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松胶合板材、纸浆材种源选择”是多性状综合评选,把生长与多用途选育结合。本材料取自1981年营造的种原试验林和部分天然林内,共选取13个产地,38件试材,作木材解剖,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含量等测定.经分析各种源间木材的各理化性状的差异达权显著水平.并获得与胶合板、纸浆材关系较密切的是种源间年均材积生长量(X1)、树干纹理通直度(X2)、木材密度(X3)、管胞长(X4)、纸浆得率(X5).根据性状遗传力(H2)及它们的经济重要性估算权重值(W),建立“两材”的种源综合选择指数方程:①I板=214.0571X1+0.29859X2+0.37736X3和②I纸=214.0571X1+0.06212X4+0.39278X5。按①和②综合选择式,评选出乐业、红河、双柏、双江、石屏、开远、富宁等8~10个适于“两材”高产优质种源,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47.3%,树干纹理通直率达87%~98%;单位面积上木材干物质重提高18.0%~49.6%,纸浆得率18.4%~49.7%。胶合板的抗压、抗弯强度等力学指标均有提高,胶合强度1.97~2.58MPa>0.8MPa(GB指标),手抄纸的耐破度,裂断长,撕裂度均达到观指标。使“两材”的种源选择建立在遗传型的基础上.同时为各生态区提出供选择的丰产种源。  相似文献   

2.
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材质性状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16年生长白落叶松6个种源进行生长和材性分析,结果表明:(1)树高、胸径、冠幅3个生长性状种源间的变异较大,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4个木材材质性状种源间变异较小,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个体间;(2)基本密度受较弱的遗传控制,其余6个性状分别受中等至较强的遗传控制;(3)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材性地理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纬向为主,温度、年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是影响长白落叶松生长和材性的主导因子;(4)较低纬度、低海拔的白刀山种源为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种源,其次是大海林和和龙种源。  相似文献   

3.
马褂木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李建民 《林业科学》2001,37(4):41-49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15个种源)8年生测定材料,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结果显示,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著,但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等,除木材基本密度受产地经度影响外,上述诸性状多呈随机分布,不存在典型的倾群变异模式。通过系统聚类仅可将成马褂木粗略地划分成2个聚类大组和4个聚类亚组,并按照纸浆材和胶合板材不同培育目标,分别选择确定了相应的优良种源。研究发现,马褂木对立地环境反应敏感,种源与立地环境互作显著,在商品林建设时应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湿地松,火炬松建筑,纸浆材良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前期种源试验的基础上,以建筑,纸浆材定向培育为目标,开展了生长,产量,材性性状遗传变异的测试分析和多性状综合评定的研究,探索了湿地松,火炼松主要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揭示了种源间和种源内两个层次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通过多性状间的相关分析,摸清了生长,形势,材性等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为开展多性状指数选择奠定了基础;围绕建筑,纸浆材的育种目标,根据种源间和种源内不同层次的遗传变异,分别提出了湿地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不同种源纸浆材材性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火炬松31个种源引种栽培在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实验林场,研究表明该批种源间10年生树木生长量和纸浆材材性因子如晚材率、管胞形态特征值(管胞长度、宽度、腔径、壁厚、长宽比、腔径比、壁腔比)、管胞S2层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木材主要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木素含量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而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种源间差异不显著.这些材性特征除了木材化学性状因子外,均受中等以上程度遗传控制.木材纤维素、木素、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88、0.003、0.340和0.307,其余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大于0.50.引种地栽培环境对木材性状有显著影响.种源原产地纬度与树木生长量、管胞宽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微纤丝角呈负相关,与晚材率、木材密度呈正相关.31个种源树木胸高直径与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木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管胞宽度、管胞直径、管胞腔径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南宁9年生马尾松种源林9个代表性种源的木材纤维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27项性状分析表明,多数材性性状种源间差异远大于单株间差异,与木材造纸性能关系密切的双壁厚、壁腔比、管胞宽度等具中强度种源遗传力,晚材率、管胞长宽比等材性性状与高径生长具显著相关。据与木材造纸性能关系紧密的11项性状综合选出广东高州、广西宁明及贵州德江等造纸材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四川桤木木材材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四川原产区的四川桤木(Aluns Cremastogyne Burk)木材材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木材纤维素含量,基本密度,1%NaOH抽出物,纤维长度和宽度,并计算长宽比,研究表明;四川桤木木材纤维素含量平均为49.62%,1%NaOH抽出物为16.11%。木材基本密度为0.419g/cm^3。平均纤维长度为1.222mm,且分布集中合理,纤维宽度24.8μm,长宽比为49.2,说明四川桤木的纤维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均有利于造纸和降低成本,是一种优良的造纸纤维树种,并可进行全树干利用。纤维素含量,1%NaOH抽出物,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在各种源间和不同年龄阶段存在极显著差异。纤维宽度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阶段间差异不明显。四川桤木材性性状与生长性状可进行独立选择,金堂-1种源平均木的各项材性性状均优于其它种源。其单株生长量也较大,可进行优质纸浆林定向培育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源马尾松纸浆材制浆性能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种源马尾松纸浆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化学组分、纤维形态与纸浆性能。结果表明:福建武平、广西岑溪、广东信宜3个外地种源马尾松木材的α-纤维素含量、纤维长度、长宽比以及纸浆的裂断长、耐破指数均大于闽北当地种源,苯醇抽出物含量低于闽北当地种源;不同种源马尾松木材的纸浆得率十分相近,而广东信宜种源马尾松木材密度高于其他3个种源,其单位体积木材可制得更多的纸浆;马尾松3个外地种源比闽北当地种源更适合用于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种源遗传变异研究及纸浆材优良种源评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相关分析表明,在中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造反法共筛远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  相似文献   

10.
红皮云杉生长与材质性状的地理变异和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帽儿山(45°20'N, 127°30'E)、凉水(47°10'N, 128°53'E)和加格达奇(50°24'N, 124°07'E)的19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8个种源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种源间高生长、径生长和材质性状(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年轮宽度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种源间在高生长和径生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具有不同的地理适应性.如帽儿山和凉水试验地种源的生长性状在10年生时与地理经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当试验林达到15和19年生时种源的生长与纬度和海拔出现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还发现红皮云杉材质性状在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变异.种源生长与材质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种源的高径生长与管胞直径和年轮宽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与管胞壁厚和木材密度之间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最后对以上生长与材质性状种源间的遗传表现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今后红皮云杉单板与纸浆材综合选择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造纸材种源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中、北亚热带地区三片九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中(广西南宁、江西安福、浙江鄞县),采集9个代表性种源试样,测试28项包括木材构造、物理和化学的性状,进行种源间比较选择,结果是:①经试验点内及多点方差分析,各性状种源间差异远大于种源内个体间差异,且种源与试验点间存在互作。②主要造纸经济性状(管胞宽、长宽比、双壁厚、腔径和壁腔比等)遗传力估值均大于0.6,受强度的遗传控制。③材性与生长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在马尾松速生地区作高、径性状的正向选择会导致种源或个体的管胞长宽比、晚材率和壁腔比下降,管胞宽度及腔径增大,这为间接选择提供依据。④取与造纸性能关系紧密的11项木材性状,综合选择出高州、宁明、吉安和德江等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研究了11年生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年轮密度组成性状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年轮密度组成各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年轮密度、早材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及木材密度梯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高(h2=0.41—0.58),而晚材密度、早晚材密度比及密度变异幅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低(h2=0.15—0.25);同时各性状遗传力因生长林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经过3个年度种批的74个种源其9~12年生试验林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浙江地区火炬松种源间于生长、产量、形质和材性方面,主要性状的绝大多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受中度或中偏上广义遗传力的控制,干材干物质重的变幅和遗传变异系数较之其它性状更大。分析还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化与种源的原产地气候、地理位置重要因子有着复杂且多样的联系;重要性状相互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亦表现不一,特别是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两性状间的各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产量方面的性状呈负向相关,与形质方面的性状呈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杉木生长,材性兼优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对杉木中心产区优良种源的中间试验研究表明,种源间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性状有一定差异,根据对12年木材基本密度性状和9年材积生长性状的测定结果,初步选出广西那坡,贵州锦屏,贵州榕江等生长,材性兼优的种源。其木材基本密度与广西融水优良种源相近,材积生长比融水种源增加47.0% ̄83.6%,遗传增益达13.41% ̄23.86%。  相似文献   

15.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年生桤木种源/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48~0.6618、0.2857~0.653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553~0.7895、0.2905~0.452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可以进行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模型和早晚期相关关系,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为6a,从木材密度考虑培育造纸材的适宜年龄拟定为10~11a.江西点15个种源的木材密度在种源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家系间并未达到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在种源间、家系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期相关分析表明,在中龄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共筛选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选种源的平均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树高分别为6.94%和4.59%,胸径为8.38%和5.55%,材积为20.00%和13.24%,木材基本密度为1.63%和1.08%,干材干物质重为24.78%和16.40%。  相似文献   

17.
陈山红心杉材性变异及其基因资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比较分析了安福种源(陈山红心杉)同全国公选5个优良杉木种源(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江西铜鼓)的木材材性,得出:在木材的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三方面,陈山红心杉与其它5个优良种源无差异,材性优良,木材的红心比率在6个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以陈山红心杉心比率最大,红心比率变异系数最小,研究了陈山红心杉材性遗传变异规律,认为安福陈山红心杉引种外地不会导致材性变异,可在杉木主要区推广应用,此外,在陈山红心杉基因资源利用上,开展了应用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山杨纸浆材无性系选育研究戴学东,史志伟,杨宝玲,刘汉宗(河北平泉县前卫林场)(河北平泉县林业局)自1992年起,我们与黑龙江省林业科研所合作搞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山杨纸浆材无性系选育研究。现初选了一批种源、家系和无性系,为完成山杨纸浆材种的选...  相似文献   

19.
材性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惠新  黄敏仁 《林业科学》1996,32(5):426-433
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研究了11年生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年轮密度组成性状性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年轮密度组成各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牢轮密度、早材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及木材密度梯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高(h^2=0.41-0.58),而晚村密度、早晚材密度比及密度变异幅度等性状遗传力比较低(h^2=0.15-0.25);同时各性状遗传力因生长林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火炬松半同胞家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88年营造的火炬松36个半同胞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密度、纤维素含量、管胞长度和宽度等生长和木材性状在家系间有显著的差异,具有较高的遗传力。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所控制,树高、胸径、材积间呈正遗传相关关系,木材基本密度、纤维素含量、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材积生长相关关系不显著。据此,利用约束和无约束选择指数,根据纸浆材的要求,进行生长和材性联合选择,评选出82-51、82-89、82-22、82-32、82-5、84-6、82-64、85-32、83-19等9个家系为纸浆材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