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国内成立最早、学科最齐全、综合技术力量最强的食用菌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栽培工艺、食用菌加工、药用菌开发、菌种保藏和利用、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在四十多年的创业过程中,已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4项,部市级科技成果奖18项,部分领域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选育的优良菌种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辐射全国各地;与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学报》2005,12(3):32-3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建所最早、学科齐全、综合技术力量雄居首位的食用菌专业研究机构.食用菌研究所拥有一支攻关能力强的科研队伍,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研究人员中具高级职称的11人,中级职称的12人,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栽培技术、食药用菌产品加工、菌种保藏和利用、病虫害防治、药用菌研究与开发、食药用菌信息资源收集与利用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5,(1)
<正>河南省泌阳县真菌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用菌的遗传、育种、栽培、加工、菌种保藏、药用真菌研究,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食、药用菌信息收藏。是国内在研究与推广香菇栽培技术作出重大贡献、取得重要成就的的科研单位。泌阳县真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以泌阳县真菌研究所为主体转制而成的有限公司,公司具有自营出口贸易、电子口岸报关资格。禹宗本所长(总经理)愿与食用菌界的同仁共同为发展我国食用菌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历史出发,简要介绍食用菌菌种现状、保藏现状、保藏任务等,重点介绍了食用菌菌株不同保藏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三位一体,是我国最早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的事业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食用菌的资源调查、遗传育种、栽培工艺、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本中心(所)秉承多年的优良传统,自主培育和筛选了一大批优质的食药用菌菌种,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学报》2006,13(2):F0003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菌物研究分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生物工程研究室,经上海市科委投资,基本上配置了完全的食用菌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需设备,现有实验室500平方米,拥有Sigma高速离心机、BeckmanDU640核酸蛋白分析仪、CEQ遗传分析仪、Pharmacia Biotech Imagemaster VDS图像分析系统、Bio—Rad脉冲电泳、PCR扩增仪、Rotor-Gene实时荧光定量PCR仪、Bio—Rad DNA序列分析仪、DNA杂交仪、冷冻干燥仪、细胞融合仪、Olympus荧光显微镜等仪器。  相似文献   

7.
创刊词     
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创汇农业,开发高附加值农产品的新形势下,在国家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和食用菌研究所联合创办的《食用菌学报》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食用菌界的一件大喜事。 截至1990年,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达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5%,产值35亿元,年创汇2.5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其中,食用菌的科学研究对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尤其是近十年多来,在食用菌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菌种保藏、培养料研制、营养生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准于2006年2月成立,该中心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产业科技研究室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建成的,经过30余年的努力、坚守、耕耘、积累与成长,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食用菌的种(zh6ng,菌种)和种(zhòng,栽培),包括食用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信息台     
▲大甲乡建成香菇生产半自动化车间福建古田县大甲乡建成一个香菇生产半自动化车间,投产半个月,已生产香菇菌种八万瓶。▲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在上海建立经农牧渔业部审定,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在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建立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第五届蘑菇协作会在福州召开由轻工部主持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成立于 1 96 0年 ,是我国食用菌业建所最早、学科齐全、综合技术力量较强的专业研究单位。在全国“八五”评估中获得第三名 ,赢得百强研究所称号。食用菌所菌种厂以本所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依托 ,向全国提供各种优质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以及食用菌制种生产所需的塑料袋、消毒剂、蘑菇增温剂、香菇添加剂和小型设备 ,同时提供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表列为部分菌种目录 (详细菌种目录请来信索取 )种类种 名 原种 母种元 /支出菇℃ 菌种特性香  菇沪农 3号苏香 1号武香 1号2 66 6申香 2号申香 4号申香 6号申香 7号申…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成立于 1 96 0年 ,是我国食用菌业建所最早、学科齐全、综合技术力量较强的专业研究单位。在全国“八五”评估中获得第三名 ,赢得百强研究所称号。食用菌所菌种厂以本所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依托 ,向全国提供各种优质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以及食用菌制种生产所需的塑料袋、消毒剂、蘑菇增温剂、香菇添加剂和小型设备 ,同时提供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表列为部分菌种目录 (详细菌种目录请来信索取 )种类种 名 原种 母种元 /支出菇℃ 菌种特性香  菇沪农 3号苏香 1号武香 1号2 66 6申香 2号申香 4号申香 6号申香 7号申…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张雪岳编著的《食用菌学》专著,将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于今年5月发行。该书分十五章,以40万字的篇幅、169幅插图,全面地阐述了食用菌学的形成、发展、研究对象和任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环境、营养生理及毒菌鉴别;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制种技术、菌种质量鉴定、保藏和复壮方法;草生菌类的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方法,木生菌类的香菇、平菇、滑  相似文献   

13.
王瑞霞 《食用菌》2012,(6):61-61
2012年10月11—14日,全国第十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绿洲大厦召开。会议由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中国食用菌协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学分会药用真菌专业组主办,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前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就近三年来我国在药用真菌遗传、育种、栽培和基地建设、化学成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04,26(2):46-46
转化率%元Z支特征及特性简介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脸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三位一体,是我国最早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的事业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食用菌的资源调查、遗传育种、栽培工艺、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本中心秉承多年的优良传统,自主培育和筛选了一大批优质高产的食药用菌菌种,欢迎选购。除表列品种外,本中心另提供平菇中高温品种:亚热1号、苏引6号、1011、早丰等,广温灰白色品种:华平2000、华平28、华平9号、双耐、601、F8、苏研七号、109、细胞…  相似文献   

15.
正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别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1]。"国森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杏鲍菇工厂化瓶栽需求选育出的杂交新品种(图1)。亲本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长野"和"广杏"。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90,(2)
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决定,第四届食用菌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夏天在昆明召开.凡拟参加会议的代表均应将论文摘要寄筹备组,经评核后确定代表资格.论文内容:食(药)用菌资源调查、分类、生态区系研究及菌种保藏;遗传育种及新品种驯化引种研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研究;储运、保鲜、深加工研究;商品流通与管理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生理生化研究;其他有关研究。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领导下及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积极筹办下,中国第四届食用菌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年八月四日至八月八日在昆明市召开。会议得到商业部、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供销社和云南省农业厅的重视和关怀。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李桂英主任到会祝贺。云南省金人庆副省长做了重要讲话。中国食用菌协会蒋润浩秘书长,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贺学洋所长致贺词。会议收到了国际真菌协会执行理事、国际菌种保藏联合会执行董事钟顺昌先生和中国微生物学会、云南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和个人的贺信贺电17件。  相似文献   

18.
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菌种,经常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但观察食用菌形态不象细菌和放线菌那样,要观察那个部位的菌丝就挑那个部位来制片,而往往是要观察的部位挑不出来,特别是保藏时间较长的斜面菌种,菌丝体象棉花一样,更难挑出来制片。  相似文献   

19.
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三日,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邀请了国际知名的食用菌专家曹继业博士等四人在南京师范学院举办了食用菌讲习班。这次讲习班,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微生物系副主任曹继业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农业部高级科学家纳尔博士、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蘑菇场场长洛松,介绍了食用菌遗传育种、蘑菇栽培、菌种保藏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由江西省农科院菌种站邀请,经国务院引智办批准,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主任、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已于1992年8月4日至14日到赣讲学。讲学分“庐山食用菌研讨班”讲课和江西省农科院菌种站现场指导二部份。张教授在“庐山食用菌研讨班”讲授了“世界食用菌发展动态”、“食用菌栽培、保鲜和加工技术”、“食用菌遗传育种”等内容。参加研讨班的有来自省内、外食用菌工作者40多人,大家都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