在林产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液体在林产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为林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林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对离子液体在林产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作以全面综述,并对离子液体在林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林产品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广西金秀产香料植物茴香菖蒲(Acorus illiciodes)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质联用进行分析和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草蒿脑,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1.89%。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广西金秀产香料植物茴香菖蒲(Acorus illiciodes)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质联用进行分析和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草蒿脑,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1.89%。  相似文献   

18.
从黄芩中微波辅助提取黄芩苷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研究运用新型分离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法(MAE)来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分别选用水、乙醇、氯仿、正己烷、石油醚作为萃取介质,在间歇微波辅助提取装置中,对10 g黄芩原料进行微波辅助提取实验,得出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黄芩原材料粉碎粒度200目,溶剂为60%乙醇溶液,微波辐射8 min.同时还对微波辐射时间、溶剂、物料粒度等条件对黄芩苷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具有质量稳定、速度快、萃取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提取分离技术。作者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有效成分(如挥发油、多酚、果胶、内酯、蒽醌等)和食品副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并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生物柴油生产过程通常包括油脂提取、提纯精炼、酯化/酯交换等步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与化学品。萃取-酯交换耦合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简单有效、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生物柴油制备方法,该方法直接以含油固体为原料,以短链醇等作为萃取溶剂和酯交换反应试剂,油脂萃取与酯化/酯交换反应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萃取-酯交换耦合法中催化剂的选择是反应能否实现高效转化的关键。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针对的原料是浸提过的液体油脂,较少用来催化固体原料原位酯交换反应。笔者综述了近年来萃取-酯交换耦合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包括酸催化法、碱催化法、离子液体催化法、超临界法和生物酶法,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萃取-酯交换耦合法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催化剂制备与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